七夕,致我們曾經的青春

? 8月的浙江長興是一個梅雨的季節。但對于即將相聚于在浙江長興原諾木洪60多名農場子弟來說,這是一個從春天就希冀的日子。為了隆重地搞好這次諾農同事跨世紀的聚會,在新年過后的3月份,熱心群內事業的顧敏,曲建華,曹東生他們主動擔綱這次聚會堪點籌備工作。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摘自微信)

曲建華,曹東生幾次分別從江蘇泰州,途經南京和顧敏,徐萍倆口子考察聚會農家樂環境。他們考慮的很細,很周到、許多事情從細節上都替聚會的同事們想到了,一,算經濟帳,保證農家樂的吃、住、行在合理的價位上。二,食物要求吃得衛生、新鮮,住宿條件要干凈整潔,并且一個農家樂要能接待60余人的住宿,不能讓來的家庭化整為零住的分散。三,周圍環境要辟靜、優美。基于以上條件,最后定于太湖之濱的長興。這是一處藏在深山里的農家樂。迤邐長達1000多米的一條街都是經營農家樂的樓房,住宿的地方解決了,那么決定的就是聚會的日期了,大家商定8月16日是全體諾農同事赴長興的日子。

? ? 在這次赴約途中,我碰上了一件好事多磨永生難忘的事情。G1813次是從河南安陽發往上海東的動車,就像冥冥之中有一種呼喚似的,讓遠在新鄉的我和同樣遠在安陽的徐海林倆口買在了同月同日的同一輛高鐵。要不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高鐵因臺風停運的消息,我們雖然同在一輛車上,大家還相互不知道。只是在一場不期而遇臺風,群中微信聊天才知道我們是坐在同一輛車。開始薛偉民不相信這趟列車停運,說他們走到鄭州換車次。等到鄭州下車改簽時方才知道臺風確實影響了1813的運行。再后來,我們兩家的旅行就頗具戲劇色彩了。本來想好的我在11車廂,徐海林在4車廂在車上見個面會很容易,誰知兩個對頂的車頭的阻隔讓事情落空。鄭州是大站,最佳方案就是利用停車時間長,他們又換車次的這點時間差可以在站臺上見一面。鄭州站到了,微信聯系中為了節省時間,我們兩家均往車廂中段跑。徐海林跑過來了,他還是和一年前見到一樣瀟灑干練,只是沒見薛偉民,海林告訴薛偉民的腿不好,她在看著行李。

同在一輛高鐵卻并不知道,只是在受臺風影響乘車受阻的群聊中才得知。圖為諾蘭齊夫婦和徐海林相會于鄭州車站。(自拍)

再想去見薛偉民吧,因長長的列車、短暫的停車時間不好掌握而只好作罷。趕緊請過路旅客照了相便匆匆上車我們奔南京而去。海林倆口子下車換乘去了。下面就是徐海林夫婦一波三折的好事多磨了,他們到鄭州站換乘,果然停開了去南京方向的車次,據在微信上說,早知道咱們一塊走好了,現在被堵在候車室里。他們費了好大的勁鄭州站才照顧薛偉民坐上了一趟過路南京站的車,還好,他倆被安置在餐車上,后來照顧薛偉民的腿又安排她到列車員的坐席上,一路馬不停蹄的趕到南京。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到南京同一時間的節點上,本來想著等等他們一路前往長興,可他們的時間總比我們慢一拍,我們上車的時間他們剛好下車,仿佛總是在和時間追逐似的。據微信上說,他們到了南京讓人更悲催的是去長興的車次也沒有了,要在南京住一宿。無奈的懊惱之中,事情又有了轉機,薛偉華是薛偉民的姐姐,她從河南新鄭自駕車去長興參加聚會剛巧離南京站還有十幾公里的路程,是她拐到高鐵站拉上徐海林倆口子才算解決了燃眉之急。

為了赴一場世紀之約,薛偉華一家從鄭州趕來了。(選自群微信)

同樣路途一波三折的還有張利英,她從張家口出發本來要和李宏玉在南京會合再到長興的,也是路途不順幾次改簽,臥鋪換成了硬座還是比正常時間晚到一天。

? 長興農家樂此時已經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16號這一天所有在長興站、長興南站下車的同事,開私家車的陳成、馬超、丁基礎、徐連根、曲建華等都義務的前去接站。

徐連根、薛大平(后一)柴國秀(后左二)梁秀婷、王錦環在到農家樂的路上。(選自群微信)

從廣西桂林參加聚會的楊斌夫婦請假來了。從湖南株洲的喬基友夫婦請假趕來了,從江蘇泰州的自駕車的曲建華夫婦、胡建中、曹東生夫婦也趕來了。

左起,喬基友夫婦、付建武夫婦、丁基礎夫婦、陳成夫婦和張利英(選自群微信)

