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朋友們,你們好,通過我的聲音,我們又見面了。你正在收聽的是《另一種聲音》。我是主播唐澤。你掌握常用的2000個漢字和漢語拼音的使用方法,就可以順利收聽、理解我們的節目。我們將在簡書、豆瓣、微信公眾號提供節目的文字檔。
我最近常常在猜,我在話筒這一頭,誰(shui2 or shei2)在那一頭?是誰,在你的此刻,聽著我的聲音。你是男士,還是女士?你是學生,還是職場中人?你是誰在乎的人,又是被誰忽略的人?你是幸運的,還是在等待幸運降臨的?你每天在煩惱什么?你不久還會煩惱什么?
因為我們彼此不可見,所以有很多的疑問。而這些疑問,因為沒有受到具體形象的影響,讓思緒變得開闊,包含了各種可能性,也具有了包容性,這樣最能展示豐富而溫暖的人性。這就像很多次,你想著要和某人和解,卻又在關鍵的時刻,沒有做到。然后陷入的那種心境(比較微弱而持久的、使人的所有情感體驗都感染上某種色彩的情緒狀態)。即便現實和理想不相關,但仍然堅持自己的方向,甚至充滿著美好的幻想。
我沒有答案。因為你可能是一個人,也可能是很多相似的人,或者是很多完全獨立而且彼此并不相似的人。因為看不見你的樣子,所有我可以把你想象成各種模(mu2)樣,有著各種可能的境遇。但我時刻提醒自己,對方即你 ,既是一個具體的人,也是一個抽象的人,既可能有代表性、特殊性,也可能是唯一性。總之,這是一個機會,讓陌生人了解陌生人,這種最簡單又最常見的人際關系,單純到語言和信息的自然流淌。我們多一些真誠,多一些關心,你能給我時間,我能給你什么?
自從做了《另一種聲音》這檔播客,就不斷地思考,節目的主題應該是怎樣的?節目的立場應該是怎樣的?節目的氛圍應該是怎樣的?節目的全貌應該是怎樣的?總是覺得有好多的話,想講給陌生的你聽??偸窍敫嬖V你,我希望的未來是怎樣的。我期望你能在我這里,得到另一種聲音,另一種信息。
你可能是00后,還在享受青春爛漫的校園生活??赡転榱艘稽c點瑣事,突然改變了心情。你的世界可能很小,就是百人之間的禮尚往來,你的世界也可能很大,徜徉在網絡上不同的領域,甚至連接到地球上我們未曾觸及的地方。時間、地點、距離,都不是你關心的主題。在不斷發掘自我和順應自我中,慢慢地有了些淡淡的困惑和焦慮。
你可能是90后,已經走上了社會,站在一個位置上,每天驅使你前進的不是自我,而是客戶、老板、上級、工作中的前輩。你可能之前還是家里的寶貝兒,此刻卻要面對別人的忽視、冷落。你可能并不知道未來和今天有什么交集,你關心的是工資、消費,你被催婚、被催生、被評價、被責備。
你可能是80后,是別人的兒女、父母、上司,你已經沒有了理想化的想法,總是扮演著承上啟下的角色。你可能懷疑是否是為自己而活。你學會了迂回、忍耐,一次次盤算,一次次擬定計劃,又看著自己的激情一次次被澆滅。你以為你代表了先進的想法,但你沒有代表先進的力量。
你可能是70后,竟然能孤獨到、空閑到聽聽播客來放松自己,打發時間。你的朋友呢?你的社交呢?也許曾經認為自己絕不是一個平庸的人,現在感覺自己就是一個平常人。早就沒有思考前途,每天能解決好當天的難題,平平順順的一天,已經變成了一種奢望。本以為可以輕松體面的生活,卻發現時間緊迫;想撒個歡兒、任個性,健康和衰老問題又早早到來;職業空間橫向、縱向都是壓力,壓迫到喘息,感情淡薄到似有似無,只有親情,沒有愛情。中年危機之下,日子如風中的枯葉。不怕艱難困苦,就怕疾風驟(zhou4)雨。
我只是在想,你可能會是各種你。你可能會想,我根本不可能了解你。是的,我也希望你的生活,比我剛才描述的要豐富多彩得多,要舒心快樂得多,要健康平靜得多。但是人生,總是有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后悔而無法改變的事情。
我們有什么方法來抵御這些意外、不及、后悔的事呢?
古希臘人希羅多德有一句名言:“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崩∥氖牵簄ihil sub sole novum。(這句話在圣經傳道書第1章第9節中的表述是:nihil sub sole novum nec valet quisquam dicere ecce hoc recens est iam enim praecessit in saeculis quae fuerunt ante nos.)
