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已成燎原之勢?怎么有股濃烈的O2O味?

伴隨著3月27日深圳IT領袖峰會上各路互聯網大佬的發言,潛伏了一段時間的“共享經濟”商業模式,終于確定了自己的江湖地位,成為了最新最熱的互聯網創業方向。在IT領袖峰會上,永遠正確的百度領導李彥宏表示,在百度百科中共享經濟的定義,跟共產主義社會的定義幾乎是差不多的,這都是按需分配。樂視賈躍亭表示,“今天的主題是共享,目前的共享還是狹義的共享,更多的還是資本的共享最后實現價值的共享。如何實現價值的共享是真正創造共享經濟的核心點。”

大半年的TMT熱點空窗期終于結束了,一個新的互聯網概念又成型了。于是,各種細分領域的“共享經濟”新故事開始粉墨登場了,技能分享、時間分享、家政服務、法律服務、醫療問診、演藝娛樂、私廚、家教、上門美容美甲、拼車、代駕、共享租車、同城貨運、眾包快遞,各種“共享經濟”項目紛紛跳出水面成為了大小路演會的新寵。。。

憋了很久的互聯網創業導師們也找到了新的話題,開始在線上線下各個場合分享“共享經濟”的精髓,解析“共享經濟”商業模式。“資源的合理配置”、“資源的無上限供應”儼然成了實現世界大同、全人類終極目標的最佳路徑。。。

苦惱很久的投資經理們終于松了口氣,創投市場又開始興奮了。一份份新鮮熱辣的“共享經濟”項目分析報告又擺到了LP們的桌上。。。

但是,但是,這一切怎么那么眼熟?

難道說是老帕過時了、Out了,看不懂新經濟、新模式了?為什么那些Bling Bling的“共享經濟”商業計劃書,老帕看來看去還是O2O那熟悉的味道、那熟悉的身影?

商業邏輯一樣,依然是在講述海量的邊際供給滿足海量的邊際需求的故事

解決方案一樣,還是用LBS實時定位對接需求與供給,依然是“互聯網+移動”的解決方案;

投資機構們判斷的邏輯一樣,還是在考量“痛點”夠不夠“高頻”、“剛性”,模式夠不夠輕,能不能防止BAT抄襲 ;

甚至連這次“共享經濟”熱潮的標桿企業都還是UBER、滴滴、Airbnb,難道整個市場都得了健忘癥?他們不是當年的O2O旗手們么?

看上去好像有點不同的是,當年的O2O更多地是在講述一個B2C平臺的故事,現在的“共享經濟”更強調C2C(其實,老帕以前看到的很多O2O計劃書,在資源供應方面已經是C,B混合了)。

老帕惡意揣測一下,難道機構們是為了找下家接盤當年砸在手里的O2O項目,才熱捧“共享經濟”的么?如果這個揣測是真的話,老帕這次可能捅了馬蜂窩了。。。

其實,老帕在近期已經看到好幾個這樣的“共享經濟”(O2O)項目了。同樣的創始團隊,同樣的商業邏輯,同樣的解決方案,同樣的實現路徑,同樣的融資需求和推廣方案。當然,BP還是重新編輯整理了一遍,模版和顏色還是調整了。但當老帕將BP中的XX“共享經濟”用XXO2O替換掉以后。。。

于是,老帕做了一件更加惡趣味的事情,老帕搜尋了幾篇分析“共享經濟”商業模式的大咖文章。將這些文章拷貝到Word文檔,然后用“O2O”搜索&替換文章中的“共享經濟”。果然不出所料,替換后的文章邏輯清晰、論證充分、結構縝密,如果再冠以大咖的名頭,絕對又是一篇10萬+的優質“干貨”。唯一可惜的是,應該在兩年前發布。

老帕就不公布這些文章了,這次仇恨值已經拉得夠高了。不過你們可以自己試著玩玩,雖然挺惡趣味的,但真的很好玩。

回到正題,在老帕看來,這次的“共享經濟”熱潮與O2O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當年O2O所面臨的市場壓力同樣會存在。致命的硬傷依然是在商業模式和思維模式上。

正如老帕在《“痛點”是個“偽”需求?》和《創業者該如何跳出思維定式,打造新型商業模式——“痛點”續》《互聯網還是移動互聯網?你的商業模式選對了么?》這幾篇文章中所說得,這樣的商業模式依然是在用互聯網時代的“流量經營”思維模式在尋找縫隙市場機會。依然是在以“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和服務”來解決用戶“痛”的問題。項目是在現有格局完整、“巨頭”把控嚴密的市場里面,依舊用互聯網的思維模式在巨頭之間尋求“縫隙”機會,項目的盈利模式直接與“巨頭”產生了競爭。

即便是這些創業項目足夠幸運,找到了一種被證明具有市場價值的“痛點”,互聯網巨頭企業就會迅速切入細分市場,參與競爭。巨頭的加入,讓原有的初創企業立刻潰不成軍,紛紛舉旗投降接受招安。

老帕看到太多的創業項目和項目團隊,都認為自己的模式能夠從一個細分市場去快速切入、聚攏用戶、然后顛覆現有巨頭。但最終,只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巨頭們趟了地雷。

O2O喧鬧過后,瓜分市場的依然是掌握地理入口的百度、掌握購買入口的阿里、掌握商家入口的新美大;海淘市場也正在被阿里、京東、網易逐步蠶食;一號店尋求突圍的“小區雷購”也不可避免地被天貓超市開始擠壓。甚至連這一次的“共享經濟”熱潮,被認可的市場引領者依然還是阿里旗下的閑置交易社區《閑魚》,即便這只是淘寶二手交易頻道而已。

“互聯網思維”人家已經玩了十年,已經玩出了百億、千億的商業帝國。如果你還是在別人的戰場上、用別人的戰術、搶奪別人的用戶,唯一比別人強點的只是隊形。如果你只是草根創業者,沒有一個足夠牛逼的爹。那么清醒點吧,把BP撕了洗洗睡吧。如果你還想創業,那么在開始之前,請先搞明白: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外部環境和用戶行為模式到底發生了什么變化;互聯網思維模式和移動互聯網思維模式到底有什么區別!

把商業模式真正想清楚了再開始創業吧,親!

戰術上的勤奮彌補不了戰略上的缺陷!別稀里糊涂地做小白鼠。沒人給你發好人卡的!

————————————————————————————————

老帕(個人微信號lao-pa-),微信公眾號:情緒思維、qingxusiwei。“情緒思維”倡導者,風險投資合伙人,重點關注TMT行業。西安交通大學碩士,曾在諾基亞等知名外企工作多年。大學生科創基金會評審導師,首屆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決賽評委。

重要觀點:

“情緒思維”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思維模式!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