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成長的狀態各不相同,但是大部分的路徑都會有相似之處。我們都會經過不適應、拒絕、到游刃有余、沉迷其中卻又容易自我厭惡,最終走到屬于自己的歸途。
其實孤獨一直都是人生永恒的話題。
我們少年時代克服孤獨的辦法是交友、讀書、自我充實。但年紀越大,人越理性,你會逐漸找到與孤獨相處的方式。
自省,反而是許多人成長最快的一個跳板。而自我思考則真的需要離開喧囂一段時間。
人成年之后,交往模式會發生改變。
如果說隨著你的成長,你的交往模式可能會傷害一批人,失去一批人的話,那么還有一種朋友是自然流失和淘汰的結果。 如果有這么一段時間你活得劍拔弩張,人生火急火燎卻非常不快樂。甚至用繁忙的任務讓自己誤以為很充實。一切生活行為都呈現了絕對的強勢,放下事情又覺得無比疲憊。
你的人生在那段時間也許過的很不如意,職場沒有見到得意,只是覺得壓力巨大,情場頻頻失意,因為你的耐心越來越差。
你就好像是一顆隨時要引爆的定時炸彈,可是想想,那種帶著攻擊性的氣場真的足以趕走所有人。情緒管理在那段時間幾乎降為負值。
忙到沒時間和朋友去聯絡,和親人之間的溝通也都只是匆匆聊幾句就掛了。
不是所有人都一定和你活成一樣才是人生!
成長,本來就是一個逐漸失去的過程。
我們會因為自己的交往方式,失去一批朋友。
會因為彼此三觀不一致,追求的不一致而再失去一批。
每個年齡段都會有各自的成長狀態,浮躁也好,急功近利也罷,這都是生命里的一段歷程,有的人看開了,也就出來了,有的人看不開,也許一輩子就沉浸在此不能自拔。
許多事物終其理由還是相互吸引。
失去的,都有各自的道理。
得到的,定是格外的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