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放了一個星期,幾乎每一天都在下雨,細細點點,延綿不斷,我不便出門,快要發霉了。
終得一日,陽光稍好,偶有躲入云層,心血來潮,去到興坪古鎮,曬曬陰郁,將心間裝滿陽光。興坪有九馬畫山,有二十元人民幣背面的“黃瀑倒影”,有老寨山,是陽朔山水的精華段,而我最喜歡的,是那條老街。
木欄桿,小青瓦,馬頭墻,還有青磚,石板路。小小的青石板路兩旁的房子都是兩層,都是木門,上為閣樓,下為店面。有當地人住在里面,有的做上農家飯,有的在自己的房子里賣些小物件。這條街不像西街熱熱鬧鬧,它是安靜的,三兩老爺爺老太太聽聽戲嘮嘮家常,算得是平常樂事。當然也有很多外地人留在這里,租個門面,開一家自己的小店,各種各樣手工飾品、民族服裝、還有甜品,簡餐等等。老街不長,卻多姿多彩。
看到一家小店,外墻角種著些綠植,豎著一塊木板,上面用粉筆寫著店里的東西。走入里面,點上一份手工酸奶,一份酸奶水果杯,老板是外地女孩,來這一年了,店里沒別人,在老板給我們做甜品時我們就靜靜看店里的擺設。簡單擺著幾張木桌椅,桌布是米色的亞麻布,一張黑色沙發上放著一把尤克里里,店里還有一輛山地車,墻上掛著幾幅畫,窗臺上掛著河蚌殼做的風鈴,還放著畫著圖案的鵝卵石,窗臺旁的木架子貼著陽朔山水明信片。靜靜嘗甜品,在這樣的環境里,真想呆上一天,盡享這樣靜謐的感覺。時光靜好,歲月不噪,煩惱,此刻融化。
再來到一家小店,老板是廣東的年輕人,來陽朔三年了,喜歡騎行,也特別熱情,我買上喜歡的明信片,到店里寫起來,寄給遠方的人,我已經習慣,不管去哪,都給他寄明信片。上次在北海老街寫的明信片,已成我最后一次開心地,用戀人的身份寄出的明信片。我有兩個月的信和明信片,沒寄出去呢。是誰說的,最好的溫柔,是不打擾,或許吧,對于這個,我是疑惑的。
“三山環古鎮,一水抱綠洲”下午我去到了福利,這個地方,我又該用什么心情去看。
我隨意亂入小巷子,兩邊的房子有新有舊,老房子盡是木門,圓窗戶,馬頭墻,青磚墻上爬上了綠苔。我看到一家人在門口擺著畫扇模具,里面女主人正忙著做畫扇,這里是中國畫扇第一鄉,以前家家戶戶都是做畫扇的好手,他們用勞動換來的不只是經濟上的財富,還有畫扇文化,我雖不是很懂得它們的工藝怎樣,但對于民族手工藝,總是愛得不得了,我心中的手工藝,經得起時光的打磨,是一段永恒記憶,并且還在不斷延續。
出了小巷,來到碼頭,江上的游船載滿了游客,旅游的旺季,給老街帶來熱鬧。江邊的綠油油的鳳尾竹在風中輕輕搖曳,天很藍,這就是夏天清涼的顏色吧。原來的草坪上還是布滿鵝卵石,走得我腳都疼了,不認得路,我沒有走到另一面。在我真正步入畫扇街的一段,只看得一會兒滿眼畫與畫扇,雨就下來了,果然,下雨天才與老街更配呢。
青石板上,姑娘撐著傘,雨水打濕姑娘的鞋和裙角,姑娘看到電線桿子上貼著“學子當兵更光榮,文武雙全最英勇。”的征兵標語,姑娘呀到底是怎樣的思緒,再多轉角,少年都不會出現。但姑娘說,沒事。
我原就喜歡老街,也真切地喜歡你,因為你而更喜歡這里。
我的身體里裝著兩個我,一個矜持,一個奔放,它們常常打架。大多時候,大家看到的是開朗愛笑鬧騰的女漢子,少數時候,大家看不到,可以為一陣風傷感,為一段文字而哭泣的小姑娘。所以我也常常看不清,在看不清的時候就想要安靜。
想安靜,會想到老街,無論走到哪,都想去走走的地方,我喜歡的角落,應該和喜歡的人,喝喝茶,看著墻角的貓咪,靜靜發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