是的,人類的歷史在不同的地方和時間,循環著。個體的命運,也像石頭激起的漣(lian2)漪(yi1),相似而不同,卻又有章可循。人類比其他動物更突顯的一面,是能夠從其他個體學習其直接、間接的經驗,并形成各種預期、預設、預判。也許正因為于此,我們的祖先如此柔弱的肉體,在弱肉強食的原始社會中,才能保存性命,繁衍(yan3)種群,又不斷進化,演化出文化和技術,還不斷地從外圍來強化我們。
那么獨立的我們,不同地域的我們,不同年齡的我們,不同具體環境的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基于這樣的思考,我們仍然有可能在共同關切的領域,進行相互受益的分享和溝通?;蛘哒f,我們是否可以從別人的經歷和思想中,得到啟發和幫助。那么,我們是不是就有了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可以做了。
對于求學的人來講,學習是為了掌握技能,通過不斷的學習知識和實踐,達到專業的高度。而專業,是走上社會的橋梁,是開啟職業的大門。有了職業化的人生,就有了個人成長,實現夢想和履(lv3)行責任的基礎。是學習、工作和工作中的再學習,將青年、中年的時光、使命連接在一起,這也組成了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濃墨重彩的篇章。
我們經常講,沒有規劃的人生,就像沒有大綱的小說,沒有劇本的電視劇,沒有說明書的藥品。這樣的生活,更像是沒有地圖的旅行,也如同夜里行車,撞見什么,就因此成為什么。
所以,我們在《另一種聲音》的《XTALK雜談》欄目之后,開辟了一個關于職場的系列《XJOB 職場檔案》。我們希望提供我們積累的匿名的、真實的職場案例,從全新的角度,嘗試深度地剖析,并努力拓展開來。希望我們講的故事,能夠吸引到你;我們的分析,能夠滿足你;我們的拓展,能夠助益于你。
讓我們從現象,進入到認識,再升華到規律,最后打破束(shu4)縛(fu4)。幫助你在職場上,順心如意,如魚得水,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創造,有更多的時光去享受,有富余的空間去幫助其他人。我們是溫和的改良者,在拆掉你的心理支柱之前,預備并樹立更好的柱子。請你相信,人生如同下棋打牌,同樣的棋牌,不同的組合和打法,就有變換輸贏的可能。通過我們的交流,重新梳理你的職場資源、個人積累、工作關系、方法與工具,也許就是一個思路,就能讓你突破重圍,與眾不同。
我們追求成功,但我們不是傳統的成功學的推崇者。我們保持溫和的同時,也保留了專注和進取。我們倡導的是改變、競爭、突破。我們崇尚的是精英文化。我們會從利益的創造與分配、職業上的歸化與統御(yu4)、個人生涯與職業周期、職業健康水平等方向,且不限于這些角度,與你探討對職場的認知。我們絕不是理論的說教,不制造焦慮,不照本宣科。我們從故事開始,又回歸故事,既分析問題,也闡明思路,指出路徑,給出工具和方法、建議。同時,我們也努力讓我們的節目盡量輕松愉悅。
總之,希望在我們的《XTALK雜談》、《XJOB職場檔案》,為你的生活提供資訊和參考,分享我們對生活的不同的認知,為你的生活做乘法。同樣,我們期待得到你的意見和反饋,歡迎發表評論。你也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豆瓣、簡書,搜索唐澤七七,找到我們。唐朝的唐,光澤的澤,中文數字七,唐澤七七。留言或者私信我們,都能得到我們的回復。也歡迎通過QQ郵箱 4193990851@qq.com 發送你的反饋和聲音給我們。
+? +? +
今天是《XJOB職場檔案》的開篇。所以想給大家分享一個古老的故事。這個故事很特別,不是我們未來要和大家一起討論的案例。它是否真實發生,我不得而知。但是這個故事,非常耐人尋味。它以前常常被我用來在迎新聚會上分享。通過這個故事,承載了大量的信息供我們思考,也表明了我們的立場和方向。所以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把這個故事稱為《富人托付家業》。
很久以前,一個富有的人要到國外去,于是把他的家業交給仆人,按照他們的才干,分配給五千、兩千、一千銀子。
