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誰做韶花主,總領群芳是牡丹”。
帶著一種將信將疑,靜靜地期待著這花中之王。
終于盼到四月,看花的腳步覓到了洛陽。
傳說,當年武則天令百花連夜速開以待她明朝游玩觀賞,百花懾于皇威,紛紛開放,唯有牡丹不從。武則天一怒之下將牡丹逐出京城,貶到洛陽。卻不料因禍得福,天時地利成就了她“競夸天下無雙艷,獨立人間第一香”。
來的早了幾天,看花的有點迫不及待,美好的東西總是在人們千呼萬喚中才猶抱琵琶,部分牡丹靜靜地含苞未開。一個個像雞蛋大的花骨朵飽脹得似乎要炸了,沉甸甸,鼓囊囊地擎在層層疊疊的葉子中間,似開未開。只有花棚里的全都盛開了。紫紅的,粉紅的,白色的交相輝映,在翠綠欲滴的葉子的襯托下越發艷麗。原來只在畫冊上,衣物上見到過牡丹的雍容,到這個年齡也還是第一次親眼目睹,因為最近才慢下腳步喜歡上了這些生命。碩大的花冠,熱烈奔放而不招搖,深沉內斂而不張揚。紅的嬌艷似火,白的冰清玉潔,花瓣的質感,花蕊的嬌羞,如洛神出水,一顧傾城,一瞥驚鴻,讓人不禁想起《詩經》里“月出皎兮,佼人僚兮”?!霸葡胍律鸦ㄏ肴荩猴L拂檻露花濃”,不善逢迎的李白竟被這集三千寵愛于一身的花容月貌而打動,怪不得一看到牡丹就會想起當年的楊貴妃。
湊近,淡淡的清香仿佛耳邊裊娜的歌聲,如絲如縷,花不醉,人自醉。真是“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那些稀缺的黑色、紫色、綠色、藍色等花色的牡丹需待上幾日才能一睹她的芳容。
久久地立在牡丹花叢中,就連平時最不愛拍照的我擺出360度的各種姿勢,不想錯過,只想讓這花團錦簇成為心底最美的回憶。閉上眼,想像著再過幾天滿園花開的繁盛,滿眼鏡頭的攢動,花海中,人潮中,還有一個癡癡的自己。
《愛蓮說》里曾這樣寫“牡丹,花之富貴者也”,那時讀這句話,只是覺得為了襯托蓮的“出淤泥而不染”,今日想想,富貴,百花之中有誰能配得上這個稱呼?“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帶一盆紫紅的牡丹回家,捎上祝福,花開富貴。
戀戀不舍地走出牡丹園,回來的路上,路兩旁的千紅萬紫再也不像那些天見到她們時的興奮和雀躍。
花開是春,花落亦是春。任由春去春來,時光荏苒,每一朵花都寫滿了柔情,寫滿了無悔,寫滿了對春的眷戀。在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不辜負每一個周末,不錯過每一朵花開。只愿,回眸處,初遇的那一樹樹花色,一抹抹花香,能芬芳似水的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