為了準時赴約正在新疆旅游的諾蘭齊、紅沙柳、宏沙柳三家也從哈密機場趕來了。

為了30余載的相遇,左起,宏沙柳夫婦、諾蘭齊夫婦、紅沙柳夫婦從新疆哈密機場趕往長興。(自拍)

? ? 每當一批新人進入農家樂大院都會引起大家傾巢而動。一聲呼喚,一個擁抱、四雙緊著的握手、雙目對視。雖然30多年一萬多個日日夜夜沒見過面,但大家都知道擁上前來的肯定是農場的兄弟姐妹。

看看我是誰?先到的同事讓對方猜。對方瞇起雙眼打量著,最后失望的搖搖頭,再好好想一想!努力的回憶一時也打不開記憶的閘門。等對方通報自己是誰后又引起的更猛烈的擁抱,更猛烈握手。對!對!對就是你。30多年不見了,走在大街上哪里還敢相認呢。當年你是個帥小伙,如今發福了。現在在哪里居住啊……?記憶與現實,青春與秋黃瞬間在瞳孔里調整焦距,定格出一張張不敢相信又不得不相信真實的面孔。女士們見面就比男士們熱烈了許多,她們要說的話題也比男士們寬泛的多。是啊!當年是諾木洪農場的小姑娘、小媳婦們,曾經的小姐妹們無憂無慮調皮嬉鬧的激情和浪漫,曾經蝴蝶結的發辮、胭紅的面頰,都被歲月洗的鉛華殆盡,一眨眼都已屬奶奶、姥姥的級別了。

來自山東威海的李宏玉打開手機讓大家瞧瞧她的寶貝孫女兒。(王子寧提供)

她們的話題總是繞不開老公、子女。關心的是姐妹們退休了沒有?是在兒子家還是女兒家里生活?還有談論最多的是,追溯當年出了勞改系統,改行在企業、基層鄉鎮、商業、工商等單位的艱辛,由于業務要從頭開始學習,加之當地人排外,大家都經歷了鳳凰涅槃、浴火重生般的煉獄經歷,為了生存,硬是用農場的紅柳和白刺果的精神激勵自己堅持了下來,在新的工作崗位上謀的了一席之地。那時候沒有各種各樣的化妝品,生活不富裕,衣服也不想鮮亮,卻又真摯的笑容,在當年根本無足輕重的小事,如今說起來竟然是如此的美好。交談中人們感嘆最多的便是時間都去哪了? 我們怎么都在不經意之間變老了。一時間農家樂的小院里人聲鼎沸,問候聲,交談聲、笑聲此起彼伏。其他一時插不上話的同事早已接過來者的行李箱,由先期到達的顧敏、曲建華引導著送到預定的宿舍里去了。

? ? 第二天七月初七,是民間傳統的七夕節。這是一個充滿浪漫傳奇色彩而又美麗的愛情故事。據我考證,凡是美麗的愛情故事大多是九曲回腸的凄美和委婉。七夕節的牛郎織女也不例外。相傳,天上王母娘娘的小女兒織女因私自下凡婚配牛郎,過起了人間男耕女織的凡人生活。不是一個檔次的人與神怎能沒有界限呢,所以王母娘娘派天兵天將,將織女捉拿回天庭。倉促之間織女暗中丟下一只織布的梭子作為路標,一條白白的絲線垂在茅草房上,給牛郎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圖為古時織布用的梭子,里面放一扎緯線穿梭于經線中。據說織女就是扔下一只梭子讓牛郎知道了她走的方向。(自拍)

我想這也許和現在的飛機在空中拉煙線差不多吧。干活的牛郎回家后不見了織女,這時一條白線飄到他的眼前,明白真相后牛郎抓起一幅籮筐,挑起了倆個孩子隨著織女留下的路標緊追不舍。看到了,織女在前面正被一幫天兵天將扯拽著走向南天門,眼看著就要追到了,只見坐天庭寶座里的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順手往空中一劃,頓時一條煙波浩淼的天河出現了,天河波濤洶涌無船可渡,千萬年來,一條天河阻斷了牛郎織女的相思之戀,她們只能天各一方地隔河相望,只有在每年的七月初七的這一天才是他們相會的日子。

? ? 今天恰是七夕,牛郎織女分別一年后,只有在今天才能跨越浩瀚的宇宙天河,踩著天下喜鵲搭建的鵲橋,來一場一年一度的鵲橋相會。

我們30多年相聚的今天,不知是早在半年前組委會有意安排還是誤打誤撞的偶遇,也浪漫地相會在了七夕,而這個七夕也被我們諾農子弟賦予了更深層次的含義。民間神話的牛郎織女是一年一度一相會,而我們則是跨世紀的相會。30多年啊,人生能有幾個30多年,由此而見這次的相會該是多么的珍貴和其來之不易。

