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溫和的走進那個良夜!
不知道為什么,總感覺這句話充滿了力量,力量蘊藏于平淡之中。非常不情愿的,我們的8kvv來到了這一步。昨天商議的結果是,我們目前能夠做的只是選擇怎么去失敗。于是,我們決定在寫完商業計劃書,做好之前約定的功能之后,我們不再全職做這個事情了,取而代之的是投一下BP看看運氣,然后兼職的把8kvv運營下去。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我們很平淡,并沒有那么悲傷,或許是每個人心里頭都想過權衡過吧。一個團隊變成這樣,三天兩頭爭吵,做事情毛毛躁躁,然每個人都不愿意再繼續下去或者說是方案繼續下去,這次團隊創業的經歷可真是失敗啊!為了好好寫出這個總結,完全表達出我的感受,我差不多花了一上午找一個markdown編輯器。工具對于我來說是一種情感的表達吧。
回到主題,好好來反思一下這個失敗的原因,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點:
- 合伙人、團隊問題
- 項目方向問題
- 心態問題
- 錢
這四個問題不是說就是無法解決的問題,只是說在這四個問題上我們可以做得更好,而且這四個問題影響巨大!合伙人、團隊問題確實,合伙人、團隊是創業靠譜程度最最重要的一環!因為所有的東西都是靠人來延伸出的。而且一個人的習慣和思維方式、技能這些東西不是說改就能改、說進步就能進步的。
首先說明,我在這里評價我的合伙人和團隊都沒有惡意,只是表達在創業合作中所表現出來的不合適的行為。我認為合伙人應該是:不為錢去做事的人,自己去找事情做的人,大局觀的人,靠譜的人,能夠忍受每天提心吊膽的人。不為錢做事是一個事業人的標志,因為為錢而創業并不是創業,而是做生意,做生意就是利益導向,不是發展導向,你可能會說你能克制,但是時間等不了,突然的決定錯了就很難再回頭了。我們只有對用戶對產品本身有一種敬畏之心,有事業心,才能夠做出真正的創業產品!會有人問,不為賺錢為什么?為了改變世界!即使改變自己一個人的世界,為了那種成就感,為了表現自己的價值。
能理解的人自認不用說,不能理解的人你無法改變!自己去找事情做得人對于初期非常重要!初期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你發現問題很多,需要趕快解決;另一種是你發現不了問題不知道做什么,兩種情況經常會交叉出現!前者我們必須有大局觀,知道對于整個產品,對于用戶,對于團隊綜合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先做。后者需要自己去溝通、理解用戶、數據、競品來發現問題,發現路線。這里我特別想說兩句話:創業只有指南針,沒有路線圖!做正確的事情,不要管難度!如果在是否做的時候就考慮做的成本,就很可惜了,成本和需求混起來討論是互聯網團隊最大最多的問題之一!(說到這里,產品經理也有教育團隊的責任!灌輸產品理念,價值感榮譽感事業心!需要經常講一些看似正確的有道理的話來讓團隊更加清楚什么時間應該做什么事情!前提是產品經理自身要清楚!)大局觀的人!必須要天生!因為我引導了無數次頁毫無效果!純看個人領悟吧。沒有大局觀就很容易陷入細節,刷小脾氣,只為自己考慮!比如說先做那個功能?!先做計劃好的功能不一定對,要做最重要的功能!為了面子不顧事實,為了自己的工作量委屈產品和用戶。
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因為在初創團隊,每個人都不是螺絲釘,而是汽車的輪子,少一個或者一個沒有氣,那么就非常艱難!找一個能夠考慮整個宏觀情況的人吧,這樣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避免爭吵,提高效率!靠譜的人,這是很難定義的,不相處長時間是沒辦法知道的。靠譜是對一個人很高的評價了,他需要你不光做事情很棒,而且做事情的過程也很棒!讓團隊吧事情交給你就不需要管了,知道你準備咋做,啥進展,效果很棒??孔V更多的是一種軟實力,是一種情商,一種踏實感!很遺憾的是我們團隊確認就找自己關系好的人進來兼職或者全職。
沒有像普通關系一樣進行考察,審核,導致團隊能力不夠!確實是能力不夠,登錄收藏這些基本功能搞了一個月!團隊氛圍不對,每個人都為自己著想,為自己的工作量著想,不能夠很明確的區分工作關系和生活關系。我們應該做對于團隊來說正確的事情,而不是對自己來說容易的事情。更不能忍受的是,為了自己而說瞎話!為了自己不開發就說改的版本不好,就堅持原來的樣子,不管用戶的體驗!我們需要把決斷環節和實施環節分開!先不考慮技術,平心而論哪個更好!然后再由技術把控怎么做,成本有多大,再協商優先級搞定,如果在第一階段就摻雜入后面的東西就會導致一個也說不清!每個人都想不清!我本來有機會一步步引導團隊變得更好的,可是我過于相信團隊了,過于自由了。沒有堅持在最開始提出的每周的例會,吐槽會交流會(一個會)。
如果堅持了這個,可能矛盾少一些,理解多一些!止困難于源頭!項目方向問題先說一點!項目方向是可以變的,只要有人!業內普遍決定項目方向的方法就是去嘗試!不能太死也不能太活。我們當時選擇工具推薦這個項目說實話,不是太好!不是很能夠讓人興奮。這個行業有很多競爭對手,但是都沒有做,可惜是在我們開始做之后發現的,前期我們并沒有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而是憑借自己的感覺,感覺那邊有沒有機會,充分研究潛在競爭對手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大可能性是他們也嘗試過這個方向,但是為什么沒有做成功?!或者為什么不做?!前期競爭對手能給自己很強的市場分析引導作用,幫我們鑒別真偽需求。我現在體會到了觀察競爭對手和專心做自己產品的關系,前期更多的是看競爭對手分析市場,檢驗想法,分析原因。只要這個做透了,后期只需要競爭對手有什么大的變動在觀察一下即可,新的產品一定要關注!他們有可能會顛覆,要時刻警惕!我們的項目偏小眾,粘性差。偏內容而且又沒有原創,缺乏核心競爭力。極其容易被復制。市場小,整個互聯網人群不過1000萬。
總結下來感覺這個項目更多的是為我們自己在做,為了自己不想默默無聞就去創業,因為自己技術不行就只選擇web,因為我們文本不行就直接粘貼復制!考慮自己的優勢去做是沒有問題,問題是我們又把評估做不做和怎么做搞混淆了。我覺得正確的模式應該是我有了一個idea,然后分析市場、競爭對手、想辦法進行mvp驗證,如此循環直到驗證ok,然后正式的做。前面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和每個人的思路有關,有可能你的伙伴會非常不理解或者覺得你這樣成本太高,你水平太低,但是沒辦法,這只能證明你的團隊有問題。說到這里不得不提到一個問題,什么是驗證ok?做出的產品有怎樣的表現才會讓我們全力以赴的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