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調研
-
陸金所
陸金所.png PPmoney
- 搜易貸
- 投哪網
積分系統組成
P2P產品,積分體系通常由獲得規則、有效期限、積分用途這三部分組成。
- 獲得規則
簽到獲得積分的規則和目的
1.規則:每天登錄APP或web端可進行簽到,連續多天登陸可獲得額外獎勵
2.目的:投資是比較低頻的事,為了提高用戶的活躍度,同時爭取更多向用戶推廣項目的機會,所以用簽到獲得積分的方式激勵用戶登錄平臺。投資獲得積分的規則和目的
1.規則:投資指定項目后可獲得相應的積分
2.目的:與簽到不一樣,投資是件高成本的事,相比之下積分的價值很小,用戶往往不會為了獲得積分去投資,所以投資獎勵積分并不是為了激勵用戶投資,也做不到。在投資行為中,積分對用戶來說更多的是“饋贈”,讓用戶心理上有種額外收獲的好體驗;對于平臺來說,更重要的是為后續的營銷做些鋪墊,積分可以兌換投資券,投資券可以引誘用戶繼續投資。任務獲得積分的規則和目的
1.規則:用戶注冊、實名認證、設置密碼、完善個人資料、首次充值、首次投資、邀請好友等行為,都可以一次性獲得一定積分
2.目的:任務積分更多的是面向新用戶,P2P從注冊到投資要經歷很多繁瑣的步驟,為了提高新用戶轉化,每一步都用積分來激勵用戶。
點評:
1.大多數平臺的簽到入口操作太繁瑣
簽到的目的是鼓勵用戶登錄平臺去看你想要他看的東西,而大多數平臺的積分簽到入口都放福利或積分商城相關的頁面中,有的還要進入二級頁面。簽到的積分數值一般都很低,太高的操作成本會降低了用戶簽到的欲望。并且福利和積分商城相關的頁面,根本不是我們要引導用戶去瀏覽的頁面。
可以這樣優化:用戶進入指定頁面則自動簽到。ppmoney是做得比較好的,切換到“我的”頁面就自動簽到并且彈窗提示獲得積分。缺點的是“我的”這個頁面不應該是我們最希望引導用戶去看的,更多應該項目或活動頁,即便是首頁也可以,直接打開APP就自動簽到。
2.任務獲得積分并沒有太大意義
對于新用戶而言,對平臺尚不了解,更不可能了解積分的價值,積分幾乎起不到激勵作用,更何況幾乎沒有平臺在引導用戶進行操作的時候告訴用戶可以獲得積分。很多平臺只有查看積分明細才知道原來有好些操作是可以得到積分的。
當然,即便用戶知道可以獲得積分也沒啥意義,因為積分本來就是價值很低的,還是不足以起到激勵作用。那么把任務積分額度提高呢?這樣可能更多的是吸引到羊毛黨。個人建議,新用戶轉化就靠投資券,對用戶而言是真金白銀的,對平臺而言用戶只有投資了才會產生成本,這個營銷費用是可控的。別忘了還有投資門檻和有效時間可以設置呢,先把用戶鎖定再說,反正用戶在拿到券之前并不知道使用規則。
- 有效期
1.按獲得之日起有效期一年
2.獲得之日次年12月31日過期
點評:
方案2明顯優于方案1,因為用戶無法記住每次獲得積分的時間,所以也無法明確知道積分的有效期,對積分的使用沒有預期,體驗很差,還容易造成投訴(平臺沒有提醒他積分即將過期,如果平臺要提醒,那就增加產品復雜度和惡心程度)
- 積分用途
- 兌換平臺各種券:提現券、滿減券、加息券、現金券、紅包等等。
主要是出于營銷目的,激勵用戶再投資。只有投資后才能兌現,成本可控,可能促進業務。 - 兌換虛擬商品:話費、流量、電商購物卡、視頻網站優惠券、電影票等等。主要是回饋用戶,采用這種商品的平臺較少。
- 兌換實體商品:雨傘、公仔、水杯,能想到的都行……主要是回饋用戶,豐富可兌換的商品。
- 抽獎。一方面提高積分低的用戶的參與感,增加積分商場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可以消耗平臺庫存積分。可以設置概率,無需擔心成本。
- 平臺特殊活動。一般只有大型平臺,有很成熟的積分系統才有,例如陸金所的積分競拍。
- 兌換平臺各種券:提現券、滿減券、加息券、現金券、紅包等等。
點評:
