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上有一本翻了很多遍的書籍——《人生當如是》。初看這個數(shù)目,你要以為這是一本風格類似《人生若只如初見》的半白話呻吟之作,那你就錯了。
這本書是林語堂先生的散文收錄著作之一,出版社以“人生”為主題,內(nèi)容涉及少年時、夫妻間、工作、游山玩水、和老年時的生活,呈現(xiàn)了林語堂在不同人生階段的行為與思想。林語堂和錢鐘書是現(xiàn)代作家里我最喜愛的兩位,他們洞徹人世、性情豁達、智慧幽默。不同的是錢鐘書會幫自家的愛貓打架,頑心更甚林語堂。林語堂更像是一位睿智風趣的長者,一派風輕云淡。
讀林語堂的書,照樣會不時忍俊不禁,甚至拍案大笑。他對生活瑣事的關(guān)注和描寫簡單卻深刻,十分認真的態(tài)度和隨性的筆法形成充分的幽默感。這書里說到:“任何人都應當可以用一角錢一支的牙刷刷凈他的牙齒,這一點事做不來,還能算是個男子嗎?”我看了看我的舊牙刷,趕緊把它扔進了垃圾桶。
林還從富人只圖買貴的牙刷卻不知用法得出“真正的漁人,你只消給他一根竹竿,一條懸鉤,他總會釣得魚出來給你看”的道理來。林語堂在談論一件生活的小事時總是拿出一種探討學術(shù)難題的態(tài)度來,并且旁征博引,內(nèi)容充實,這樣的文章,誰舍得丟下手呢?
另外一篇讓我印象深刻的文章是談到女人應不應該統(tǒng)治世界。作者的觀念是:好啊好啊男人早該不干了。女人辛苦哺育后代,男人們卻發(fā)動戰(zhàn)爭殘殺無辜。女人們可以接過機關(guān)槍去統(tǒng)治世界,男人們也可以拿過繡花針坐在屋檐下縫縫補補。作者顯然沒有一統(tǒng)天下的雄心壯志,可是他也不想拿上繡花針,因為他想去非洲叢林隱居,坐在大樹頂上等待姑娘們手握世界的時刻到來。
我是個姑娘,我不想拿繡花針,也不想抱著機關(guān)槍,我愿做個知足常樂的小人物。不用坐在非洲大樹的頂端,就坐在我家的陽臺上,看誰誰誰們把世界安置得妥妥當當一片太平就好。但是如果林語堂先生還健在,我定要訂一張去非洲叢林的機票,去那顆大樹上和他把酒言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