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寫作課也有快十天了,也更新了六七篇文章,有些沒有在公眾號里發。群里每天都有人打卡寫文章問問題,好的文章會被推薦到首頁,每個人都有所收獲。但我在寫文章上似乎也沒有什么進展,認真聽課記筆記,系統的整理關于寫作的技巧。但是自己寫文章的時候還是老樣子,沒有感覺到有特別大的變化,這讓我感到無比沮喪。
在簡書認識了很多和我一樣寫作的人,也加了微信相互勉勵,這其中文章寫的好且公眾號做的熱火朝天的不勝枚舉。
經常看到許多優秀的作者分享自己寫文章兼職月入過萬的經驗,我不知道有多少像我一樣溫吞的寫作人在屏幕前看著別人過萬的粉絲和過千的閱讀量,看著別人2017年達成了哪些小目標,2018年又有哪些小目標的時候只能望塵莫及。
很多時候,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了路,或許自己根本就不適合寫作。
大家都爬的很快,似乎所有人都在變好,我呢?我有沒有變好?
02
入學時,我對研究生生活充滿了期待。我會遇見很多朋友,認識許多新的人,會遇見一個nice的導師,會有一堆同門師兄妹。大家一起讀文獻,做科研,討論問題,最重要的是能跟著導師出去調研然后動不動就來一次師門聚會。此外,我還想要是還有多余的時間還可以去做個兼職這樣就可以獨立養活自己了。
事實證明,我真的想的太天真了。我確實遇見了朋友、新的人,也遇見nice的導師。但事實上圈子比從前更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和行程安排。
至于師兄師姐,不存在的,我是首徒,我只會成為別人的師姐;師門聚餐就更不可能了。
我悲哀的發現,我連個跟我聚餐的人都沒有!
上一次和好朋友約飯,化妝拍照吃飯,還是六月份畢業之時。
可是翻開朋友圈,那些今年畢業上班的朋友同學都曬自己的部門活動、組織活動、部門聚餐、曬出差的機票配上熱愛生活努力工作的文字。
03
大家的生活都過的好豐富,只有我在手機屏幕前看著別人多姿多彩的生活暗自愁苦。
當然,最終我也沒有獨立起來。昨晚我的堂姐微信上想讓我給她先轉1000塊救急,可是我告訴她銀行卡里只有90塊,她發了個汗顏的表情,再無話說。
我能怎么辦,每個月靠著公糧和之前存下來的錢過著緊巴巴的日子。只要飯卡里有錢能活下去就已經無憂無慮,要買件冬天的大衣,還不得不厚著臉皮打電話找母親要錢。
逛知乎的時候,有種大家都是年薪百萬的感覺,也不敢輕易回答問題,怕班門弄斧;逛簡書的時候,看到別人通過寫文章動輒月入多少萬,再看看自己寫的就是垃圾;逛朋友圈的時候,看到大家都過得奮發向上,只有自己頹靡潦倒。
每個人似乎都過上了自己想要的人生。是不是事實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沒有過好。
一個讀者朋友跟我說,只有少部分人目的明確,絕大部分人在混吃等死。
我想我可能剛好卡在那個中間,一段時間目的明確,一段時間混吃等死。
終其一生,其實都只是個大多數人而已。
抬頭看到電腦屏幕上要整理的數據,嗯,我這個大多數人又要開始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