七夕節的雨水也熄滅不了男士們對當年在諾木洪農場的激情回憶。(選自群微信)

上天似乎也理解我們相會的坎坷和艱難,這一天,為了讓分別了30多年的同事有更多的時間在一起攀談,大雨從早上一直到傍晚總是緊一陣慢一陣的下著。真是,“好雨知時節,余我交談聲"。利用這千載難得的機會,大家東一堆、西一簇湊在農家樂的回廊上聊天,因為分別30多年了,一時間話題不知從何說起,一旦話題打開但,大家似乎有永遠也說不完的知心話。

霏霏的細雨中,姐妹們似乎有道不完的離別情。周惠提議說,姐妹們,咱們照張相吧,這樣可以留下我們永恒的笑容!(周惠提供)

直到傍晚雨過天晴,一道彩虹伴晚霞掛在了西邊的天幕。茗泉農家樂對面山上霧氣升騰云霧繚繞,水汽彌漫著向山頂上爬去。

茗泉農家樂對面的山巒,云霧繚繞,薄云似輕紗一般遮蓋著竹海約隱約現。(自拍)

蔥籠的山巒猶如少女臉頰敷著的面膜,又如帶著透白的面紗,既有夢幻般的神秘,又不失純白的純潔和俏麗,更有山上那千萬桿修竹,不知是云海吞沒了竹海,還是竹海沖破了云霧。只見云中有竹,竹中飄云,一派朦朧的仙境令人心曠神怡。

? ? 第二天早飯罷,大家按規定換上統一制作紅襯衫,襯衫胸前8個金黃的小字是這次聚會的籌委會高度提煉的精準語言“情系諾農,緣聚長興”。30多個家庭,60多件紅色襯衫、60多個諾農的兄弟姐妹匯成一個大家。紅襯衫色彩也同樣傾注了劉穎秋和妻子劉衛紅獨到眼光和辛勞。我認為籌委會之所以選紅色襯衫作為這次聚會的吉祥色,其包涵四層用意。

換上代表歡慶吉祥中國紅的紅襯衫,把男士們襯托的更加偉岸和容光煥發。(申耀先提供)

一,用紅色。60多個兄弟姐妹的紅襯衫采用了中國紅。因為紅色在中國代表著吉祥喜慶和紅紅火火。

60多個農場子弟猶如60支火炬,32年前就撒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如今他們已經在哪里生根、發芽、結果。(選自群微信)

二,用紅色。不忘初心,60多個兄弟姐妹的紅襯衫映照著諾農枸杞紅。秋天,諾農的枸杞田里一片火紅。如今它已是農場的支柱產業,是農場重要的經濟基礎。當年,我們60個兄弟姐妹也如紅彤彤的枸杞一樣,是農場的中堅力量,在農場工、農、畜牧業的工作崗位上發揮著主力軍的作用,。

30年前從諾木洪農場走出的諾農人秉承了“不忘初心,傳承精彩”的農場精神,在新的崗位也都毫不遜色。(選自群微信)

三,用紅色。60多個兄弟姐妹代表諾農草原白刺果的吃苦耐勞的精神。白刺果,它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生在荒漠草原的它

顆顆似珍珠瑪瑙的白刺果,它是草原的畫家,每當秋季,草原被它裝扮的姹紫嫣紅。(摘自楊友平微信)

果實紅潤的如撒落的瑪瑙顆粒,它不嫵媚,也不嬌艷,一團團一簇簇獨自成林,是它裝扮了荒漠草原,把太陽的光輝融化成了高原紅,才有了草原的勃勃生機。

在工作中,她們是單位的中堅力量,退休了她們仍是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忙地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選之群微信)

四,用紅色。60多個兄弟姐妹代表繼承革命意志,走又紅又專的革命道路。傳承父業的拓荒精神,鍥而不舍的對共產主義理想和信仰充滿信心。在實踐工作中愛崗敬業只講奉獻,不與索取的沙柳精神。沙柳花,它沒有花香、沒有樹高,它生前防風固沙,保持自然的生態平衡。等到人們需要它的時候,它會毫不猶豫地舍己為人,燃燒了自己溫暖了他人。

紅紅火火的你,紅紅火火的我,紅紅火火的日子我們紅紅火火的過。(選自群微信)

? ? 太湖流域面積36900平方公里,行政區劃包括江蘇省蘇南地區,浙江省的湖州及嘉興市和杭州市的一部分,上海市的大部分。太湖也是我國的第三大淡水湖泊。我們要參觀的慕蠡洞景區就在太湖附近,汽車沿太湖而行,遠眺太湖煙波浩渺,可能是休漁期吧,只見水天一色不見湖里的魚帆點點。

太湖,是我國的第三大淡水湖,車行進中只見水天一色波光粼粼。(自拍)

