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的環境很幽雅,房子也大的讓邵石明吃驚,四室兩廳雙衛,格局是當前最流行的。落地大窗外的風景一片翠綠,小區綠化設計錯落別致,有山有水,有網球場籃球場,以及超市會所等應有盡有。
可是邵石明卻一點高興不起來:趙晶晶還把自已當丈夫嗎,這么大的房子買到手,居然沒和自已說一聲,這個念頭像針一樣不時扎他一下。
盡管買房的錢是借的,可邵石明知道這個借其實是可以不還的。他知道,是自已的堅持不要丈人的房子才讓趙晶晶想出了借,只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已的那份可憐的尊嚴。
邵石明這時對趙晶晶心里又涌出了些感動,一個身份地位都比丈夫強的很多的女人,這些事還能為丈夫考慮,這已經很不錯了。要是換了別的女人怕要早把自已罵的狗血噴頭了。
接下來,邵石明開始真正忙起來,他不信任設計師,從書店買回來一大摞裝修書,自已上網做圖,然后自已給這個家定色彩,自已設計。他一天八趟的往裝修市場跑,他不想讓裝修隊干包活,他怕他們糊弄他,再說那樣也更費錢,趙晶晶為了他跑裝修市場方便,把車給了他,自已打的上班。
邵石明學會了貨比三家,和人討價還價,有時候還通過王朋的關系去壓價,算一算,的確省了不少錢。而且用的材料還是格外的好。
三個月下來,房子裝好了,家俱也買齊了。邵石明也瘦了一圈。
這三個月他感到格外有成就感,房子裝的簡約大方,不落俗套,中式風格,色彩搭配的讓人一進門就有眼前一亮的感覺,而且極有家的溫馨。
最重要的,這三個月和裝潢商人的“親密接觸”讓他感到自已過去的生活像是生活在虛幻世界里,通過各種渠道,他知道這里面的貓膩太多,價位和品質有時候并不成正比。
裝修的時候,她的一個初中女同學也在裝潢市場開個潔具門頭,見了他極度熱情,他過了十分鐘后才想起了當年那個極度內向,甚至從未和他說過一句話的她,原來口才竟鍛煉的這般好。
同學開店,他當然就放心地在她那里買,同學也說你千萬別還價,我給你的就是進貨價,我要是糊弄同學,我還是人嗎。
但她真不是人。等邵石明買回家后,他發現樓下裝修也有和他一個品牌和樣式一樣的坐便,他一問,嚇了一跳,居然比自已便宜五百塊。
他氣得又重新到市場搞了一次偵察,發現他在同學店里進的全套衛生間潔具至少要貴五千塊。
他氣的差點吐血,找那同學理論,沒想到她同學一看到氣勢洶洶的他不但一點沒有內疚,反而對他動之以情,曉知以理,并伴淚飛如雨,讓他相信是他錯怪她了,同學家的貨是貨真價實,而別人的店都有不可告人的內幕,當然貨自然是假貨了。
他當時就道了歉,回來以后,又感到不大對勁,讓王朋找到一個市場的內行朋友來看才知道,是同學殺熟,狠賺了他一筆。
這件事對他刺激很大,他沒有再去找她理論,但他對同學感情又有了新的了解。錢這東西,確實能改變許多人。
不過趙晶晶對這個家很滿意,兩人只要一有空,就上街買一些飾品來打扮新家,兩人從來沒有像現在關系融洽。邵石明開玩笑說:“怪了怪了,咱倆已經好久沒吵了。”
趙晶晶點了下他的鼻子說:“人活在世上,為什么要拼命干活掙錢,不就是為了過個好日子嗎?國家不是也提倡人民富起來嗎。家是什么,家是個恢復疲勞的港灣。過去那個租來的房子我一進去就煩,又黑又小,心情能好嗎,你看這個房子,寬敞明亮,看著就舒心。沒有一點經濟,你天天陽春白雪的浪漫,可能嗎。貧賤夫妻百事哀,這可不是我說的。
邵石明對這個房子很有感情,因為這個房子的裝修花了邵石明無數的心血,以前住的是租來的房子,沒有真正家的感覺,這買來的房子才是真正家的歸宿。他發現這話確有道理。
婚后,因為住的是租來的房子,趙晶晶根本就瞧不上那房子,所以從來不打掃衛生,而邵石明也不愿意打掃別人的房子。
可是自已的家就不一樣了,搬了家,邵石明把家里打掃的明鏡似的,呆在這個家里,感覺特舒服。
邵石明感慨地對趙晶晶說:好好過吧,有個這么好的家,再天天吵架可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了。”
趙晶晶也是一臉陶醉的說:“好,咱倆一言為定,咱倆重新開始新生活,再也不打了,我們要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庭,饞死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