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的霸道總裁,最頂端的存在也不過就是擁有一個跨國商業集團,就已經俘獲萬千少女的芳心,孰不知中華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時間往回推兩千多年的春秋時期,就已經有了總裁的終極版。
這個人之所以是終極版,是因為他不僅商業上富可敵國,還在于政治上能與國君分庭抗禮。
他就是——端木賜。
端木賜最廣為人知的身份是孔子的學生,即論語里赫赫有名的子貢。
端木賜,字子貢,是春秋時期衛國人。衛國在春秋時期是一個美好的存在,是屬于文化和禮儀的強國,“衛多君子”是時人對衛國的評價。
詩經的傳世名篇如《淇奧》、《木瓜》,都屬“衛風”,可側面印證這個國家的君子之風范 。
端木賜即生長在這樣一個文雅的國度。家里雖然從商,端木卻早早拜入孔子門下,一邊經商一邊卻跟隨孔子學習文化、禮儀,并多有隨伺在側,為孔子分憂。
拋開論語中“學生”的身份,我們看看端木在歷史中是怎樣一個存在。
“儒商始祖”,是端木第一個標簽。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載:“子貢好廢舉,與時轉貨資……家累千金”。也就是子貢依據市場行情的變化做買賣積累了巨額財富。
“端木遺風”是端木第二個標簽,指子貢遺留下來的誠信經商的風氣,“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信念為中華后世商界所推崇。
“高官”是端木第三個標簽。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謂子貢“常相魯、衛”。
“外交家”是端木第四個標簽。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故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端木為救孔子的祖國魯國,出使他國,靠著一張嘴,使五個國家先后發生政治上的變化,不廢魯國一兵一卒就保存了魯國。
“與國君分庭抗禮”是端木第五個標簽。
《史記·貨殖列傳》:“(子貢)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
國君是一國最尊貴的人,卻以平等身份對待端木,可見端木在當時的顯赫地位。
端木自身富可敵國,又歷任高官,本可過逍遙自在的生活,可是除了從政、經商,端木卻選擇陪伴在孔子身邊,隨孔子奔波,為孔子分憂。
我們回到論語,看看這個披著光環的總裁以孔子學生身份出現的時候,是怎樣一副情形。
畫風要變了,你準備好了嗎?
在孔子面前,端木就是一個整天跳起來嚷嚷“老師老師你看看我快看看我要看到我哦”的萬年老二!
羨慕老大顏回羨慕得要死,但是在孔子問,“我和你跟顏回相比,哪個更棒啊”的時候,深深藏起滴血的心,諂媚的討好孔子說,“當然是顏回老大棒啊,我端木怎么比得上他”,博得孔子贊賞(內心戲:nnd死顏回勞資哪里比你差)。
經常被孔子敲打,做了好事也被敲一榔頭。比如把一個魯國人救了回來還不要國君的賞金,多么的高風亮節不慕名利功名于我如浮云不是?原以為這次準會被孔子表揚一下下了吧?可以在顏回面前揚眉吐氣了吧?誰知道迎來的卻是孔子一頓臭罵“你個傻子你不要錢,以后救了人還有誰敢要錢,以后就沒人會去救人了你造嗎!”?
會很在意孔子對自己的評價 。有一次舔著臉問孔子,老師你覺得我這個人怎么樣啊?(內心戲:夸我夸我夸我)。孔子說,你呀,你就是一個器具。端木一聽,蔫了,他問,啥器具啊?孔子說,瑚璉。
瑚璉是古代宗廟盛放黍稷的祭器。是國之重器,卻不是最重的,最重的是鼎。
側面印證了端木在孔子心中老二的地位,前頭是一個永遠也跨不過去的顏回。
再來看看這個希望被“看見”的端木都為孔子做了什么。
孔子師徒周游列國時在陳蔡間被圍困,是端木逃出重圍去楚國搬來救兵解圍;
孔子的祖國魯國有難時,也是端木挺身而出出使各國,兵不刃血就給魯國解除了困難,為孔子分了憂;
孔子逝世前端木在外為官,趕回來之時,孔子拄杖出門,只說了一句,賜啊,你來得何其晚!因為當時孔子最信任、最倚重的學生只剩端木了,在他自知時日無多的時候,就召回端木,讓端木來給他料理后事。
孔子逝世后,學生們為孔子守孝三年,三年后號泣而別,各奔東西,只有端木結廬墓旁,又守孝三年,才離師父而去,自此則鮮有記載。
端木是霸道總裁,可他的霸道與愛情無關,他終身守護的,是他的老師孔子。
對不起,我沒有給你們一個關于總裁的愛情故事,真的很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