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我直顏
此文獻給20歲前的我,致我逝去的青春,敬歲月可回首,敬往事隨風飄散。
年紀輕輕20歲,有人叫我小哥哥,有人叫我大叔叔,有人叫我糟老頭,他們稱呼我不在乎,我也不去爭辯,只友善地一笑置之。年紀輕輕20歲,我要為自己寫一封遺書,我不知道有沒有人理解我的想法,可能很多人會疑惑為什么要寫呢?
我不是要準備去死,而是要這樣活下去。我馬上就21歲了,人生另一個階段,我要給他啟程。
年紀輕輕二十歲,生死習以為常。
可能有人會覺得,我寫的這篇文章是噱頭。如果你認為是那就是好了,決定權在你。如果持有懷疑,請帶著尋寶的好奇心往下…………
前事太多,不必訴說,往事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我只想從醫院實習說起,因為這里才是我20歲以后人生的起始處,之前的人生都是蟄伏的墊腳石。
大三,從離開學校到醫院實習,從醫院實習5月21日到現在,已經八個多月了,在醫院實習中,對生命有了巨大的認知,這種認知是實踐與理論的結合所產生的思想沖擊。
我們的實習的時間和分配的科室是醫院護理部決定的,我的實習科室依次是新生兒科、產科、手術室、ICU、急診、骨二科、神外、內分泌、心內、肝膽。每在一個科室實習一個月,一共實習10月,每個科室的病人都不一樣,又需要從新開始學習,相似之處有很多,既要有成長思維,又要有固有思維,兩者思維對立統一,才能更好的學習和鞏固新知識。
我覺得,我是幸運的。能學醫,為人民服務,更是我上輩子修來福分。雖然我不聰明,但我也全力以赴的拼。這也可能每個努力的人,上天看得到不想辜負吧!
能上大學,能在醫院實習,能學到這么多父母學不到而想我們子女學到的知識,我就暗自慶幸,我就暗自流淚,我能想到父母當時飯都吃不起而想讀書的心情和拿到通知書被告知家里沒錢的絕望。我能學到這么多知識,這些成就全要歸功于父母。如果按100%算功勞,父母絕對占了99%,而我只占哪滄海一粟的1%。如果沒有父母的支持,我可能已綴學打工,進入繁雜的社會。
大三,20歲,走出學校,走進社會,走入醫院,我更覺得慶幸,我有一個這么好的環境學習。
我的人生中實習的地方居然在醫院,這是我當時是想法。我這么一個猛如牛虎的人,怎么會來新生兒科啊!看到我的樣子,會不會嚇哭小寶寶們啊!護理部的老師,是不是在挑戰我的底線啊!那時的處境感覺挺奇葩也挺尷尬的。
這是我第一個科室——新生兒科。
雖說這里不是生命的起始處,但這里絕對稱得上是嬰兒疾病的防疫站。
為什么這么說呢?
