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學起開始看書,自認為也是一個愛學習愛看書的人,應該不需要掌握什么閱讀技巧了。然而, 自去年開始,開始審視自己的閱讀效用時,忽然意識到,其實自己之前的讀書,有很多不足之處。一是上學期間讀書太功利性,主要是為了考試,因此知識面太窄,以至于現在感到十分慚愧,離“博覽群書”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二是讀書之后,除了考試所用,沒有認真去思考“作者所說的跟我有什么關系”?因此,未對書中精華進行總結和反思,那也就無法真正吸收并應用了。
去年學習了思維導圖之后,開始學習用思維導圖進行讀書總結,感覺做出來之后確實是一目了然,書的要點及架構了然于胸。但是在看完一位同學上課后的感想之后,忽然意識到,其實應該講書中的知識與自己過往的知識積累和經驗進行鏈接,這樣才能將新學的知識納入到自己的知識體系里面。
因此,我感到了從未有過的需要提升讀書能力的迫切愿望,于是開始學習讀書技巧的經典書籍《如何閱讀一本書》。閱讀過程中,我發現了過去自己的相當多的誤區。
讀完一本書,需要回答四個問題。如果可以回答出來,說明已經真正掌握了這本書的精髓:
1)這本書主要講了什么?作者是如何展開的?
2)作者的主要論點有哪些?
3)你認為作者的觀點正確嗎?哪些是有道理的,哪些沒有道理?
4)這本書中的觀點和資訊跟你有什么關系?
在不同的閱讀階段或者為了滿足不同的閱讀目的時,需要采取不同的閱讀方法。
1、檢視閱讀
作者在書中提到了檢視閱讀的重要性:在你剛剛打開一本書時,應該花費一些時間去了解一下書的大綱和脈絡,了解一下作者的中心思想,以確定這本書是否需要細讀。因此,序和目錄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我讀書往往直接跳過目錄和書的序言,迫不及待地開始閱讀第一章。這樣做,其實很難在把握主題思想的基礎上去學習,無法在首先明確學習重點的基礎上更高效地閱讀。在檢視閱讀之后,應該回答以下幾個問題,將問題和答案記錄在書名頁或者目錄頁:
這是什么樣的一本書?
整本書在談的是什么?
作者是借著怎樣的整體架構來發展他的觀點或者陳述他對主題的理解?
2、分析閱讀
在大概理解了書的思想和架構之后,如果認為這本書值得深度閱讀,則可以進行分析閱讀了。
做分析閱讀,難免需要做讀書筆記。我之前的讀書筆記很簡單,基本上就是做下劃線,圈注重要的句子或者短語,極少時會做一些批注說一下自己的感想。作者提到了其他很好的做法:
1)對于特別重要的地方,可以在劃底線之外再標注,或者重要段落旁做標記;
2)在空白處編號,標記作者的某個觀點發展出來的若干論述,做序列編號;
3)在空白處記錄其他頁碼,標注作者在其他地方表述過相關的觀點,讓散布全書的觀點集中起來(CF);
4)在書頁空白處做筆記,記錄自己的問題或答案,或者概括作者復雜的觀點;
5)最后一頁可以作為個人的索引頁,記錄書中的重要觀點;
6)在書前的空白處寫下全書的整體架構或者大綱,與前后篇章順序。
這樣,以后再次翻開這本書時,過往學習思考的痕跡就會展現出來,很容易把握書中的重點。
在進行主題閱讀時,還可單獨記錄多本書中作者對同一主題的陳述,這對研究一個主題非常有用。
分析閱讀有十一個規則需要遵循:
1)依照書的種類和主題來分類;
2)用幾句話說出整本書的主題:作者想要做什么;
3)按照順序與關系將書中重要部分列舉出來:整本書的綱要擬出來之后,再將各部分的綱要一一列出;
4)找出作者要問的問題。如果不止一個問題,則嘗試分主次問題來回答。
5)找出重要單字,通過理解它們與作者達成共識。
6)將最重要的句子圈出來,找出作者的主旨。
7)作者的主旨如果沒有理論支持,就只是在抒發個人想法。因此,我們需要找出支撐主旨的理由。在此過程中,我們需要對自己困惑的地方細細閱讀。
8)找到作者給出的答案:哪些問題解決了,哪些問題沒有解決;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他又提出來哪些問題。
9)在給作者的主題進行評論之前,要能明確自己已經理解了作者的主題思想;
10)在表達不同意時,應該理性地表述自己的意見,而不是為了爭辯而爭辯;
11)把個人意見和知識區分開來,去除誤解增進知識。爭論是教導和被教導的過程,爭議可以在學習中獲得解決。讀者可以根據以下標準來批評作者:知識不足,知識有錯誤,邏輯不對,分析不全面。
在以上這些規則中,我覺得最值得學習的是3)、4)、7)、8)點。在讀書過程中,需要反復去思考,作者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提出來什么問題?解決了什么問題?在讀完書之后,應該可以用簡單的幾句話闡明作者的主要觀點,并且需要思考,這些和我有什么關系?我同意還是不同意作者的觀點?和我之前所學的是否可以結合起來?我有沒有下一步行動要做?對于這些問題的回答,我希望可以通過讀書筆記的形式記錄下來。
在閱讀過程中,有可能需要參考輔助的資料。輔助的資料包括個人的經驗以及相關的書籍,例如對于歷史性的書籍,可能需要按照年代順序閱讀相關的書,來理解你現在正在讀的書。而對于導論和摘要,建議在閱讀前盡量不要學習,避免局限自己的思想。相反,可以在讀完之后再回頭看導讀類的文章。但是在進行主題閱讀時,摘要可以幫助你判斷是否需要讀這本書。
對于工具類的書,為了更好的使用它們,需要我們明確自己的疑問,以找到適合的類別的工具書,并且明確工具書是如何組織的,能回答哪些問題,不能回答什么問題。在閱讀過程中,除非影響到了對作者主旨的理解,否則不要急于去翻閱字典或者其他工具書。
3、主題閱讀
主題閱讀相關的信息,待學習之后再進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