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06(原創)紅袖飛揚詩畫人生
互聯網+對你意味著什么?
你還只是在刷朋友圈刷存在感嗎?
以前互聯網對我來說只是查找英文文獻,看文章和資訊的一個工具,說實話連在淘寶網購都是從去年回國后才開始的,當然在國外的時候買手機和化妝品等總是會網購,因為方圓幾十里看不見一個商店,你要買的東西只能從網上去買。在美國網上買東西總是會免費給你送到家里,不需要承擔額外的運輸費用,如果房間沒有人,東西會給你放在公寓門口,而且東西也不會丟。
印象很深刻的是第一次出國,那是我做訪問學者在波士頓待一年,當時買了一個便攜電腦,因為學校實驗室經常發生便攜電腦丟失事件,而且那時候一臺便攜電腦也要美金一兩千。當時實驗室的一個同學,克里斯蒂娜她是一個混血兒,父親是美國人,母親是日本人,是她父親在美國當兵時被外派到日本時認識她的母親,然后結婚的。當時她的父親剛好送了她一臺dell的電腦,看到好用,所以我也想要一臺。
所以第一次在網上訂了Dell的最新款電腦當時也要1850美金,相當于一個月的薪水。可是電腦還沒有送到我的手里,只到了底層的mailroom(收發室)就被人偷走了,沒有辦法只好將這件事用郵件向導師投訴,因為相當于用了一個月的工資買了電腦,當然很心痛了。導師把郵件轉給系里的管理辦公室,辦公室的經理就聯系我讓我把電腦訂購單和UPS的網上收貨簽字記錄轉給他們,他們最后決定賠我一臺同樣型號的電腦。之后系里發通知讓大家不要把貴重的東西如電腦等東西寄到實驗室。
所以等電腦到了,實驗室的同學就讓我趕緊去買一個在桌面鎖電腦的線鎖,因為當時樓里的實驗室還有別的人的電腦放在辦公桌上被偷走的。所以當時就需要到學校的計算機服務商店買一個鎖電腦的鎖,走了很長時間才到達那個商店,花了三四十美金買了那個電腦鎖。這還是在波士頓比較發達的大城市。
第二次出去就已經很習慣了在網上買東西,甚至出去旅游定旅游產品買機票全都是在網上訂購。
回到國內自然也就嘗試了網購,但發現買到的衣服之類大多數你是花了運費只是讓衣服寄過來試一下而已,多數因為材質和大小或是做工粗糙等多數都是不合格或不能穿而要退貨的,所以看到馬云的雙十一淘寶有多少銷售額我常常都是很懷疑的,因為不知道這其中又會有多少東西之后會被退回去,來來回回只有快遞和馬云賺了,客戶和廠家有沒有賺到就不知道了。
但對于其他東西,如自己畫畫所用的畫材,我從淘寶上選購了四家,貨到了之后,畫了最后發現其中一家的畫框比較好,從此以后都是每個月固定要向這家買畫框,畫框倒是從沒有退過貨。
以前使用微信只是關注一些公眾號,看看它們發的文章和一些資訊而已,僅用于和家人或同學聯系,如今發現一些公眾號開始建立社群生活,大家共同參加一個群,一起完成30天的寫作或繪畫,或是讀書等活動。
這是一個新的社群生活方式。你可以在這里共同參與,與群友一起通過寫作或者繪畫、或是讀書來完善自我,提高自我,這也是一個主動的學習和挑戰自我的過程,更重要的是讓你的生活變得不一樣。
從此會讓你的生活充滿更多色彩,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在這里結識興趣相同不同城市的朋友,而且常常跨界的交流會帶給你更多的收獲和感悟,這是我參加了一個鳳凰撰稿人的讀者群后最大的感受,至少讓你眼界更寬,獲得一些在網上看不到的資訊。
因為我們每日的生活和工作所限,我們所接觸的人都是同事或是家人,加的好友也都是這些,常常會讓朋友圈變成同質化,大家過的都一樣,頭頂同一片藍天,生活在同一個城市,每天發生的事情也一樣,常常看到的東西也都一樣。過得日子也是一樣的,就連朋友圈也變得是一樣。漸漸的我們的朋友圈都是自己熟悉的人,會讓你覺得生活好像一成不變,會讓你的感覺越來越遲鈍。
參加一些讀者群或是一些公號發布的群友活動,至少可以讓我們的環境變得不一樣。跨界的朋友常常會帶給你的生活更多不一樣的資訊和生活的新意。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感覺,發現朋友圈變得沒有新意了,建議你也嘗試一下這種新的社群生活方式,共同參與或是讀書或是寫作與大家一起來共同對抗生活的單調。
今天的配圖: 夏憩???? 布面丙烯?? 40x50??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