這一段很簡潔。這講的是什么呢?富人要出國一段時間,給三個仆人發銀子。一個分了五千,一個分了兩千,一個分了一千。這數量不一樣呀,那么分發的依據是什么呢?是按照他們各自的才干。也就是說能力高的分得多,能力弱的分得少。那么領五千的這個人,能力應該是最強的,領兩千的次之,領一千的最弱。
這個領五千的人,拿到這五千銀子,就去做生意,結果賺了五千。領兩千的人,看著領五千的人賺錢了,就照著樣子,去做生意,也賺了兩千。兩個人都成功了。領一千的,在地上挖了個洞,把那一千銀子埋起來了。
等到富人從國外回來的時候,領五千的告訴富人,他賺了五千,富人派他做管理者,并享受和富人一樣的快樂。
領兩千的告訴富人,他賺了兩千,富人也派他做管理者,并享受和富人一樣的快樂。
那領一千的解釋說,知道富人是個嚴厲的人,害怕把所領的銀子賠掉了,將來難以交差(chai1),因此不敢動用。把銀子埋在泥土里,一個也沒少。富人聽后,罵他是又惡又懶的人,那個兌換銀子的人又可以連本帶利回來,并拿走了這一千銀子,給了那有領五千銀子的人,還拋棄了他。
這個故事,不是我編的。它非常的有名。它出現在基督宗教《圣經·新約·馬太福音》里。這個《馬太福音》成書于大約公元41年,到現在已經一千九百多年了。大家知道《圣經》是世界上傳播最廣泛的書籍之一。這個故事是《馬太福音》第25章第14-30節的內容,所以也是傳播最廣泛的故事之一。
很多人讀這個故事,被兩個點吸引住了。一個是主仆關系;另一個是領銀子的仆人的命運。也常常出現兩個疑問。一個是,為什么賺五千的和賺兩千的,得到的待遇是一樣的;另一個是為什么把銀子埋起來的那個人,得到了被拋棄的嚴厲懲罰。
《圣經》是非常概(gai4)括(kuo4)和抽象的書籍,里面用到了很多簡潔的描述和隱喻。這個故事呢,我們可以把它看做一個生動的職場故事,經常被當做經營與管理的故事來解讀。
我們重新來梳理、解讀一遍這個故事:
1、富人外出,將家業托付給仆人。這個故事并沒有講明白富人外出,到國外去的原因,也沒有在故事的開頭說明要去多久,實際去了多久。這和我們的生活很接近,人總有可能,因為外界的原因,或者自己的需求,離開自己寶貴的、珍視的事物。這次托付,對于仆人來講,是富人的信任和恩賜。對富人來講,家業是需要延續的,生意是不能停止的,財富是需要增值的。托付一詞,就是委托別人照料或辦理的意思。那么富人把家業托付給仆人,不僅僅要求仆人看守財富,而是要像富人一樣,繼續做生意,而且要盈利,不能做虧本買賣。仆人得到這樣的授權和機會,理應也是認真恪(ke4)守己道,履行職責,力求達到目標,最終不辱使命。
2、富人根據仆人的能力的不同,給(ji3)予仆人對應其能力的托付。既是論才行事,也是合理配置。我們現在講人崗匹配,人只有被安置到合理的崗位上,才能發揮好他/她的作用。崗位,也和勝任力相關,和這個人實現崗位價值的能力、水平相關。那么三個仆人分別獲得了五千、兩千、一千的銀子,也說明了富人能夠準確地區分三個人的能力,做出了各不相同的決定。而最弱的人也領到了一千銀子,說明了富人的仁慈。雖然對其不看好,但是人人都給機會。
3、領五千的賺得五千,領兩千的效仿賺得兩千,領一千的無所得。這最終的結果,體現了富人對仆人有清醒的認識,在識人和分配上的正確,也說明了富人是個知行合一的人,更證明了富人是結果導向的人。領五千的人自己做生意賺錢,這使得他獲得了近似于富人的以錢生錢的商業表現和大膽卓絕的能力,也充分的利用了資源,取得了最好的成績。這是屬于聰慧、負責,能夠打拼、拓展的人。領兩千的效仿領五千的,也做起生意。說明他的觀察能力強,悟性好,執行力強。雖然沒有創新的能力,但是通過模仿,成功地復制了別人的經驗,取得了成績。這是屬于好學、勤奮,善于執行的人。