進的范蠡廣場,翠山環抱中巍然矗立著一尊范蠡的雕像,雕像高8.8米呈朱紅顏色,面容慈祥微笑,目光炯炯凝視遠方。

翠山綠樹環抱的范蠡石像。(自拍)

四周還有一組組栩栩如生范蠡與西施在宜興滄桑的經歷和紫砂壺的浮雕,揭示了范蠡與西施傳奇的愛情故事。

在長興周邊地區因制陶業發達,這樣以壺為造型的雕塑有很多。(選自群微信)

大家循著蜿蜒的小路繼續前行便來到了一處水域,水域約幾十畝大小,有船停泊在岸邊待客。此處植被蔥籠,人工草坪上種植的各色花兒。此時我們這些爺爺奶奶輩的人似乎也被這山水畫卷所感染,恢復了青春的激情,人們四散開找適合自己地點拍照留念。

青山綠樹欄桿邊,火紅的襯衫如火焰般照亮山谷,她們都是來自青藏高原的格桑花。(選之群微信)

進的慕蠡洞便是一處地下暗河它是典型的石灰巖溶洞,全長1000余米,洞廳布局自然、錯落有致,怪石嶙峋洞洞有景,洞深幽邃,洞中有暗河通舟別有一番風味。同事們按興趣愛好分成兩組,一組乘小船穿越古洞,一組徒步走洞中崎嶇迂回的棧道。

喬基友夫婦和曲建華在慕蠡古洞前合影。(選之群微信)

小小的水塘上,荷葉浮在水面,幾只小船已經坐滿了走水路進洞的同事。

喂!開船…了!哥哥面前一條彎彎的河,妹妹對面唱著甜甜的歌。小船劃出層層的波,竹篙點水穿洞過。(劉穎秋供稿)
尋著山路跟隨導游信步前行,大家被路邊的一排排的茶樹所吸引,導游介紹說,這是一種紫茶名叫紫筍茶,采摘前時你看它的葉子是不是有些紫色,經導游提醒,大家紛紛埋下頭仔細觀察茶樹的嫩葉,果然綠色中透著些許的紫。鑒于導游介紹說紫筍茶的許多非凡的功效,有的同事還采摘了一些嫩葉帶回去準備依法炮制。由于參觀時間比較長,所以開飯的時間就往后拖了。午飯的菜肴很豐盛,燜方肉、整雞做的湯、白切皮包肉、香腸什么的是每“餐必備有,主食是不變的大米飯。
為我們相逢在長興干杯!(選自群微信)
同事們紛紛自由落座,愛喝酒的男士們湊為一桌。酒是全國各地同事們帶來當地的名酒,有白酒、紅酒和徐連根帶來的紹興黃酒和加飯酒。為了這次聚會,丁基礎、周惠夫婦還在楊梅收獲的季節釀造了楊梅酒。逢席必有酒,酒壯人豪氣,更何況大家都是跨世紀聚會,大廳內氣氛熱烈,人們離席到每張酒桌前敬酒互致良好的祝愿。最后,曹東生,曲建華提議讓大家舉起酒杯干了這杯意義不同尋常的團聚酒,人們紛紛起立端起沉甸甸杯中酒,主持人說,今天我們諾農人能在浙江的太湖之濱相聚,這是過去的幾十年不曾想到的,我們的父輩,他們也曾想著也相聚一次,但是在當年的那個經濟條件和交通條件的限制下是不能夠完成的。今天我們遇到了改革開放的好政策,我們的年齡讓我們抓住了最后一班車的機遇,所以我們這些人走出來了,走出來不是我們多么富有,而是諾木洪的情結讓我們互相再見一面敘敘舊。順著主持人的話音,大家無限感慨涌向心頭,是啊,這樣的人生聚會,就這些人湊在一起還能有幾回……
酒逢故友千杯少,難得今世幾相逢,藏王(右一)邀請了部分有作為的代表共進午餐,他們是劉衛紅(女)倪赟、楊斌。席間并進行了親切的交談,藏王詳細詢問了代表的學習工作的情況。勉勵他們在群里聽群主的話,積極發言別潛水。(選自群微信)
酒盡管很辣,但人們都體驗到了個中的滋味。飯后,人們不舍得浪費這短暫聚會機會。露天的涼椅上,會議室的沙發都做滿了三五成群乘涼的人。他們說著上個世紀在農場工作時的趣聞軼事,特別是農場車隊的司機們見多識廣,說起他們曾經的事情津津樂道,一陣歡笑、一陣善意的打趣更能使人們開懷大笑。
女士們也紛紛加入談話的隊伍,一時不能插話的也守在丈夫身邊聽他們天南地北的侃大山。這里面我發現了一個常人不曾注意的細節。天氣異常悶熱,尤其是江南夏天的悶熱是帶著水蒸汽潮乎乎的熱,有的女士在給大家遞提壺續水,有的在自顧自的搖著扇子。此時倪赟正在專心致志地擺弄他的手機。站在一旁的妻子王錦環也在給自己扇涼,她手中的扇子也在上下飛舞,看似不經意,她把扇子搖擺的距離拉長了,扇子的風大部分送給了倪赟,低頭忙著倪赟可能沒有感受到妻子的這份用心,也可能心存感激只是不愿表露,但是這個細節我看到了。王錦環,這是繼去年廣西相聚,第二次見她,
難得倪赟身上背了一個大背包,不過王錦環身上還是有一個。左起,倪赟、王錦環,柴國秀。(選自群微信)
她還是那么嬌小可愛,還是一如既往的賢妻良母型,她的背上總是背著一個小背包,小背包里有他倆口子的一切生活旅游的小物品。她總是賢惠的潤物細無聲,不經意間把對丈夫的愛穿插其中。這樣的例子在這次聚會中比比皆是,體貼妻子顯示了諾農漢子的鐵漢柔情。在行進的車上,
來自青藏高原的薛大平夫婦,一句對妻子體貼關心的話,足以感動諾農人。(選自群微信)
妻子吃了幾個帶核的水果,山東漢子薛大平會用手托住一張餐巾紙輕聲的對妻子說,來,吐在這里,我扔垃圾箱里。一句竊竊私語讓坐在前排的我也聽到了,我說要把丈夫關心妻子的小事例寫在《簡書》里,梁秀婷極力阻止不讓寫。但從贊美的角度出發我還是寫了,由衷地贊美他們的美滿愛情。還有熱心腸的喬基友夫婦,那也是一對模范夫妻。小徐氣質優雅彬彬有禮,他們形影相隨,像大哥哥領著小妹妹一樣領著他的堂客,其恩愛場面讓人無比羨慕。
大哥很沉穩,阿妹更嬌羞,諾農群中一對模范夫妻喬基友夫婦。(選自群微信)
一頂花折扇總是大半搭在姣秀的小徐頭上,而老喬自己不時暴露在驕陽下的機會多些。還有模范奶爺丁基礎、劉穎秋、俞相勇。為了讓妻子有更多的游玩時間,他們幾乎統攬一切瑣碎照顧孩子的事情。這不能不說是本次聚會的閃光點。因為從細節看到一個家庭的修養。
全職奶爺的代表‘’紅沙柳‘’夫婦在慕蠡洞中合影(選自群微信)
當然,本次聚會的最亮點還有兩處。一,在大家共同的見證祝福下成就了一對新人的組合,雖然沒有明確公開婚戀進程,但他倆已經行走不離愛意連連,談婚論嫁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胡建中(左一)一帆(中)和‘靜心’合影。(一點水錢玉芬提供)