生命的起始處——順產,在產科的產房里;剖腹產,在溫暖的手術室。新生兒科顧名思義就是嬰兒的疾病防疫站,注要收治是難養活,有疾病的嬰兒,提高存活率,防止世界人口負增長。
我看到他們的痛苦和幸運。他們時不時哭哭啼啼,時不時安安靜靜,他們哭,我也難過,我能感受到他們的不舒服或痛苦。他們醒或睡時笑靨如花,我也開心,我能感受到他們的快樂成長。他們最痛苦的莫過于打留置針時的嘶聲裂肺的哭。他們最慶幸的莫過于有我們這群白衣天使在耐心守護。這是封閉式環境,我們就在這里面工作,他們睡在保溫箱里,慢慢的健康長大。自由誠可貴,生命價更高。
我的第二個科室——產科。
首先,我們要清楚產科與婦科不同,婦產科是產科和婦科的統稱,請別混淆。產科是收治孕婦的科室,而婦科是收治有婦科疾病或產后恢復的科室。
產科即是男生尷尬之地,我是這么認為的,因為有很多事情,我們男生是做不了的,這些事情況且我不說你也可想而知。老師常常對我們說:“在醫院沒有男女之分,只有疾病重輕之分”。這句話是站在我們學醫的人的角度說的,我絕對能理解得恰如其分,可每個人的思維怎能說改變就改變呢。如果是很尷尬的事,老師也不會叫我做,我也會拒絕。
在產科,我能感受到媽媽懷我時的快樂與生我時的痛苦,更能感受我踢媽媽肚子時的痛,爸爸卻無可奈何無計可施。
生理上的疼痛,可以分為十分四級,依次越高越痛,生孩子則是最高最痛。
所以說,母親是偉大的,生你早已不易,養育更是艱難,作為子女的我們更要孝敬父母,別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悔恨。作為一名合格丈夫,更要好好愛護自己的妻子,讓她少收一些委屈和波折。
我的第三個科室——手術室。
怎么形容它呢?我也不知道,我只能說說簡略的想法,對于普通人來說,就是一個很神秘的存在。對于我來說,手術室就一只腳踏在法律和一只腳踩在道德的兩條船上,一不小心就翻了船,生命瞬間消亡,人財兩空。
但作為醫生的醫德和良知,我們是絕對不會輕視和敷衍病人的生命,這是我們做人的人格。我們醫院的醫生有著高超的醫術、護士有著高效的協調能力、百萬的精密儀器、良好的治療藥物等,可以保證很多手術的成功率到達99%。除非是經過全體醫生決定困難系數極高的,都告知家屬,讓其選擇轉院手術或在院治療。手術過程中也不乏有死亡的列子,那都是極少極少出現的情況,至少我在手術室一個月沒有看到直接死亡于手術室的病人。
在手術室,顛覆了我很多以前的認知,電影電視上的手術室是急急忙忙嚴肅之極的地方,然而真正的手術室并非這樣。手術室沒有想象那么血腥,但絕對有想象那么殘忍。手術室的環境很冰冷,但有醫生護士都在時很溫暖。手術過程中也不是一直很嚴肅,有時候極度嚴肅是慌張的表現,不嚴肅的交談反而使整個手術里的人都輕松。
在手術室實習的時候,我什么也不會,還笨手笨腳的,但做事很認真麻利,我的老師對我也很好,進手術室一個星期后就讓我上手術臺了,她在旁邊指導我協助醫生手術。我上臺的時候是非常緊張的,從來沒有過的緊張,像汪洋大海里的波濤洶涌一樣。
之后,我慢慢的不那么緊張了,上臺協助過的手術有:清創縫合、包皮闌尾腫塊割除、疝氣修復、剖腹產等等。觀摩的手術多之又多,比如膽囊炎、子宮肌瘤切除、子宮全切,開顱、股骨頭置換、蛛網膜下腔引流,口腔癌割除與植皮等等。手術刀在肉上游走,蛋白質的燒焦味彌漫空氣中,麻醉藥和治療藥不停的注入,心電監護儀在迅速跳動,一切都在爭分奪秒,一切都是急切的進行時。看著他人手術,直視痛在我心,病人卻沒感覺,想必,等麻醉藥過后,痛不欲生吧!在手術室,又一次意識到健康的可貴。
