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
親愛的展顏:
展信佳!
好久沒有寫信給你了,你最近還好么?
[困境]
現在近陽歷六月底了,一般的路數是要做上半年總結與下半年計劃了,你似乎沒有什么好復盤的,沒有找新的工作,微商的代理也沒有太大進展。
四五月的時候,你開始奔潰,你并沒有像同修會的成員一樣有規劃、行動落地、實現夢想清單,而你還是茫然的,你開始著急,可是卻似乎沒有什么成效。
你看著那段時間工作受挫的先生,很愧疚。
[暗夜]
甚至,那位做玫琳凱的前同事,你當她是此生重要的朋友,跟她講如果她需要你代理的產品,你不會賺她的錢,她卻,只在玫琳凱上新或促銷的時候頻繁的聯系你。
甚至,你當她是你這輩子唯一重要的親人,你的表妹,你寄給她,你代理的日用品,告訴她如果喜歡用,你不會賺她錢,她卻,用都不用。
你甚至在陪媽媽出游的時候,跟媽媽哭訴,回憶從你8歲起,你的表妹出生,你就一直在討好她,8歲的你,想著要做的多么穩重,大人們才會放心讓你抱抱她;你小學初中的時候,你們需要去外婆家,你總是很開心她讓你接送她,于是每次,你走四站路去接她,卻不舍得讓她走路,帶她坐5塊錢一趟的蹦蹦車到外婆家,送她回家的時侯,再帶她坐5塊錢一趟的蹦蹦車,,然后,你再自己走四站路回家,而你們家的家境,并沒有她們家的好;她在本地讀大學時抱怨飯不好吃,你拿著一千塊的工資,盡量下班去看她帶她吃飯,然后半夜你再自己換乘公交車回家,當時如果不是在公司的郭女俠總帶你蹭正式員工的食堂,給你分飯菜吃,你自己是要餓肚子的;然后她去外地讀研,她說她不開心,你就給她寄好吃的東西,甚至不讓你先生吃,因為好貴啊你們不舍得自己再買一份,你給她寄覺得她需要的東西,甚至不會買一份給自己即使你也很需要。
你總覺得,若以后,父母離世,她是你這個世上唯一的至親。
獨生子女的你,一直很珍惜。
可是對于她,你只是自己一廂情愿而已啊。你曾想請她找她在日本的同學,幫你買hobo的手賬本,她卻告訴你人民幣與日元的匯率換算方法,讓你自己去找代購。她說,她和她同學不只是代購的關系,她不會去找她同學幫你買。
意識到這些的那些天里,你天天夜夜都在哭泣。
[奇跡]
當你情緒奔潰的時候,你跟帶你用產品做代理的好友楠哭訴,因她也是獨生子女,所以能夠感同身受。那天晚上她陪你到夜里,跟你分享她真心待人卻也只換來背棄的經歷,她跟你說你可以蹭她的日代,她幫你代購,沒跟你算過郵費,她給你發貨,沒賺過你錢。她代購的膠白,你要買,她悄悄寄給你,作為給你的生日禮物和驚喜。
你們在群里認識,偶爾聊天,從未見面,她卻給你這樣多的支持和陪伴。
謝謝楠,也謝謝你第一次哭訴的時候,找對了人。
[成長]
你看到了這些情緒,那些傷痛,你想到紫榮姐姐跟你說過的話:“看見,即療愈。”? “看見,然后改寫。”
你開始明白,你的突然意識,是上蒼給你的禮物,正如同那本書的名字:《每一次傷痛,都是療愈的開始》。
于是,你開始去看你自己的心,在意識到自己陷入情緒的時候,提醒自己,把自己從情緒里拉出來。
[翻轉]
漸漸的,你開始接納,也逐漸放下,也開始真正明白,為什么你一直想要生兩個孩子,正如同修的自蘭所說:“當我和先生離世,他們(兩個親生血緣的孩子)才是彼此的至親。”
也許,這才是你能給子女們留下的吧,至親血緣的陪伴、支持、依靠,不再重復你和先生獨生子女的bug。
前幾天,那個做玫琳凱的人加你微信(你把她刪掉了),她發的驗證消息是:“想你了”,你和先生的第一反應是她想你們的錢了,想讓你買她的東西了,然后,你拉黑了她的微信和電話。
[回首]
意識到的這一切,讓你和先生,慶幸你們做了微商,你們并不認為只有買你們產品的人可交,而恰恰是微商,讓你們看清,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
朋友不在于多,在于精。
每一位朋友給過你們的陪伴、幫助和支持,你們都深深記得,并付諸于實際的感恩。
你多么幸運,有神的守護。
格涅沙抱抱。
by 愛你的,展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