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豆丁:
這是爸爸為你寫的第62封信,不知豆丁是否已經發現,爸爸最近給豆丁寫的信,都是在帶豆丁回到一段時光里。
從閱讀時光,到彈珠時光,再到上一次的豆車時光,爸爸想在給豆丁的信中帶豆丁看遍那一段段美好的時光。
而把這些如珍珠一樣的時光,串聯起來的是,一樣樣的物件。
這次爸爸給豆丁帶來的物件,就是豆丁每天都在接觸的書。在那么多時間里,在四季輪回中,在南北輾轉中,書始終陪伴在豆丁左右。
爸爸花費幾天時間,從上萬張照片中,選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照片,只愿我們一起回到那些恬靜美好的時光中。
01
這一本《分年兒童詩歌》,在豆丁出生就買來了,那時豆丁還不能自己坐起來,也不會爬,基本是在小床上看看,懸在上空的有顏色的布藝玩具。
爸爸呢,下班看到豆丁醒著,就會拿起這本詩歌,給豆丁讀,豆丁總是咕嚕咕嚕看著我,偶爾笑笑。
這本詩歌現在是不讀了,現在豆丁已經進入讀圖時代了。
02
當然怎能少了,幾乎每一個寶寶都有的布藝書呢,不喜歡看,還可以隨便吃。
最近爸爸為豆丁又購入一些洗澡書,爸爸這個人,不抽煙,偶爾喝酒,沒有燒錢的愛好,每個月也就買點書,現在豆丁也加入這個隊伍了。
03
洞洞書永遠是最愛,總有那些驚奇的洞洞可以用小手戳戳,也有鮮艷的顏色。從五個月開始看,到現在晚上也是必讀書目,特別喜歡那一本誰吃了小瓢蟲。
最近喜歡上了這本《媽媽去哪里了》,每一天要在書本找一遍媽媽,我們一起問小狗、小馬、小鹿,媽媽在哪里,最后發現媽媽是為小兔子準備了生日蛋糕了。
看到最后總是要拍手。
04
這要國學經典最早也是拿來讀的,不過里面有一些圖片,后來權當做看。
爸爸記得那時豆丁,剛剛是口欲期,特別喜歡用自己的嘴巴感知世界,任何東西,先用嘴巴咬一咬再說。
最遭殃就是下面這套在看的書了,那段時間幾乎以一天一本的速度咬著,所以現在家里剩余的書,真是幸運至極啊。
下面這張的經典了,媽媽看到馬上拍下來,說我親生的,爸爸在想何時爸爸這樣了呢?
咬的書當然少不了爸爸的書,其實這張照片,并非豆丁要看,是爸爸在床頭看徐浩峰的這本影評集《刀與星辰》,爸爸正看得投入,豆丁就撲到爸爸身上,將書奪去。然后就這個樣子了。
媽媽還告訴我,這本書,其實已經被豆丁的口水腐蝕得不行了。這本書現在就置于我頭頂上面的書架上,打開書,里面有很多張褶皺的書頁,還有一些書頁有一個一個小洞,小洞的邊緣毛毛的,明顯是被咬的。
而爸爸每每看到這些書頁,總會想起那段豆丁用嘴巴探索世界的時光。
05
當然說起書的損傷,沒有比起立體書來的更加嚴重了,因為立體,所以好撕。
雖然立體書總是傷痕累累,但是立體書還是堅持給豆丁帶來許多快樂。
很多的場景,豆丁都是在立體書中認得,因為立體是一種具體形象思維。
還有立體書小啊,方便攜帶,去寧波帶著,去山西,帶著,火車上、飛機上,拿出來看看,解解悶。
連奶奶也加入我們的閱讀大軍,也是因為立體書,奶奶說這個書有趣,小孩子喜歡看,她也喜歡看。
06
現在就是看繪本了,晚上一口氣好看五六本。
爸爸也在豆丁閱讀繪本中發現了這段時間豆丁閱讀的一些變化。
第一,豆丁喜歡重復,在爸爸看來,有些繪本多遍讀了,豆丁還是要看,爸爸發現這應該也是豆丁的一種閱讀規律,似乎在豆丁看來,爸爸的每一遍都是不一樣的。不過反復讀,對爸爸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不管豆丁隨意翻到哪一頁,爸爸幾乎是條件反射式地馬上說出這一頁的故事情節。
看來重復也不是一件壞事。
第二,豆丁開始有自己的閱讀喜好。前段時間爸爸要給豆丁讀那一本《猜猜我有多愛你》,多好的一本繪本,那么有名,但是豆丁不管,我一打開,豆丁就馬上合上,趕緊拿出那一本《晚安,大猩猩》。
爸爸發現豆丁特別喜歡那種小動物輪番登場的繪本。比如《鴨子騎車記》,就是一只鴨子騎著車,路上遇到各色小動物,這些小動物說了一些話。包括上面說的《晚安,大猩猩》,也是如此,一只大猩猩,拿了動物管理員的鑰匙,把大象、長頸鹿、獅子等小動物放出來,跟在大猩猩的后面,跟到管理員家中睡覺。
第三,爸爸閱讀時要有一些動作與夸張的表情。這一點,媽媽比爸爸強很多,那種動作與表情,爸爸是比不上的。
結 尾
其實還有很多好要說,還有很多照片,但是爸爸一看時間十點了,也要休息了。
爸爸在這段時間里,信中還會出現更多把時光串聯起來的物件。
豆丁,晚安。
雨夜。
2017.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