4、領一千的是什么情況?他的答復,首先講知道富人是個嚴厲的人,這從側面反映了一個事實,富人是比較嚴苛的,對自己的生意是有要求的,向仆人提的要求是必須完成的。他又講害怕把所領的銀子賠掉了,這說明他完全是沒有自信的人。已經看到第一個人賺了五千,成功了,第二個人效仿第一個人賺了兩千,也成功了,他仍然沒有勇氣相信自己能成功,更沒有行動起來,去學習別人的成功和做已經被驗證了可以行得通的事。他還說,怕將來難以交差(chai1),因此不敢動用,把銀子埋在泥土里,一個也沒少。首先,他完全不清楚自己的定位,富人托付的家業——這一千銀子是做生意用的,而不是拿來看管的。富人的托付,不只是交付,而是有所求。而這個人甚至連把銀子交給那些做兌換的人,這么簡單的可以連本帶利賺回來的事情都沒有做。這個人不光辜負了富人的信任,也浪費了以這一千銀子作本盈利的機會,還耽擱了富人財富增漲的時間。他把精力放在揣摩富人的喜惡(wu4),一味地規避風險,連學習的意愿都沒有,比那些把“無過就是功”當做的理念的人更可惡,完全的不作為,最終只想將銀子交還富人,這樣沒有任何風險,沒有任何責任,富人就不會怪罪。這樣的想法太天真,對銀子和發財機會來講,真是暴殄(tian3)天物啊。對富人來講,他辜負了富人的信任和給他的恩賜。一個不能產生或者協助他人產生價值的人,就是沒有價值的人。因為自己的短視、懶惰和不作為而造成浪費的人,徹底將自己邊緣化,最終成為了棄子。懶惰,本來就是一種罪惡。懶人無用嘛。沒有作用,也沒有人愿意用。懶惰到浪費,更是應該懲罰和拋棄。
5、富人對于賺五千和賺兩千的,予以同樣的獎勵。富人派他們做管理者,并享受和富人一樣的快樂。現在也一樣啊。高管是最接近投資人的。他們為投資人服務,為其規避風險,創造價值,提升資本的運作效率,實現杠桿化、最大化的效果。投資人給他們禮遇和信任,授權他們更多的事務,參與到包括分紅在內的激勵中去。這不是一樣的境遇嗎?!富人將奪走的一千銀子,將給了賺五千的。因為賺五千的人是最聰明、最勇敢、最負責、最有擔當、最有成效,是善待信任、值得信賴的人。
我們看看那個領一千銀子的人,他失去了銀子,失去了信任,失去了生活中的依靠,他可憐嗎?他得到這樣的結果,完全是出自于他之前的心態和行為。同時,他在競爭中,也是徹底失敗了。富人不是因為能力而拋棄他,而是為他的懶惰和無所謂,而拋棄了他。
這就像很多老板常說的話,我不怕撒謊的人,我怕的是無所謂的人。撒謊的人,他只是提供了一個虛假的真相,但他畢竟是追求著一種真相,他也會為了圓謊,而作一系列的補救,來彌補假相和真相的區別。也通過這種彌補,減少了損失和代價,最終能在某種程度上實現老板的意圖。
這好像老板打電話問下屬怎么安排的某件事情,下屬撒謊說已經通知誰怎樣處理了??赡軐嶋H上,他沒有做,或者是忘記做了。于是,在掛斷電話后,他通常會立即修正這件事,安排他人盡快完成。
而一個無所謂的人,常常會講,“我知道的”,“到時候再說”。他們對結果、過程、方法、責任,沒有明確的要求和清晰的判斷。認為,反正這件事最后可以過關,反正這件事與自己關系不大,反正這件事可以不被察覺的敷(fu1)衍(yan3)過去……這是這些“到時候”、“反正”的思維,最終造成了無所謂、拖沓、懶惰的習慣。這樣的人,表明風平浪靜,實際上是放縱風險、錯過時機、提升代價、造成困局的人。這樣無所謂的人就像那個領一千銀子的人,反正還給富人就行了。
我們也常常聽見一句話,“新來的和尚好念經?!睘槭裁础靶聛淼暮蜕小焙谩澳罱洝保磕膬簛淼摹昂蜕小??念的哪本“經”?我們下回討論。
您剛才收聽的是播客《另一種聲音》,我們在喜馬拉雅、荔枝、蜻蜓fm、網易,每周更新。歡迎并推薦您關注、收藏我們的節目。
您對我們有任何的意見和建議,請電郵QQ郵箱 3194990851@qq.com
您也可以在新浪微博、豆瓣、簡書、微信公眾號,搜索唐澤七七,找到我們。再會!
Pelantar hiburan ringgan dan komunikasi kami adalah berasaskan Konsep Keselarian dengan nilai kesederhanaan, kebebasan bersuara dan berkongsi ideal serta menggalakkan pemikiran kreatif. Kami akan sentiasa mengemaskini podcast "Suara Lain/Another Voice/另一種聲音" bagi menyediakan perkhidmatan dan menyatukan anda semua yang setia melayar dan memberi sokongan kepada kami. Terima kas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