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朋友聊天,聊到籃球賽,因為市里剛好在舉行比賽,他們代表縣里參加 了比賽,但是基本打不贏其他地區的隊伍,并不是他們太菜,反而是別人太厲害了,差距為何如此之大,其實是因為別的隊伍請了外援,而且花了不菲的代價請的。
話題到這里開始,我并非想討論公平的問題,因為請外援的并非一家,已經被默認的潛規則,我想談的還是層次問題。
首先,縣里的代表隊遇到請了在云南打野球(就是打球比較厲害,但沒有參與職業聯賽的球員)比較厲害的球隊,被完虐,而這樣的球隊遇到請了國內打野球厲害的,又被完虐,其中甚至包含CBA注冊球員(通俗意義上的板凳球員),而其中差距還是蠻大的,不管在技術、身高、體力等多方面,但是在平時,我們都喜歡看NBA,很少看CBA,因為差距蠻大的,不在一個層次,基本兩者相遇,也是被完虐的份,所以我們得出一個結論,中國CBA球員不行,技術差等等。
但是,無情的事實告訴我們,不是我們CBA球員太差,而是NBA球員匯聚了全世界的優秀球員及教練,他們太強,我們的成長需要時間。
平時,我們在觀看比賽后,可能會覺得自己去打CBA可能都比某些人厲害,但是上面的事實告訴我們,你是在做夢啊,同志,你看他們表現平平,是因為你看多了NBA,而且CBA也是高手之間的過招,能做到多精彩,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你真跟他們去打試試,隨便虐你,要多精彩 都行,各種精彩暴扣,信手捏來,簡而言之,就是你們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你們怎么玩?更何況,你不要說CBA上場球員,注冊球員就可以完虐大部分非職業籃球隊,而且國內最有名氣的街球王之類,遇到職業的基本也被完虐,包括在NBA也證明了這個道理,花那么多錢養這些球員,自然有他們的價值存在,只是我們普通人離他們太遠,可以隨意評論而已,當然這也是我們的自由。
同樣的道理,在背負了百年罵名的中國足球上,一樣是正確的,包括前面國足失利以后,很多地方球隊寫了挑戰書,說自費跟國足賽一場,贏了代表中國隊比賽,當然這個包含了我們國人的失望及對中國足球榮譽的迫切希望,但客觀來說,國足是不可能來比賽的,這就好像兔子挑戰老虎一樣,它贏了是正常的,輸了卻遺臭萬年,幫你出名,誰愿意啊,而且這也毫無意義,說實話,真要比起來,我相信國足橫掃國內球隊概率還是很大的。
其實這就是層次的問題,也可以說是水平問題,好比經商里面,百萬老板一個圈,千萬老板一個圈,十萬的老板在千萬老板面前吹噓賺錢一樣,你們玩的根本就不是一個東西好嗎?十萬老板想的是開店或者做其他,千萬老板想的是投資和資本運作,好比我們生活里的一些成功微商,她也就是拿手機發發朋友圈,賣產品賺錢,你清楚她的所有流程,你說這個誰不會,你做你比她做的還好,但是你真去做了試試,你能堅持多久?當然不可否認有部分厲害的人,但是大多數人都是做不到的,這也是2,8法則的體現,百分之80的財富和資源掌控在百分之20的人手里,如果大家都那么厲害,那資源怎么夠分,均分嗎?那又何來厲害之說?
說了那么多 ,其實只是想說明我們想的有時候是錯的,因為距離感誤導了我們,因為他們很遙遠,但是當零距離接觸時,才發現我們的層次真的不在一條線上,而我們所能做的,大概是每天進步一點點,不斷學習和進步,與君共勉,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