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友人探討閱讀與獨處的課題。
在我童年的時候,書是珍貴的禮物,要鄭重收藏的。
能借書讀的,那都是極好的朋友。
閱讀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那個時候,人很少流動和旅行。
讀一本書,等于一次在精神世界的旅行。
2
閱讀更多的時候是獨處,在獨處的時候,才有機會觸摸到自己的精神世界。
獨處不是孤立無援的哀怨,而是一個人的安然自守。靜觀天際云卷云舒,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放身心于眼前的自然,享思緒遨游于遙遠的世界。
獨處的能力,是一個人生命圓融的標志。不再迷失于無效的社交,不再為外界評價所累。懂得自己為什么拒絕,也明白自己為何努力。走自己的路,努力讓自己走得穩定而持久。
獨處的智慧,是成長的智慧。一個人靜靜回看來路,看到過程中的曲折迂回,撿拾起遺忘的初心,校準方向,再次出發。
3
認真活著的生命,每一步都無悔。
今天重新開始看《大秦帝國》,第三次走進這樣一本史詩級的小說,來細讀慢品,順便寫點讀書筆記。
也許再次讀完,生命會開啟另一扇門。
劇場暫改為二四六保持腦力活躍及練筆。
一切安在,文字雋永。
轉載自----蟹行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