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之前你需要了解的知識

圖/網絡

獻給梅拉尼·奧爾特(Melanie Shoshana Ault),一位值得我去赴湯蹈火的女士。? ——題記

文/健康助手小泡泡

健身這個詞不是一直就有的,隨著千禧年之后,物質生活的極大改善而帶來的新詞匯也出現在眼前。老一輩的人由于種種原因,大多能吃飽穿暖就不錯了,而到了我們這一代身寬體胖卻變成了最常見的情形。小學的時候我們班大多都是瘦子,甚至高中的時候胖的人也才那么少數幾個,可是大學畢業之后工作兩年,身邊的朋友同學大多身材走樣小腹滿滿。

原因也很簡單,以前吃的少動的多,課間向放飛的鳥兒一出去玩耍就不想回來;長大了經濟生活解放了,好吃的也多了,辦公室一坐就是一天,或者下班抱著個手機,想不胖也難。聰明的人嗅到了商機,鋪天蓋地的廣告告訴你胖子的健康多不好,你看誰誰誰身材多棒,健身行業的發展也隨之走入尋常百姓家。

健身房、私教課、營養劑,越來越多的周邊產品進入你的視界,甚至網絡也在大肆宣傳、鼓吹它們的種種好處。好像你不去健身房就瘦不下來,你不上私教課就不能自己練,你不喝蛋白粉就達不到增肌的效果,那么我們能做的只有被動的去選擇嗎?

很多人對自己的身體是不了解的,甚至知之甚少。有些大基數的人,動輒聯系某軟件的HIT課程,一跑就從五公里開始,完全不給身體適應的時間,直到某一天膝蓋發出了警告,半月板出現了問題,到骨科醫院診療的時候才發現悔之晚矣。

我的骨科大夫朋友路遙每次收到這樣病例的時候,總要痛心疾首的告訴我們千萬別拿著自己的身體開玩笑,該練得練,不該練的別瞎折騰。詳見:《作為骨科醫生,我必須告訴所有女性這個真相!》(路遙著)

這些病例,那些健身軟件的課程當然不會告訴你,甚至某些健身房的教練也不清楚這些細節。如果你只是拿著app照著來,或者只是在健身房聯系著某個器械,又或者給自己的負重深蹲加碼時,也許你的身體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敲響了警鐘。

我曾經也是一個運動的狂熱分子,每天15k的跑量,或者KEEP的課程一來就是三小時;hit的所有燃脂課程我都試過,甚至能連著三套HIT的k3課程,外加馬甲線養成三組,或者健身房擼鐵做器械,外加動感單車。

你一定會問瘦了嗎?當然會瘦!

但是你一定不知道在練習過程中我的手肘多次擦傷,腳板甚至出現撕裂,還有我不知道的身體里的內在變化。而最可怕的是,錯誤的訓練方式會讓人泄氣、疲憊,進而停止訓練。

開始并不可怕,養成習慣也不難,但是這種疲憊感是最可怕的,它會不知不覺中截斷你的前路,摧毀你千辛萬苦打下來的成果。

健身從來就是持久戰,是你和自己身體和諧相處、共同成長的過程。

如果你對自己的身體足夠重視和尊重,請不要貿然的選擇某個健身房,或者是某個app下手就去練習,沒有充分的準備,請不要輕易就開始。

在健身的道路上別指望意志力能時刻發揮作用,這場戰役從來都需要足夠的戰術和戰略上的兩手準備,你對自己身體越了解,你對健身越了解越有助于自己完成目標。

當你了解之后你會發現,健身改變的不只是身材,甚至還有生存的力量和生育的能力。

如果你對健身知之甚少,那么容許我推薦一本書給您——《囚徒健身》。

這本書既適合想要訓練肌肉的男士,也適合想要保護自己的女士。根據書上的內容你會發現,健身從來不是一定要去健身房,而是隨時隨地都能開始;你甚至不需要啞鈴或者鐵片,用自己的力量就足以享受整個過程。

當然,這只是其中一本,如果愿意的話還可以多看看其他的書,下文中會有書單的建議及科普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查閱。

認真對待自己的身體吧,有一天你會發現這有多重要!


書單推薦:

1、看過這么多健身的書,只想給你推薦這一本

2、新手入門書單

文章推薦:

1、養成下面的習慣,你也能健康、安全、科學的健身

2、沒時間的你啊,健身好難嗎?

3、從健身小白到進階,幾點經驗分享給路上的你

4、要運動,不要傷害(一):被忽略的熱身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