大家都默默地祝福這對新人早結伉儷。人到晚年有五老,老伴、老窩、老友,老有所托,老有所依,農場的同事能在暮年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也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二,這一次農場同事的聚會,也把友誼之情輻射到周邊地區。他們在百忙之中駕車趕到駐地,如在蘇州上班的原農場人張國偉特地開車趕來看望大家。
從蘇州專程趕來看望大家的張國偉(中)和楊斌夫婦合影。(選自群微信)
在湖州監獄上班的原農場人趙建文夫婦專程請假從單位來看望大家,
左起,趙建文、武霞、高群、曹衛、倪赟、王錦環在長興合影。(選自群微信)
還有李建青也是專程來到諾農人聚會之地看望大家。更有熱心人宋毅軍在請不下假的情況下,利用星期天駕車跑幾百公里來農家樂駐地參加聚會。
藏王,宋毅軍在駐地親切地接見了部分入會代表。照相時,百忙之中的他又不知被什么東東吸引住了,眼睛飄忽不定瞅了過去……(選自群微信)

這是一種什么精神?這是一種懷舊的農場情結,這是父輩戰友情的延伸,這是我們曾經同在一個農場生活過。這種友誼是讓人終生難忘的,無論走到哪里,只要一說起你曾是諾農人,一種親近感邊油然而生,當然,曾經生活在青海十幾個勞改農場的人亦然。

? ? 仙山湖是長三角地區的自然濕地與人工湖相結合的濕地公園。總面積約695.3公頃,其中天然濕地120.53公頃,河流面積76.91公頃沼澤濕地43.62公頃。人工濕地574.78公頃。據導游介紹,仙山湖濕地形態系統的典型代表,也是華東地區最具有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原始性的濕地生態系統之一。

今天我們要參觀游覽的是仙山湖景區。早飯吃吧,籌委會組織的大客車便停在院外等候,大家準備好飲用水和遮陽傘魚貫登車向目的地進發。統一購買門票后走進了船艙。船向湖面深處走去。