戰火紛飛的年代已經離我們遠去,想必在和平年代里,醫院的手術室就是一抹血性的戰場。
我的第四個科室——ICU,傳說中的重癥監護室。
這個科室可以說是整個醫院最高級的存在,也是死神常駐之地。但就因為它的特殊性,才使危在旦夕氣若游絲的病人有一點點復生的跡象,讓我們及家屬人看到一點點微弱的希望。
ICU的病人,大多為昏迷者,或不能說話者,或口齒不清者,等等云云。要么是車禍,要么是跌倒,那么是服毒,等等云云。反正只有我們想不到的,沒有病人做不到的,我們只能想盡一切辦法急救和治療。
倘若是一個病人進入了ICU,則說明他在鬼門關走了一趟,這一趟,有多長要走多久,至于回不回得來醒不醒得了,那就要看病人的病情和毅力了,我們只能全心全意細心專心治療與護理,很多時候我們已經全力以赴也無能為力,不是我們無能也不是藥物無效儀器無用,而是因為病人全身機體的功能衰竭,細胞死亡。就好比一只生病的花,慢慢枯萎一樣,就好比,一輛機械,砸得粉碎,它再也修不好了。病人則是機體損傷太嚴重,細胞死亡速度超過了機體修復機制便只有死亡這一種結局。
凡在ICU走一遭活下來的病人,都應該慶幸自己“大難不死,必有后福”。
我在ICU遇見的病人有很多種,印象深刻有:我進科室第一個病人就是腦血栓腦出血的病人,入我院后治療效果不佳轉長沙湘雅醫院,束手無策后又轉回我院繼續治療,我當第一次看見她時,已經是植物人了。車禍導致腦出血的病人不知多少,要么轉院手術要么我院手術,但風險極大,死亡率極高,家屬及時決策,簽很多份危急同意書,治療或放棄就在意念之間,人性便瞬間暴露無遺。服毒者自殺者可用洗胃和藥物對抗治療,嚴重者需要血夜透析。早期癌癥手術的病人也可慢慢恢復,惡病質病人并發癥太多大多死亡。眾多ICU病房都有超級耐藥菌,殺不死除不完,醫護人員也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在ICU我看到很多人性的一幕,都是源于愛與絕望產生的人性,愛與不愛一看便知,在這里人是裝不出來的,因為良知會痛。我這里的ICU,每個家屬一天只能下午4點探視,每個人只有30分鐘的時間,他們都是帶著愛進來的,眼睛里含滿了眼淚和希望,嘴巴里都是對親人想說的愛,可是昏迷的病人卻感受不到親人的悲痛。我站在旁邊看,下一秒我又走開,我見不得別人那樣哭,我也怕哭拍人家看見。
在這里,由于費用高昂,一天最多兩三千,最少一千多,因為窮而看不到希望的家屬放棄治療的,我甚是感到世界的現實與殘酷,人情的涼薄,人心的惡毒,人們的無奈以及錢的重要。也有失了良心喪了心智的家人,直接放棄治療,但都是少數,這種人我們是非常痛恨的,非常唾棄的,非常鄙夷的,但又尊重其選擇,因為希望與失望并存,花很多錢或至傾家蕩產而沒換回一條命,也許還會拖垮整個家庭,得不償失后悔莫及,所以不能保證病人一定回復和醒來,退一步站在當事人的角度想,也許能理解他們的決定。
ICU即是天堂也是地獄,從地獄走一遍又回到天堂即為好轉,從天堂走一遍又回到地獄即為死亡,而我們天天都待在天堂和地獄里,因為上白班的時候我們是清醒的,即是在天堂,上晚班輪流休息,睡著了即在地獄。我有很多次在ICU的休息室睡覺,都在夢游,醒后一身冷汗,但場景模糊不清。漆黑的房間,我也有被嚇醒過,但我是農村來的,早已經不怕什么妖魔鬼怪了,有或沒有在或不在,只要憑天地良心做事,我什么也不怕,因為我問心無愧。
我的第五個科室——急診!
與其說急診這個科室,不如說是好奇救護車吧!
