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孤獨和平相處

我是雙子座,雙子座的人據說有兩個自我,一個自我是愛熱鬧的,另一個就是熱愛獨處的。

我喜歡獨處。在大學的時候,我最喜歡的地方是圖書館,一個人背起書包,帶上水杯,帶點干糧,能從早上待到晚上。即便有的時候,我并不是去看書,而去寫作業、看專業書等等,我依然非常享受圖書館里的安靜,仿佛全世界只剩下自己的感覺。

后來,喜歡上跑步,在操場上一圈圈地跑啊跑,無時無刻都在和自己對話,跑步是我的一種獨處方式。

到了大三大四的時候,一直忙于畢業實驗,所有的業余時間都待在實驗室里,大多數時間 我也都是一個人和實驗死磕。

大四,去找實習工作,我的首要考慮因素是興趣,也不是想著能和同學一起多好。

我愛跑步和愛去圖書館,這一切都是我的獨處的方式。因為我想要在群居的大學生活里有自己的空間。可能你會覺得,我和室友關系應該不好。恰恰相反,我和大學室友們的關系非常好,她們依然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人。我們四個人性格迥異,朝夕相處了四年,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強求彼此,即便會有小摩擦,但是依然非常融洽。

在大學三五成群的時候,而我早已能享受獨處的快樂,一個人去蹭課,一個人去圖書館,一個人跑步,甚至連一個人吃飯 。

在我看來,自己已經足夠享受獨處、對獨處能夠應付自如了。可在自己一個人獨居四個月之后,我開始意識到孤獨的存在,也許是該正視它的存在了。

我和也是一個人住的好朋友聊過這個問題,我們剛從學校群居生活到一個人住確實有點難以適應,除了忘記帶鑰匙、燈壞了等這些獨居的無奈問題之外,更多的是會覺得孤獨。也許人的天性都會讓自己合群,靠近人群,我也不例外。

一個人的生活,偶爾,會覺得寂寞,但更多的是孤獨。這里所說的孤獨和寂寞是有很大區別的,寂寞是指悲傷、無奈、無助等負面情緒,而孤獨是一種狀態。

這種孤獨的狀態特別難以表達清楚,最近,我一直思考孤獨。在看了劉若英的《我敢在你懷里孤獨》,整本書圍繞著“孤獨“、”獨處“和”相處“進行探討,實在太能感同身受了。

“孤獨感是與生俱來的,不會因為你是一個人,所以必定孤獨,或者因為有人相伴,所以圓滿。孤獨感,對我來說,并不意味著痛苦,那只是一種自己跟自己相處的狀態。”

這也是我對于孤獨的態度,我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能把一個人的生活安排得非常好,每天看書、跑步、吃飯、寫作、早睡早起等等。自己自由自在地處在孤獨里,真的可以稱得上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劉若英一直維持著獨居的生活狀態二十幾年了,盡管后來結婚以后,為了創造獨處的空間,她和老公的書房是分開的。我特別難以想象夫妻之間的相處模式。我知道,習慣了孤獨的人, 在相處的這件事情上,肯定少不了要磨合。

“學習孤獨是建立良好相處關系的基礎,能好好享受孤獨的人,才能跟人發展出美好的相處關系。”

我并不確定是不是真的是這樣?我也不確定以后要進入親密關系,自己該怎么辦?

正如劉若英所說“盡管我有很多憂慮,很困惑,但是我知道學習孤獨是我目前需要努力的事情。對于未來,我有很多期盼,也越發知道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樣,沒有一個的“答案”,更沒有一定的“方式”,只能透過自我的了解探索,然后找出一個舒服的方式與自己所有的好與壞,善與惡和平共處,然后才想其他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