年輕時的閨蜜李宏玉、張利英在游覽中。(選自群微信)

馬達的轟鳴聲中,同事們卸掉了在家中爺爺奶奶輩的名號,仿佛頃刻之間他們也年輕了,又回到了當年青年男女那單純無邪的快樂時代。露出了孩子般的天真。他們指指點點,瞧!那柳樹倒臥在湖里面,快看!船邊那有一群魚。飛起來的哪一只什么鳥?有懂得同事告訴她,那是一只白鷺鳥。船進入湖中開闊水面,船舷兩邊沒有了浮萍。

天藍藍、水碧碧、兩岸垂柳浮萍綠。(選自群微信)

倒映在水面上的湖心亭,也被船兒的漣漪沖撞的支離破碎。又行進10幾分鐘,我們棄船登陸來到一個小島。小島面積不大,繞島一周也就是30多分鐘的路程。

倪赟,王錦環和薛偉華。倪赟說:我們開著大篷車,向快樂出發!(選自群微信)

約定好統一集合的時間,同事們根據自已的愛好選擇代步工具,有的租用倆人或多人騎行的自行車,但大部份選擇了徒步行走。

曲建華,柴國秀、李宏玉、喬基友在做出發前的準備。(選自群微信)

同事們三五成群的繞小島而行。只見水榭亭閣,曲徑通幽,一條小徑將大家引向一泓池水。池中荷花迎風搖弋,有小魚棲息在荷葉下,不時有一兩只在池塘邊覓食的白鷺飛起,石階旁有一標牌,一首唐代詩人李群玉《詠荷》的詩句赫然在眼前。

左一,夢回故鄉,薛大平,薛偉民,薛偉華,梁秀婷,錢玉芬在荷花池畔留影。(夢回故鄉供稿)

? ? ? ? ? 田田八九葉,散點綠池初。

? ? ? ? ? 嫩碧才平水,圓陰已蔽魚。

? ? ? ? ? 豐在春波衣,芳心卷未舒。

姐妹們如出水的凌波仙子一般嬉戲在池水邊。(選自群微信)

據資料介紹,荷花一般分布在中亞、北美、印度、中國和日本等亞熱帶和溫帶地區。荷花是一種被人們賦予了諸多美好詞匯的植物。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摘抄詠荷花詩句)

諸如“凌波仙子”“出水芙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在上頭”“出污泥而不染”等。大家倘佯在荷花池畔流連忘返,愛美的女士們紛紛以池中荷花為背景拍照留念。

解脫了的姐妹們也放松一下。前一,紫興芳、王錦環、胡玉青、王惠芳、劉麗、柴國秀。(選自群微信)

? ? 空中吊橋、空中玻璃棧道是一驚險刺激娛樂項目,為了緩解恐高人的精神壓力,一首葫蘆絲名曲《竹樓情歌》似輕柔的流水一般在竹林里流淌著。吊橋凌空架起,人們走在上面想像蕩秋千一樣搖擺不定。膽小恐高的女士驚恐地抓著兩邊保護網躊躇不前,在大家的鼓勵下才戰戰兢兢地挪到吊橋的盡頭。

綠竹紅襯衫,我輩至暮年。雖知夕陽晚,奮勇仍向前。(選自群微信)

而下一個更驚險刺激挑戰又在考驗著她們的膽量魄。那就是“走在空中看竹海,站在竹尖觀竹林”。這里的玻璃棧道要比張家界凌空絕壁的玻璃棧橋小得多也短的多。但各種安全保護措施是絕不馬虎的。

走在空中看竹海,站在竹尖觀竹林,李淑芬向我們款款走來。(選自群微信)

要求走玻璃棧道不能帶水杯,帶了的要放進兜里或交棧道安全員管理。同事們換上了防滑鞋,膽大的男士們一路小跑走在前面,恐高的女士們面對高20余米,腳下竹林萬桿的棧道又要面臨著走與不走擇決。

這一情景就像我們走過的人生道路一樣,最后,都戰勝自我勇敢地走完了艱難的路程。

堅韌不拔、相夫教子、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從諾木洪農場走出來的姐妹們合影。(選自群微信)

前方就是腳踏實地的觀景臺,正如人生道路一樣,你可以在某個節點放松生活的節奏舒緩一下疲憊的心情。

仙境竹海,在一首葫蘆絲委婉的音樂中,讓我們的笑容永遠定格在這一刻。(選之群微信)

? 立秋時分,褪去了一天的悶熱,農家樂的夜晚不再讓人覺得空氣凝聚般的熱,小院草中的秋蟲們一直在不知疲倦地鳴唱著,仔細地聽一聽,有三種聲音在不同的合唱著,細細綿綿柔長的是蚯蚓,柔和清脆鳴叫的是蟋蟀。而不時傳來叫聲很響,很粗的就不知道是什么蟲兒了。離駐地約一公里的地方有一座水庫,由于這幾年旅游業的興起,水庫被打造成一處免費的景觀。

