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世界都瘋狂崇拜圖形用戶界面的時候,一種隱憂顯現其間:我們對數字界面的愛已經失控,而我們對它的癡迷也正在局限未來創意的發展。
1. 基于屏幕的思維
全世界有8億人缺乏干凈的飲用水,富裕的美國也有超過50萬人無家可歸。整個世界的科技發展正在不斷顛覆和改變我們的生活,卻跳過了這些重大社會問題,帶來越來越多的移動應用。各大公司在忙于搶占域名的同時也加入了移動應用的競爭行列,為了贏得市場份額,這些公司寄希望于有更多用戶來與它開發的應用在界面上進行交互。iPhone上有一款應用可以解鎖寶馬車門,讓我們來看一下它的操作流程:
基于屏幕的思維和操作,需要我們持續操作12個步驟才能完成目標,數字界面是對鑰匙的改進嗎,如果冷靜想一想,答案應該是否定的。我們熱衷于所愛,卻增加了非真正需求,為了開車門不得不識別更多界面,不得不學習如何操作容易混淆的控制按鈕以及猜測軟件信息反饋的含義。如果剔除用戶圖形界面,就只剩下兩步:走向我的車——打開車門。在十幾年前,西門子就解決了開車門問題,抓住門把手,車身便會自動發送一個低頻無線電信號來檢測車鑰匙是否在附近,如果在,車門瞬間打開,其他什么都不用做。相比較而言,西門子所設計的系統確實是對車鑰匙的改進。在影片《碟中諜5》中,寶馬車利用生物識別技術設計了智能鑰匙,車主只需將手掌緊貼車門玻璃,車門通過智能感應與系統數據庫進行匹配,確認后即可解鎖,這也是對車鑰匙的改進。這兩種省略數字界面操作的改進,讓我們可以專注于目標,不使用數字界面就意味著無需浪費時間學習、檢修和使用你根本不需要使用的屏幕。這才是好的設計思維,最好的界面就是去界面化。
也許沒有車的童鞋體會不到12步和2步的區別,讓我們再來分析一下你我都在使用的應用——支付寶,你就會驚奇發現原來現實不是理想。用支付寶為消費買單需要下面的步驟:
基于屏幕的思維和設計,支付寶需要16步才能完成交易,很難說這樣的設計提高了效率,智能手機通過設計數字化界面聚合功能,也許將結束攜帶現金和找零等麻煩工作,但實現交易必須經過多個繁瑣程序,圖形用戶界面一方面提高了效率,一方面也增添了不必要的成本,不妨試一試現金和支付結賬哪種使用時間更長。據《華爾街日報》稱,沃爾瑪在全美4000多家店里增設自助結賬系統后,發現結賬的隊伍變得更長,基于界面的自結賬讓人們等待時間更長、情緒更壞。我并不是在呼吁倒退,退回至現金交易時代,而是希望看到真正的優化和進步,如果能夠使避免與界面交互和無需攜帶現金同時實現,交易效率將大大提高。Square公司的支付軟件Wallet正在讓未來高效的支付方式成為現實,具有顛覆現有支付系統的潛力。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在特定的超市中,超市的電子系統會識別客戶身份和客戶所購產品,只需挑選你想購買的產品然后可以直接走出超市大門,收費臺是不存在的,你拿走的所有產品都會自動添加到Wallet軟件中,允許顧客離開超市后再支付,如果忘記手動支付,Wallet可自動進行結賬。Wallet沒有完全去界面化,保留了的界面實際上是恰到好處,整個購物過程簡化為:挑選產品——離開,既不需要復雜的界面交互,也不需要顧客拿出現金、信用卡或手機。
寶馬的智能解鎖和Wallet的自動支付為去界面化提供了參考,然而創新依然匱乏,大部分人癡迷和局限于屏幕思維,應用開發、界面設計的目的已經不再是幫助客戶高效解決問題,而是讓用戶花費更多時間停留在界面,以賺取足夠多的利潤。不管是產品設計端,還是用戶消費端,屏幕思維已經泛濫,界面的產生是為了提供更解決問題更好的方案,我們對界面的狂熱追捧已經偏離了最初目的。
特斯拉是當前最具創新力的公司之一,它的車內安置有一個17英寸的中央控制平臺,寶馬Mini的里程表中間可以查看Twitter和Facebook,這些應用將分散司機注意力;冰箱用來解決食品保鮮問題,一些制造商在冰箱門上嵌入屏幕以增加銷量,比如在拿冰塊的時候更新印象筆記或者收聽網絡電臺;在2012年倫敦舉行奧運會之前,倫敦安裝了100個帶有屏幕的垃圾桶,可以顯示天氣;在全世界成千上萬家餐廳已經應用了觸摸屏點餐系統,界面讓人們更傾向于購買屏幕上閃現的東西。觸摸屏、界面設計確實有助于營銷,這些界面出了增加操作環節也為消費者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煩,如上癮、分心、失眠、幻聽和記憶力減退。