1.平臺券和抽獎可以說是積分商城的標配。可以促進業務,降低用戶使用積分門檻和平臺運營成本,產品和技術實現上也很簡單。可作為積分商城的MVP版本。缺點是對用戶的吸引力有限,短期內可以通過調整券的面額和抽獎獎品去提高吸引力。
2.實體商品會涉及到商品采購、進銷存管理、物流、售后等一系列環節,相當于一個mini電商系統,運營投入的人力物力相對較高,積分體系搭建前期慎重考慮。優點是商品采購成本很低,甚至還可以通過三方合作免費獲得。
3.縱觀大多數平臺,積分體系可兌換的商品中,似乎缺少服務類型的產品。大部分平臺都傾向于把服務類產品作為會員權益。其實也可以嘗試積分兌換服務特權的方案,例如兌換一次快速提現或者專屬理財師咨詢服務。
積分的基準兌換比例、價值和發放策略
基準兌換比例
為了便于積分發放策略的制定,可以先定義一個“基準兌換比例”。
首先參考可兌換商品中的“一般等價物”,這里的“一般等價物”是指市場價值被高度認可的商品(與人民幣等值或接近的商品),例如話費、京東e卡。然后定義一個兌換比例,如1000積分=10元話費,那1積分相當于1分錢,兌換比例是100:1。基準兌換比例沒有特別要求,每個平臺都不一樣,差距也很大。但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考慮:
1.比例不能太小,要考慮送出分數的最小值。例如簽到,最少也要送1分,如果1:1的話就相當于送1塊錢了,如果100:1,也就1分錢,看著還可以接受,但用戶多了也承受不住。
2.比例不能太大,要考慮APP界面顯示問題。假如100000:1,后期用戶積分累計多了,頁面UI處理會很尷尬的。
3.從用戶心理上講,大比例獲得的積分高,感覺很爽,對積分價值的直觀感受也沒那么強烈,但會覺得物品很難兌換。小比例獲得的積分低,很直觀算出積分的基準兌換比例,使用上會比較珍惜,同時也會覺得兌換到禮品的希望比較大。積分價值
這里定義為1個積分對應的人民幣價值。可以這樣粗略計算:1個積分價值=“一般等價物”/所需分數。計算積分價值,便于制定積分發放策略。-
積分發放策略
商品定價
1.虛擬商品。由于采購成本高,基本等同于市場價,所以兌換所需的積分總價值不能低于市場價:兌換所需積分>=商品價值/積分價值。(實際上大部分平臺會選擇“>”,因為這種商品確實受歡迎,如果不提高門檻,平臺其他商品就更沒吸引力了。其次也可以更快得消耗積分,節約成本)
2.平臺禮券。獲得禮券是需要用戶投資才能套現的,成本是從投資的利潤空間里抽出來,所以雖然是真金白銀,但實際上價值會小于面額,再加上投資是有一定門檻的,為了增加吸引力,往往會是兌換比例低于基準比例:兌換所需積分<=積分價值。
3.實體商品。雖然采購成本低,但不能忽略配送成本,所以一般兌換所需積分也是居高不下:兌換所需積分>積分價值。實際上實體商品對用戶和平臺而言,性價比都很低。發放規則
積分的發放主要看平臺自身對用戶的特性行為愿意投入多少成本。例如邀請一個好友注冊愿意投入10元預算,平臺基準兌換比例是100:1,那就邀請獎勵就是1000積分。
算算上面幾個平臺誰的積分最劃算:
按投資1萬,定期180天算,選可獲積分最多的項目計算。
陸金所:可得50積分,相當于0.01元(2500積分=5元現金券)
ppmoney:可得900積分,相當于3.85元(7020積分=30話費)
投哪網:可得5000積分,相當于2.5元(40000積分=20元話費)
搜易貸:可得100積分,相當于1元(5000積分=50元紅包)
從計算機制上看,ppmoney是持續增長,其他平臺是一次性獲得,所以時間越長,PPmoney的積分價值越高。陸金所就太低了。
-
積分體系設計流程
圖片.png 積分制度模板
網上有一篇模板示例,僅供樣式參考,實際策略還是要根據平臺自身情況來制定。
《中小p2p平臺用戶積分體系策劃案模板》
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簡書原文地址及作者昵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