真的,從小就特別好奇救護車里的人,是那么多神秘那么的厲害,行事風格來無影去無蹤,馬路飆車簡直就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我還沒有見過這么囂張的人車合一。
急診這個科室,我對它印象非常好,可以在馬路上飆車闖紅燈,連警察都管不了,又可以免費坐車,還可以在車上欣賞美景,但最主要是在最前方沖鋒陷陣治病救人,為人民服務,想想就刺激,想想就興奮,想想就榮幸之至。
這個醫院的急診科,有時不忙有時非常忙,但總體來說還是挺輕松的,急診科就是搶救病人生命,迅速到達醫院,預診分科,安全轉院…………一系列職責。
在急診什么病人都可以看見,有酒精中毒者,服毒自殺者,跌倒者,心梗者,腦溢血者,車禍者,跳樓者…………
在急診,對我影響最深刻的病人有:七八十歲的大爺心衰,全身濕冷,大汗淋漓,大口呼吸,臉色蒼白,非常嚇人。癌癥晚期的病人,當時來急診好好的,醫生叫我去帶他們做檢查時,生命體征迅速消失,生命垂危,我連忙帶病人來到急診,最終家屬放棄治療,因為無藥可救,只能暫緩死亡,為此事我還寫了一篇文 分析當前形勢和決絕誓言。14歲女孩因父母逼寫作業,學習壓力過大從8樓跳下,全身振至嚴重內傷,接到急診幾小時后,不治身亡。這些事,在我的記憶里,歷歷在目,甚是害怕心有余悸,當病人處于死亡邊緣,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問過老師,有些病,他們是束手無策的?只有看著病人慢慢死去。(其實,在英語中,死是瞬間的,沒有過程,而要說過程,那只有痛苦和絕望。)
我的第六個科室——骨二科。
這個科室其實就是骨科,由于病人太多的原因,我們醫院分為了骨一和骨二兩個科室,我所在的就是骨二科。
骨科分了兩個科室后,就不那么忙了,可以說是非常輕松的科室了,做的也簡單,也沒有什么大事發生。這個科主要收治跌打損傷傷筋動骨的病人,也還收治燒傷壓瘡的病人。
其實,燒傷的病人,不屬于我們科室,醫院減少開支和節約資源,所以決定收于旗下。
這個科室我對兩種病印象比較深刻:第一種,即上述說的燒傷病人,其實,我也被燒傷過,傷之皮肉,痛及神經,疼痛之極。但在骨二科看到的病人,燒傷得比較嚴重,臉、手臂、胸部、腹部、大腿,各有一大塊燒傷的地方,起初起水泡,擦燒傷膏后像脆皮,此時的病人是要吃止痛藥的,因為太痛了,坐也不好坐睡也睡不得,反正就是保持幾個固定的動作不變,才不會讓燒傷部位的皮膚因外界傷害而至潰爛,這是非常考驗人耐力和毅力的。還有些病人則是臉部被燒成黑炭一樣黑,和非洲人一樣,輕度燒傷只是有些浮腫,當時看到第一眼時,我就在想,她是這么燒傷的,也燒得太令人啼笑皆非了吧!然后,我們給她擦藥吊水,此事我還記在心。還有小孩燒傷手或肚子的,到科室后哭的非常厲害,整個科室都浮躁嘈雜了,這時我們很無奈,總不能拿大人的態度要求小孩吧!
第二種病人是,十年前因跌倒導致截癱,腰部以下無知覺,久坐或久睡,生活不能自理,護理差少人耐心照顧,數年后,導致壓瘡。在我去看之前,我想想老師提醒我說,“你真的要去看嗎?”