2. 泛界面化的影響
2011年,谷歌的收入高達380億美元,其中96%來自廣告;2012年,Facebook的收入是50億美元,84%來自廣告;Twitter在2013年第四季度中有90%的收入來自廣告;雅虎公司在2013年也有80%的廣告收入。代表著創新的科技公司將收入來源集中于廣告,而廣告玷污了有價值的內容,只有界面設計更加吸睛,廣告才會被點擊,公司設計界面的最重要原因和最終目的是希望與內容無關的廣告獲得更多點擊以增加收入,因此,更高效的解決問題已經不再是應用本身的核心內容,如何讓用戶對界面上癮才是科技公司的追求,月活躍用戶比幸福和快樂更重要。如果屏幕是興奮劑,那么界面就是毒品,政府將不會允許任何人非法創造和使用毒品。人們并非一開始就愛毒品,然而那些在吸食毒品前對自己定力有十足信心的人最終也會敗給毒品,因為人通常沒有完全的控制力。公司和用戶對界面的愛已經超出理智,愛和理智兩者就像油和水一樣永不相容,對界面上癮是低級的愛,理智才會有更高級的愛,借用喬布斯的名言:“用戶根本不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用戶的行為是上癮還是理智部分取決于公司創造的產品。大部分科技公司依然通過建立界面、吸引用戶、增加廣告點擊率的傳統方式來爭奪利潤,然而社會泛界面化并不利于社會良性發展,科技公司需要改變經營策略和發展路徑,通過收購或者創造有價值的新產品來找到比廣告更好的收入來源。
根據2013年Facebook的一份調查,人們使用網絡服務時反饋最多的就是:重要和有趣的內容被淹沒在他們不太感興趣的混亂推送里。在尋找感興趣的內容時需要刻意剔除垃圾信息,并留出一部分注意力應對不斷閃現的新信息,當微信公眾號中的新文章被瀏覽完,讀者會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其實三天之后,這些碎片的信息將被遺忘的一干二凈。點擊界面的信息欄有時僅僅是為了消除信息提醒,成就感是一種幻覺,分心是必然的存在,浪費了時間和精力卻未得到任何有價值的東西。我們沉醉于各種媒體資源——郵件、聊天、電影、短信、音樂播放器、網頁瀏覽器,這些令人分心的界面充斥著我們的大腦。斯坦福大學社會學家克里福德?納斯(Clifford Nass)研究了人能否進行多任務同時處理,關于這項研究的論文成為了納斯整個職業生涯中被引用最多的文章。他們的研究發現:沒有人能夠成功同時處理多項任務,只有極為少數的一群人可以成功同時處理兩項任務。要處理的任務越繁重,人們的表現就會越差,納斯曾言:如果我們設計的界面鼓勵或者支持多任務同時處理,那么實際上無異于正在制造一群思維能力差、不能應對多任務同時處理的人。
以色列科學家發現,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發病率與夜間人造光源分布成正比,癌癥和人造光源之間的聯系尚未有定論,但這表現出了兩者的相關性。人類在地球上已經存在大約20萬年,人類根據地球上陽光變化養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物節律。隨著技術進步,人造光源越來越多、越來越亮,人造光似乎正在打破生物節律來影響身體健康。瑞士巴塞爾大學研究發現,人造光源能抑制幫助調節睡眠的褪黑素,夜間盯著發光的界面可以讓身體誤以為是白天,另一研究表明,把褪黑素注入一類癌細胞后,它們就會減緩生長速度。
我們目不轉睛地注視著發光的界面,就如同飛蛾撲火一樣自我毀滅,而沒有界面的生活似乎對人類健康更好,固執地喜愛讓創意停滯,高效的前提是理性,人類社會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要求必須理性面對現實,解決問題的方式需要從泛界面化轉向更高效更優雅更健康的去界面化。
3.通往去界面化之路
即使公司的核心產品是界面,也沒有必要讓所有產品都用到界面。偉大的思想家善于適應,偉大的公司會盡一切可能為用戶提供最好的解決方案以完成用戶的目標,無論是否存在圖形用戶界面。用戶希望達到目標的過程中很少使用菜單、按鈕、下拉列表,或其他界面控件。(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