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過后,走在環鎮公路上,微風陣陣,讓人頓覺清爽通透。已經好久沒有如此認真的體驗過鄉野晚景。
春夏相交之際,微風像極了優雅的紳士,極盡溫柔又不讓人感覺唐突,那感覺舒爽自在。著一件輕盈春衫,踩一雙小白鞋,感受著陣陣微風,看綠葉搖擺于縱橫交錯的樹枝間,聽它們沙沙作響,放慢腳步,在心里對自己說一句:“晚上好”,記得嘴角上揚。
公路的旁邊是綠油油的麥田,盡管耕地被廠房和民居占用了不少,但仍舊能找到一處“綠無邊際”的角度。風力稍稍大一點,麥苗們便扭動起了腰肢,集體為風的到來慶賀起舞。時不時還能看見幾朵金黃色的油菜花,明艷動人,在綠色的田野了,它們倒像是傲嬌的小公主。
這條公路未修之前,我還在上小學。剛剛學會騎自行車,那時候沒有電腦和手機,騎著自行車將身體凌駕于地面,感受著風的觸摸,這是兒時最愜意的事情。平日閑來無事,便會和小伙伴們在這條路上賽車,雖然黃土和沙子鋪成的路不好走,我們卻玩得不亦樂乎。雖不富裕,卻無憂無慮,那時候的笑更自然,更真實,更純凈。
公路旁還有未被填平的溝壑,小的時候我們便偷偷跑下去過。一群小伙伴,拎著這家的碗,拿著那家的爐火支架,還有一個不知從哪里得到的蘋果。拿著這些家當在那個溝壑里,用撿來的柴點火,把蘋果切好放進去。學著電視里的樣子開始我們的野餐,其實就是我們自制的蘋果湯。蘋果煮過之后,一人分不了幾塊,但就是開心,盡管有灰塵落進了湯里,也都不嫌棄,各自仍舊吃的不亦樂乎,哦,不如說是玩的不亦樂乎。
過了麥田,便是一片集中的房屋。公路修起來之后,周邊的生意也自然而然被帶起來了。但在晚上,最引人注目的應該是燒烤攤的生意了,在遠處就能聽見機器“嗚嗚嗚”的聲音,越接近燒烤攤,烤串的香味也就越濃,就算屏住呼吸也不頂用,那香味總能激發你對美食的無限想象力。不過,這時候烤串攤的生意不是很好,要到了夏天才可以。那時候,粉紅色的座椅上坐滿了人。眼瞅著家庭條件都變好了,夏天就當是乘涼了,三五好友約著點幾瓶啤酒和著烤串下肚,侃侃大山,放松放松心情。
農村的生活節奏要比城市的慢的多,但同樣有忙碌,有憂愁,有歡樂。有的甚至在向城市靠齊的錄上丟了自己。城鄉的發展越來越快,有的農村卻被建設的沒有特點了。交通便利了,生活設施齊全了,可清澈的河流沒有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少了,“錢”成了重中之重,這兒只是成為了適合人住的地方,卻不像印象里的“家鄉”了。農村原有的樸素只能在電視里找了。
今晚的天空,我只看到了一顆星星。我記得小時候,到了晚上能看到深藍色的天空,滿天的星星仿佛在訴說著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現在很少有那樣的經歷了,還好,能有這么個夜晚,有微風,還看得見高聳的綠樹,還能有一份愜意的心情。但還是好懷念曾經存在過的淙淙河流和嬉戲于黃土地上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