我回答:“去,并告訴她在手術室惡心的事情見多了,不怕吐。
想想老師說,“那好,你帶兩個口罩。”她是怕我當場吐了。
我瞬間就明白了,早上做護理的時候,那病人全身散發出來一種古怪的腐臭味,瞬間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感覺整個世界都灰暗了。這不是我的道德缺失,而是當時的內心真實想法,想歸想我卻沒說也沒表示,只是尊重患者從容淡定的走過后在門外大口呼吸。
那天早上,醫生病人的病房換藥,被老師提醒我好奇的去看了,然而到現在我的記憶還在哪停留。這個病人之前來過我們科室過,只是那時我還沒有來,所以想想老師知道病情的嚴重。走近病房的一瞬間,一股記憶猶生怪味襲來,病房的窗簾是拉上的,像古代的屏風,隱約可見里的“華麗”,我從窗簾一角慢慢的走進去,病人、醫生、我三人,平淡無奇的抑制自己的心情,什事不想,想也不能說,只能以站道德和醫學角度和態度正視患者的傷痛。
就猶如病人對我說:“給我拍幾張照片!”那樣輕松平淡無奇。
? ? 我的第七個科室——神經外科。
這個科室仿佛讓我回到了ICU。來的時候我特別不喜歡這個科室,慢慢的熟悉以后越發喜歡。這個科室似乎讓我接近看見了真正以至于完美的人性,人有一句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在這里卻被行動顛覆了。
我不喜歡這個科室的原因是我對這個科室不了解的時候,在我剛進來這個科室,要量血壓測體溫打針換藥口腔護理huiyin護理做霧化打掃衛生等等超過多事情,我恨不得馬上甩臉子走人,可我不能這樣做,因為我還在實習,老師們也都是這樣過來的,我不能玩世不恭為所欲為。
一天中做這么多事,老師的用意可能就是想我先熟悉科室一切事物,才能在以后自己做事情時游刃有余吧!好像是過了一個星期以后,我轉變了之前的看法,慢慢的接受并喜歡上了這個科室。當然,原因有很多,且讓我簡單的說幾個故事吧!
第一個病人,當我看到第一個眼的時候,我以為ta是個外星人。真的,你沒聽錯,就是像外星人。她靜靜的躺在床上,大大的眼睛在轉動盯視著我,額頭寬闊能跑馬,頭部左邊顳骨凹陷下去,我不怎么回事,如果不是我內心強大,我相信自己會被此景嚇傻或嚇得叫出來,絕對出丑。但我憑借膽子和專業知識確定ta是植物人。此時,病房里,沒有家屬,只有我和ta,我記得當時是在做護理。
時間久了我便了解了一下情況,這個病人因為車禍入院,腦出血需要馬上手術,做我手術后人雖然醒了,但也等同于沒醒,因為成了生不如死不生不死的植物人,我很同情可憐心痛這種病人,我很想像仙人一樣揮一揮衣袖,便讓他們恢復如初,不用忍受比死還難受的折磨與摧殘。ta已經躺在這里半年多了,六個多月,180多天了,屁股已經有壓瘡了,而且ta老公還在耐心照顧ta,盼星星盼月亮盼ta醒來啊!這樣的人,我甚是尊敬,甚至可以用敬仰來形容,愿ta的生活一切都會好起來來。
第二個故事也是因為車禍入院成了植物人,已經在這兒躺了一年多了。其家屬請了一個陪護人員,照顧病人的這個人,是一個五六十歲的老奶奶,她非常健朗好談,就像三四十跳廣場舞的大媽,我非常看好她,她也非常用心,在科室學到了好多照顧病人的方法,雖然不專業但總比一些人去醫院看親人,結果是在哪里玩手機的要好。但他她給我最好的印象是樂觀向上,活潑可愛,是真的,這樣形容她一點也不為過,她十分清楚這個科室甚至這個醫院的一些事,因為喜歡和科室里的所以人聊天,知道疾病帶來的痛苦既然不能挽回,那何不自己開心的做好事,看淡一切呢?我每次和她交談,都笑得合不攏嘴,雖然我們的語言不通,她是家鄉話,我卻是普通話,但一點也不影響我們雅興。我在她身上好像學到很多東西,到她這樣的年紀還出來照顧別人,甚是不易和大加贊揚,如果我老了以后能像她這樣生活,我該怎樣慶幸啊?
