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問題,注意力應該放在解決問題,而非焦慮抱怨等情緒。學生學習是這樣,大人工作生活也是這樣。
孩子們為什么總想逃避,而不是聚焦于解決問題。大概是人之天性,也是缺乏鍛煉。
從家庭方面來說,父母幾乎承擔了生活的全部責任。有的孩子回家稍微做些家務,有的基本不做。從學校來說,關注傳授知識更多,塑造性格、注重智力發展差異性少或者幾乎沒有。
有的孩子說,我不想學習。問你想干啥?啥也不想,只想打游戲。甚至,我不想進校門,一進校門就想哭。為什么哭?反正就是想哭,就是不想上學。
沒有目標,沒有想法,更不用說追尋生命的意義。
越來越感覺到,應該在中學開設哲學課。老師和學生一起,認認真真探究生命的意義,感受思辨的樂趣。唯知識論帶來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唯考試論更是問題多多。
作為一個普通老師,改變不了什么。我只能改變自己。學習,思考,給孩子們盡量多的幫助。幫助孩子們關注自己的生命發展,而不僅僅是考試成績。提升格局,通過考試就只是小事一樁。把高考放得比天也大,就感覺很難實現。難易其實沒有標準。
我家的扶桑花,今年特別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