山朦朧,水朦朧,青山綠水留我容,是誰在照相中跑了,惹得女士們哄堂大笑。(選自群微信)

傍晚,微風送爽,飯后人們相邀來到水庫納涼。這里游人如織熱鬧非凡,只見翠綠的竹林倒影在水中,沿庫岸建造的木棧道環湖一周,有游人或扶攔眺望、或依欄交談、或散步于九曲回轉的廊橋上、或小憩在賣冷飲、水果的小攤邊,一把躺椅、一杯冰激凌、一盞削好的時令水果擺在桌上,他們悠然自得的超凡脫俗,悠閑地看著紅塵中的人來人往消費著人生片刻的美好時光。大壩上飄來一陣‘薩克斯’名曲。一位藝人正專心致志、自我陶醉在樂曲的演奏中。

白云綠樹水庫邊,微笑永留我們的心間。(王子寧供稿)

美妙的音樂也給這暮色蒼茫的山水增添了無限的浪漫。同事們被這江南的景色秀美所感染,創新立意擺拍各種鏡頭,每一組鏡頭都是不可復制的絕版。

今天是本次聚會游覽的最后一個景點~大唐貢茶院。清早,大家登上了開往景點的旅游包車。

攝像兼編導劉穎秋正在拍攝中。同事們舉手說,嗨,瀏覽簡書的你好!(選自群微信)

竹子自古以來都深受人們的喜愛和贊揚。據世居在竹鄉的人說:當地有一句俗語叫做,”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由此而見,竹,在南方人眼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自拍)

所以在南方家家戶戶傍竹而居,民間的詩人墨客音樂家也曾以竹為題創造了許多膾炙人口詩句和音樂,如高風亮節、歲寒三友。歌曲《月光下的鳳尾竹》那優美的意境再配上優雅舒緩葫蘆絲獨有的音樂,讓人無限地想象得出,朦朧月光下的鳳尾竹旁,一對情侶是那樣充滿著蜜意的浪漫,這就是愛情古老而常新的奧秘所在吧。

? ? 大唐貢茶院位于浙江省長興縣顧渚山側的虎頭巖。據跟團的導游說,貢茶院始建于唐大歷五年。它是督造唐代貢茶顧渚紫筍茶的場所,也可以說是有史可稽的中國歷史上首座給朝廷加工茶葉的加工場。

大唐貢茶院的陸羽閣。(自拍)

貢茶院依山而建,高大雄偉的陸羽閣矗立在顧渚山的懷抱里。閣樓兩邊有回廊相擁,整個建筑群掩映在茂密的竹林中。走進大殿是一處處介紹紫筍茶的雕塑和經典詩句的石刻。

進的大殿,這樣的石刻比比皆是,它記錄著大唐貢茶院輝煌與滄桑。(選自群微信)

一只古箏正用它那陰陽頓挫、回味綿長的滑音手法在貢茶院的上空回蕩著。走進這文人雅客氛圍濃厚的高雅之地,我們的靈魂仿佛也得到了升華,變得斯文起來了。

60多位諾農兄弟姐妹們能在青山翠竹中一起品茶,這本身就意義非凡了。(昆侖劉志華提供)

我們順樓梯信步上樓走到陸羽閣后回廊。但見:“一閣高矗倆廊連,坐擁修竹萬千桿。一壺茗茶消暑氣,高山流水古箏彈”。風景確實令人身曠神怡,樓宇上涼風徐徐驅走了登樓時的汗漬。

這一道高山流水從何而來,原來是二樂樂凌空的一泡,署氣頓消,、涼爽了不少。(曲建華提供)

大家手中的手機又不失時機記錄下了這良辰美景。每人75元的門票,包含著四人一壺的茶水費,大家就近落座。一壺紫筍茶,我們雖然不知道這壺茶葉是否正宗,但我們60個原諾木洪的兄弟姐妹們,確實是在大唐貢茶院集體品茶了一回,這個歷史時刻足以讓我們驕傲回味一生。

見面聚會已經進入到尾聲。劉穎秋深有感觸的賦詩一首。

? 快樂相聚進入尾聲,激動心情難以平靜。

? 諾農戰友珍惜保重,不忘初心一路前行。

? ? 從20號開始,已經有忙于業務的褚蘭祥夫婦、朱堯良離開了集體隊伍,大家握手話別。明天走的更多,晚上菜比較豐盛。大家頻頻舉杯致意,幾桌能喝酒男同事開懷暢飲,反正晚上沒啥活動大家也就無所顧及了。

祝咱們身體都健康,來年相再見!這是這次聚會用的最多的一個詞匯。(選自群微信)

