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自律才可以解決問題。部分的自律解決部分的問題,全面的自律解決全面的問題。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不自律的問題。遇到問題拖著,天真地以為問題會自己解決。這種掩耳盜鈴的方式是不妥的,以為看不到問題就沒有問題了。還有人用藥物和酒精麻醉自己得到暫時的愉快,損壞了長期這一個關鍵的東西。
自律有四個原則,如何自律
1推遲滿足感
不要想馬上看到效果,因為真正有意義的事情是長期堅持下來。很多人因為賭博可以馬上看到效果這些不自律的人就是為了馬上看到效果沒有耐心,搞得自己家破人亡。更遠更深層的原因,因為孩子小時候沒有得到父母的愛,對未來沒有希望,缺乏缺少安全感。所以沒有體會到推遲滿足感,感覺比逼及時反饋的感覺更加美好,所以他們不愿推遲滿足感。
2承擔責任
必須面對自己的問題,并承擔解決問題的責任。孩子小時候如果有父母愛的陪伴,就容易承擔責任。因為遇到問題時,孩子不是孤單的,都有父母的陪伴,有什么問題有什么好擔心的,能夠保證他們在未來的生活中,敢于承擔自己的責任。
3終于事實
我們要去了解事實,事實的真相和細節,越是了解,才對事實的進展有所幫助。移情,故作自己已形成的人生地圖,用來解決一切,不肯改變。因為這些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想走出來有難度。不能看到事實的真相,看到有自己的地圖不符的部分,沒有勇氣修改自己的地圖,因為那是一次次自我否定,心里無法接受,活在自我實現的預言。因為自戀,證明自己是對而活著。
4保持平衡
想要保持平衡,首先,我們要追求真實的情感的事實來對自己負責,戰友的情況我們還不可以全面接受事實時,先回避適當的部分,讓自己適應然后慢慢成長。我們既要承擔自己該負的責任,你要拒絕我們不該承擔的責任。既要學會滿足又要盡可能地過好當下的生活。保持平衡看似簡單,其實不易。因為要不斷地摸索這個平衡點。記住放棄是保持平衡的關鍵,適當放棄,是避免平衡的根本法則。
我們的人生需要確定富有彈性的平衡。適當修改自我的地圖,因為世界的變化是飛速的,每一次認知升級都是自我地圖不斷修改的結果,需要自己不斷的自我打臉的過程。保持平衡能夠那自我不斷的成長。
愛是自律的動力。
愛是為了促進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斷擴展自我界限,實現自我完善的一種意愿。
自我界限是嬰兒在零到七個月時,認為全世界都是自己的,自己是無所不能的。在一歲左右,開始慢慢意識到外部世界的東西不是他的,只有他的手和腳是自己的。在二到三歲左右,鋼制世界不是他的,明白自己能力有限。
你戀愛時為什么會這么興奮呢?那是你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的崩潰,感受到小時候無所不能的狀態,這是一件多么爽快的事情。等過了戀愛期后,你會發現你是你,他是他。這是自我界限又開始建立,褪去激情,剩下感情。
墮落情網,過分依賴都不是愛。他們是寄生心理,希望他人的陪伴,消磨寂寞和空虛。而長期下去,會發現自己是獨立的個體,具有自我和愛人之間不斷地成長,這才是真正的愛。
還有一種可笑的愛的形式,因為自我犧牲那就是愛。這是你滿足自己付出的欲望,你其實還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為人處事。
愛的真正體現:
關注:用自己的注意力傾聽對方,讓對方關機你的愛,幫助他成長。
不懼分險:不要因為害怕失去對方,嗯把對方困綁在自己的控制范圍。逃出舒適區,和愛人一起成長一起滋養。
獨立:人都是獨立的動物,親人和愛人總有一天會離開,最后只會剩下你自己。請保持你自己的獨立性、嚴格的完整性。
充分投入:對愛人和情人投入自己的注意力,讓他們感受到你對他們的關心和關注,讓他們和你繼續成長。
勤于自省,平等交流:遇到事情前,請認真看看自己有沒有錯,然后心平氣和地提出想法,我不是出口不迅。因為只有大家心平氣和才可以真正的解決問題。你要記住,你最重要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為了爭吵。
約懂得自律,約束自己:不出軌,對親人和愛人負責,給予愛的關懷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