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在天氣微涼的初冬,和一幫朋友們打完球,全身都在冒著汗,餓的前胸貼后背,雙腿有些發軟,手臂有些發抖,多么希望能坐下來大吃一頓,然后洗個熱水澡,睡個好覺。神情恍惚間,有人提議去吃蘿卜燉排骨湯,想都不用想,只要在后面跟著就行,想著那冒著熱氣燉的稀溜耙的大白蘿卜,還有那濃濃的骨頭湯,興致高時再啃兩口棒骨,雖然并沒有多少肉,倒啃骨頭的樂趣選大于吃大坨結實的肉疙瘩。想想也都醉了。
羽毛球運動已經堅持了幾年,中間斷斷續續,但是一直都有人在堅持并努力組織,所以團隊一直都在,打完球后去大吃一頓也成了保留項目。雖然冒著減二兩卻吃兩斤的危險,但是運動完后大家坐在一起天南海北的擺龍門陣,并能堅持發掘些有趣的吃食,著實是一件樂趣。
蘿卜燉排骨湯是小鎮上一家名為“人民食堂”的小館子招牌菜,雖然是招牌,倒顯得樸實而親民,因為大家都吃的起,分量足,湯還可以添加,幾乎每張桌子上都擺了一盆這樣的湯,蘿卜和棒骨也堆從湯里探出了頭,從盆沿上冒了個尖。看著別人桌子上擺的最多的點菜總沒錯。
不大的內堂坐滿了人,簡陋的室外場地用塑料彩條布蓋成一個大帳篷,橫七豎八擺滿了長條板凳和四方桌,全是木頭色,有些桌子甚至因為油漬而變得黑亮黑亮的,但是看起來并不覺得臟,倒像是窮人家用了幾十年的飯桌。外堂也座無虛席,倒有幾分鄉下殷實人家辦喜事的宴席。從店名來看,倒也有吃社會主義人民食堂的腔調。到洗手間去洗手,居然冠名“茅房”,瞬間回到了多年前的鄉野,頗有幾分樸實而懷舊的味道。
等待上菜期間,L同學去買來一瓶飲料,老板給我們一人拿了一個土碗,然后一人倒上一碗,頗有些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陣仗。然后老板便端來熱氣騰騰的蘿卜棒骨湯,蘿卜燉的很爛,水分很足,吃起來爽口又帶一絲甜,喝一口湯,味道濃郁而不覺得膩,同時還可以享受一下在棒骨上想多啃點肉的認真投入,啃骨頭是種樂趣。老板還有一絕就是鍋貼,直接貼在鍋邊上,出鍋時很酥脆,帶著小麥的原香,幾乎也是每個桌子一份。在等其他菜時,邊吃鍋貼邊喝湯,居然也相得益彰。胃暖和了,味蕾也得到了滿足,只用耐心等候老板的后續佳作。這時,AI同學輕輕的說了一句,忽然覺得好幸福。是的,我們也都覺得很幸福呢,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吃吃喝喝鍛煉鍛煉,實乃人生一大樂事,不談工作,不談煩惱,且聽那牙齒咀嚼食物的聲音。
不一會兒,麻辣兔頭也上桌了,一人戴上一雙塑料手套,開始低頭把兔頭大卸八塊。兔頭上的肉也還不少,鹵的很入味,麻辣鮮香占全。等到頭抬起來,桌上只剩下了一堆兔頭骨。吃貨有時候就像蝗蟲,破壞力巨大。
最后來一盤豆腐腦花,好大的一盤,也是老板的招牌之一,豆腐和豆花混在一起有些分不清了,看起來很下飯,不知是不是川菜的創意。對腦花不大感冒的我,還是嘗試了下,很面,有點像豆腐。不過我還是更愛豆腐,因為豆腐更健康啊。
酒足飯飽,廢話都少多了,氣氛變得無比融洽。提議下次再約,繼續再尋覓藏在大街小巷里的美食。這就是我們蓉城的生活,美食就是多,生活也從容不迫,小富即安,知足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