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大草原的認知,最早來自于小學課本,那首南北朝時代敕勒族民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當時心中便對這番美麗景象充滿了期待。這次公司組織拓展活動,帶我們去了內蒙古烏蘭布統大草原,去體驗了一把真正的草原風光。
風吹草地現牛羊?我想多了!
可能我們去的季節不對,反正這次是沒有看到那種場面。不過,草原依舊非常漂亮。在草叢里零星點綴著一些漂亮的小花。聽當地人說,九月中旬的時候,漫山遍野的鮮花盛開,非常漂亮。8月底的這個時間,當地的牧民已經開始收割各自草場上的草,為自家的牛羊儲備過冬的糧草,放眼望去,一塊塊的草方零星的散布在草原上。如果幸運的話,你還可以看到一個專門打捆的機器,把草吃進去吐出草方。走在草地上,還可以看到草原老鼠的鼠洞,偶爾還能看到出來覓食的松鼠。
到草原一定要做的一件事:騎馬!
剛一到地方,導游就把我們帶去了一個馬場,我們很多小伙伴都去騎馬了,一百塊一個人,大概有一個小時的樣子,你可以跟他要求是騎快馬,還是慢馬。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體驗,如果你喜歡刺激,喜歡挑戰,那就選擇騎快馬,也更有騎馬的感覺。如果,你膽子比較小,就不要挑戰快馬了,安全系數比較低,安全第一。
第一天的時候,我并沒有騎馬,覺得太貴了,而且也有點坑人:一開始騎慢馬,想騎快馬還要重新交一百塊錢!后來,我們去買東西的時候,當地人說,我們騎馬交的錢至少有一半是給導游的,而且當時的下車地點是主道,收費自然高。
我建議大家如果想去騎馬的話,不要選擇主路附近的馬場,里面有很多地方也可以騎馬。此外,價格是可以直接跟牽馬的人談的,這件事后來也得到了證實。我們第二天在拓展的場地附近騎馬,跟他們談好,每人八十,而且快慢任你選,第二次騎就是五十一圈。
就我個人而言,由于不會騎馬,馬跑的速度也比較快,我就死死的抓住馬鞍,如果不抓緊,一不小心就會被甩出去,整個人感覺五臟六腑都被顛出來了!因為我不懂如何控制速度和節奏,整個腰部都很難受。果不其然,第二天整個腰部、大腿、屁股、胳膊都很酸痛。我自己整體的感受是:痛并快樂著。
草地摩托
四輪的草地摩托也是草原一大特色。轟大油門,沖著山頂開去,很是拉風。不過這一項我沒有體驗,我的小伙伴們都玩的不亦樂乎,一遍遍的把摩托開向山頂,又俯沖下來,體驗著風吹過耳畔的感覺,很酷。
天氣
到達草原的第一天,就感受到了極大的溫度差異,車內和車外是兩個世界。從北京的30度,到內蒙草原上的5度,一天之內體驗到了冰火兩重天。當天還刮著風,感覺要把頭都給吹爆了,很是難受。第二天天氣很好,艷陽高照,曠野之內,萬里無云,空氣非常清新。這個時候,要注意做好防曬。就一天,脖子下方的皮膚因為忘了抹防曬霜就被曬傷了,又疼又癢。所以,來草原之前一定要查好天氣預報,盡量帶足衣服。
騰格爾的一首《天堂》,唱出了草原美景:藍藍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綠綠的草原,奔馳的駿馬,美麗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