酒至半酣,談興更濃,各家的女人從健康著想,勸男人士們少喝一些,可有一位酒友就是不聽,大說喝‘八毛辣’好處。這一張照片不知處于哪位攝像的高手所拍。

女士指著他說,下次在看見你屢教不改的話,仔細你的皮。把煙拿下來!(選自群微信)

照片畫面取材獨到,耐人回味,照片既保留了被指責者的面子給他留了個背影,正面又見女士們義憤填膺、怒不可遏的表情。其中一位指著喝酒人的說:我還真真地告訴你了,下次聚會我們要看到你還嗜酒如命,不思悔改,看我們全體女士們怎么收拾你!另一位女士頭一揚表情夸張地說:嗷,你快別聽他的保證,今天教訓他一頓得了,跪搓板去……!只聽背對觀眾的酒友弱弱地說,給我一個機會,我改還不行了嗎。好!這是你說的,暫且將這頓皮揍給你記下以觀后效,指責者的一番話義正辭嚴教訓,說的旁邊的錢玉芬、胡玉清都忍不住地笑了。

? ? 早飯過后是大家陸續離開相聚五天的時候。到火車站坐車的由陳成,許連根送到了長興火車站,自駕車的大家擁抱告別。

再見了,親愛的農場的同事們,明年花開蝴蝶飛,我們有緣再相會,青山綠水白云間愿你常相隨。(選自群微信)

大家表示這樣的聚會應該每年聚一次,借以增強我們的凝聚力。草根詩人劉穎秋又觸景生情,一首打油詩脫口而出,詩曰

送別戰友眼含淚花,一路平安順利到家。

兄弟姐妹相互牽掛,諾農記憶載入史話。

最后,我想用顧敏意味深長的話結束這篇文章。

? ? 各位同仁“情系諾農、緣聚長興”是大家彼此多年盼重逢的夢想,今天我們終于如愿了。相見之時都懷著一顆激動的心情,握著對方的雙手舉目相見,但又不能肯定的說出對方的名和姓,當有人提示后,這才找回記憶中的你。相互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的你,都在想著對方那時的帥哥和靚妹,今天相見都不曾是當年的你、我、她了,時間不經意地在忙碌中溜走,現在已經再也找不出我們當年的青春年華。經過幾天的相處和交流,彼此都能接受對方的顏容找回當年的感覺。如今聚會結束轉眼又要各奔東西南北。分手告別,讓人有一種撕心裂肺的感覺。這一別,又不知何年何月再相見。我想不會再等數十年了再相聚了吧。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各有各自事業和家庭都希望你們早日歸來,誰也無法替代你們。親友們,回去吧!希望你們在照顧兒孫飲食起居的過程中確保有個好心態,好身體。不管我們的路途有多遙遠,分離有多少年、多少月、多少天我們都能再相聚!請切記,生命是自己的,財產是子女的,職位是暫時的,感情是永久的,明年,讓他帶著我、讓我叫上你咱們重擺美酒再相會,因為有你更精彩……

? ? ? ? ? ? ? ? 文章指導,微笑。

? ? ? ? ? ? ? ? 文字校對,沙棗。

? ? ? ? ? ? ? ? ? ? ? ? ? ? ? ? ? ? ? 2018年9月11日。

注:由于換手機丟失了一篇《西游記之印象南疆》這篇簡書也難免在時間地點有錯位的地方。這只是紀實,有錯誤或不當的地方告訴我可以改的。謝謝同事們提供的照片和素材。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048評論 6 542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414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169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722評論 1 31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465評論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823評論 1 328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813評論 3 446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000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554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295評論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513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035評論 5 36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722評論 3 34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125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430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237評論 3 398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482評論 2 379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兜兜轉轉,還是回到了這片天地。帶著淡淡的家的味道,暖暖的歸屬情懷。 一大早地去晨跑。無論校園還是欄桿外的街道皆是空...
    亦戈夢閱讀 268評論 0 0
  • 1.太重感情,太善良,講情懷的人; 2.沒有經濟頭腦的人;企業不盈利是最大的犯罪。 3.不講原則或者太講原則的人;...
    合一女神閱讀 41,253評論 3 8
  • 周一大早的雨讓人糾結,望著重重珠簾般密集的雨幕,想著是否用自己的身影來剪開一個口子?終于還是沒抵抗得住南部熱情陽光...
    卿此閱讀 192評論 0 0
  • 1.Quartz 2D (1)Quartz 2D是一個二維繪圖引擎,同時支持ios和Mac OS X系統(跨平臺,...
    至少還有妳閱讀 138評論 0 0
  • 荷塘青青荷花起, 紅磷錦鯉, 風輕漣漪, 醉似紅顏梓。 ——莘九
    莘九閱讀 241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