第三個故事,也是一個車禍入院成植物人。這是一個超級悲的故事,可以說白發人送黑發人。三十多歲的兒子成植物人,年邁的爹依舊毫不嫌棄無怨無悔的照顧他,他們已經在這里住了足足有三年了,三年如一日的照顧,吃喝拉撒擦洗做飯煮菜等生活一切瑣事全都死扛在父親的肩上,已經習以為常。不說照顧費事時費力,就是說說錢財吧!他們在醫院用了一百多萬了,不算貧困的報銷和保險。他爹不足一米五,穿著有點邋遢,但不乏氣質與厚重之感。我每次看他時,精神面貌似憂傷又似堅強,走路時極為堅定。我不知道他受了多少苦,哭了多少回,但我理解他。
第八個科室——內分泌科。傳說中的“不治之癥”科。
起初我來這個科室的時候,有五十多個了病人,四個實習生,也有做不完的事。我剛來的時候,就發現因為太忙碌,都不愛說話聊天,感覺她們很冷漠無情,整天板著個臉,毫無生氣,而且對病人的態度也不是很好。我問了先來的實習生,她的回答和我問的相似。我試著融入其中,熟悉環境才能適應環境,不久我便了解大概。
這個科室幾乎90%的病人的疾病是治不好的,只能控制或延緩疾病的進一步惡化,再無他法。所以這個科室一直是處于爆滿狀態,護士也處于長期疲勞的亞健康狀態。病人因為病情不見好轉和護士因為忙碌而怠慢就對護士發脾氣。病人很痛苦護士很疲憊,所以有所沖突在所難免。人,也許就是這樣,到了底線怒火就會爆發。這個科室醫患關系超緊張,我心怕怕的生怕被打,但也想想病人怎么打得我過呢!這個科,是我最不喜歡的科室,真的,和之前的比,沒有之一。喜歡的原因只要一個,不喜歡的原因卻有很多哦!
這個科室大多為免疫系統的疾病,糖尿病病人占了一大半,還有一些痛風,風濕性關節炎,煤氣中毒等等病人。我看著他們痛苦,我也痛苦,痛苦是可以傳染的,因為我們我們無能為力。
糖尿病是一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終身性代謝性疾病。長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損并危及心、腦、腎、周圍神經、眼睛、足等,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糖尿病并發癥高達100多種,是目前已知并發癥最多的一種疾病。糖尿病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腦血管所致,10%是腎病變所致。因糖尿病截肢的患者是非糖尿病的10~20倍。臨床數據顯示,糖尿病發病后10年左右,將有30%~40%的患者至少會發生一種并發癥,且并發癥--旦產生,藥物治:療很難逆轉,因此強調盡早預防糖尿病并發癥。(這一段源于網絡普科)
此時此刻,我想起一句話,美國紐約東北部的一位醫生特魯多的銘言:“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對于這種病人,我們也只能這樣做了。
說實話,我在這個科室很累,但我還是保存原來的自己,愛笑的自己,我相信好態度好的心情可以帶給他們一點點溫暖和苦臉盈上笑意。
我實習的科室剛剛到這里,后面還有兩個科室,我已經對生命有一個大概是認知,我的20歲是在醫院度過的,我想我已經看淡生死習以為常了吧?
在醫院實習,我覺得沒有比這更好的地方了。我喜歡這里,因為這里時時刻刻都可看見人性,我就喜歡在這里探尋看透人性的真正面孔。我喜歡寫作,在這里可以帶個我更多故事和靈感。想像魯迅一樣隱晦尖銳的批判丑陋的事物,想像東野圭吾一樣寫出很多很多具有人性的作品。我聽人說,“人,成熟必須要去三個地方,一個是醫院,一個是監獄,一個是墓地。”
醫院我在,誰沒去過醫院呢?監獄,我、我們都不需要去,可能需要是孤獨吧!墓地即使你現在沒去過,終有一天我們都會去,我去過墓地,也在墓地睡過。
我很好奇我們是怎樣的從有到無,從出生到死亡,死亡后又怎樣一個世界,雖然神秘莫測卻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你可以記錄生前的東西,但你死后的自己誰也不知道。
最后,我的遺愿:在我年老以后,如果生了大病或不治之癥,我寧愿選擇安樂死,也愿意不讓自己痛苦,更不愿意讓對我好的人傷心,安樂死雖然我國不贊同,但作為學醫的我,生死已經沒什么大不了了!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喜歡就點贊,不喜就悄悄離開,你的閱讀是我最大的榮幸,你的點贊是我最大的鼓勵,謝謝你,不時更新,不求日更,只求寫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