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到一些痛苦、糾結,并且很難擺脫,所以把它看做是一個人落水了。但是落水的人往往是自己很難爬上岸的,這時候你的生命中會出現一個擺渡人,他會把你送到彼岸。擺渡人不是備胎,擺渡人最大的意義在于犧牲,并沒有要求索取,擺渡人把一個人送到岸上的時候他的任務就結束了。”
這是張嘉佳對擺渡人的解釋,我想很多人會把擺渡人當做備胎的代名詞,但是張嘉佳告訴我們擺渡人不是備胎。當然這是他的故事,由他定義,無可厚非,我且把它當做是一個一廂情愿的苦戀故事。
書中的故事內容概括起來是這樣的:故事的女主人公叫小玉,她喜歡上了已婚畫家馬力,為了這個男人,她可以和另一個女人拼酒,喝遍了大半座城的酒吧;她可以為他買下昂貴的畫作,無人知曉;她可以為他永遠做一個擺渡人。但是,最后棲息在他肩頭撒嬌流淚的人不是她,最后和他在一起的也不是她,而她只能用一句“好累”來掩飾自己的傷悲。
當然,電影中的故事更多的將酒吧老板,也就是梁朝偉這個角色作為故事的中心,雖然有別于書本,卻似乎有了更大的吸引力。作為賀歲電影,有人說不能接受把它拍成喜劇,我想說有梁朝偉和金城武的電影應該不會是純粹的喜劇,要說也是笑中帶淚。
《擺渡人》摘取了《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這本書中的一個故事,由張嘉佳本人執導拍攝,王家衛監制。但是我覺得這更像是王家衛的電影,因為里面有王家衛最喜歡拍的「時間 」,而梁朝偉和金城武兩大男神的參與,更讓這部電影充滿了王家衛色彩。
金城武在電影中的扮相和兩人的港腔普通話分分鐘讓人想起二十年前的王家衛作品《墮落天使》,那部電影講述了幾段混亂到顯得有點兒神經質的人生,有小學同學的中年殺手和不愛說話愛搗亂的手持攝影機的少年。飾演那位少年的人,就是金城武。《擺渡人》同樣有這種神經質的氣質。
《擺渡人》的關鍵詞是為了喜歡的人出頭,拼酒。這可以被看作是一個現代都市俠客故事,酒量是武功,“南京酒吧史上無比華麗的一頁”是女主角小玉的“光明頂之戰”,而陳末和管春的酒吧就是解決麻煩的“萬事屋”,這又有點像《東邪西毒》里歐陽鋒的那座破落的酒館,歐陽鋒在自己的酒館內承接別人處理不了的事情,別人的麻煩越多、他的生意就越多。所以說,《東邪西毒》其實講了一個披著武俠外殼的都市故事。
當然,不管你如何去理解他,這都是一部電影,至于是否我們能夠理解擺渡人,是否我們也會成為擺渡人,這個也未可知,人若深愛,必當成全,舍不了的,付不出的,必定都是未曾愛到深處的,所以,若真如此愛過,如此付出過,也不失為一種美好記憶。
擺渡人,擺渡人,小帥也不懂這到底何為擺渡人,之前看過介紹,說張嘉佳一年喝了400瓶伏特加寫出了這部《擺渡人》。或許,只有有故事的人才能寫出動人的故事出來。張嘉佳先用其他人的故事講道理,在用擺渡人自己的故事感動你。小帥覺得,這部電影值得每一個有故事的人去看,去品嘗這暖心的動人的心靈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