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參加的多了,難免會因為頻繁而厭倦。很久都沒有認真觀過禮了。近期參加的一場婚禮,倒是認認真真從頭看到尾。環節與過程與其它婚禮大同小異。但細節之處,又稍顯不同。
從整個現場的布置與氛圍,都可以看出這是一場頗花心思精心準備的婚禮。整個場地布景緊湊,布置夢幻,浪漫。司儀帥氣,新郎英俊,新娘可愛,堪稱一對璧人。
伴郎團與伴娘團隊伍龐大,均禮服加身。花童穿白色小紗裙,伴娘穿紫色伴娘裙。雙方父母男士西裝革履,女士旗袍搖曳,莊重喜氣。典禮開始,新郎新娘發表愛的感言時,新郎哽咽,新娘忍不住流淚。父母眼中也淚光閃爍。
每一對新人,能最終攜手走入婚姻殿堂,可想而知經歷了幾多曲折與故事,難免在終成眷屬這一天感慨良多。看著臺上的他們,身為看客都能夠感受到甜蜜愛情與濃濃親情。
盛大典禮結束,各位親朋好友紛紛入席,就餐,寒暄,告別。接下來的日子,能否如大家的祝福那樣,“百年好合,永遠幸福”,就要看小兩口經營生活的水平與能力了。
從素不相識到起心動念,從暗暗試探到默契相知;從情深款款到攜手一生,確實有著莫大的緣分與勇氣。這是從此與另一個人榮辱與共,相伴終生的決心。因此格外慎重,格外勇敢。
我們常熱衷于思考、討論應該嫁或者娶一個怎樣的人。外貌、人品、性格、氣質、家世、工作、能力、經濟基礎、感覺等,都可能成為我們權衡是否走入婚姻的主要因素。
沒有進入婚姻的人會信誓旦旦描繪自己的理想型。已經步入婚姻的人才明白理想從來都要為現實讓步。
不管怎樣,大多數人在30多歲之前都忙忙碌碌地戀愛,相親,把自己的終身大事紛紛解決掉。(當然也有還在徘徊的)然后,就此,人生似乎塵埃落定。夫妻同心把日子過好就人生圓滿了。
婚姻生活初始,必定是幸福甜蜜的。兩個稚氣未脫的大孩子像玩過家家一樣開始共筑自己的小家。新奇、好玩、興奮,是此時生活的主旋律。
這時彼此對婚姻滿意度通常最高。如果心里認為真得有幸嫁對人、娶對人,萬里長征第一步就邁對了。但萬萬不可掉以輕心,真正艱苦卓絕的戰役其實才剛剛開始。
即使是兩個對的人,最終未必能創造長久美滿的婚姻通話。歷經漫長的時光及一地雞毛的生活瑣事,最后相對無言,勞燕分飛的結局比比皆是。
婚姻中的愛情從來無法與戀愛時的你儂我儂相比。總是煙火氣太重,浪漫氣息太輕。
選對了人,第一步棋走對了,恭喜你。但千萬別就此放下懸著的那顆心,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深信感情從此進入保險箱。
要不了多久,甜蜜溫馨的新婚生活帶來的幸福感逐漸淡去。困惑、埋怨、爭吵就隨之而來。
兩個來自不同成長環境與背景的人因為愛情與勇氣共建家庭。一旦朝夕相對,許多婚前不曾顯露的問題與矛盾定會慢慢浮出水面。
不要懷疑愛情,也不要責怪愛情。愛情仍然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只是每一段因愛情而締結的婚姻,如果不懂經營,不去保護,不思成長,往往最后既傷害了情感,又毀滅了婚姻。
套用一封情書中的某句話:我就像一夜扁舟獨自漂浮在茫茫大海上,突然發現前方有一座島嶼,至少那里看上去欣欣向榮,繁花似錦,于是我奮力搖動船槳向你駛去......
如果把婚姻比作一條大船,夫妻兩人就像船上的水手。通力合作、配合默契,則婚姻之路平坦、順利。反之,定然難躲暗藏水底的大小礁石,最后船沉人散。
撞沉婚姻之船的潛藏礁石都有哪些呢?
一、不同家庭的價值觀、生活觀
除了網上時常引發熱議的鳳凰男,孔雀女之類有著明顯成長鴻溝的案列,其實即使很相似的成長背景下長大的人,在細微之處也千差萬別。
比如一方父母崇尚勤儉節約,而另一方父母信奉能花才會賺錢。只是兩種不同的生活態度,本無對錯。但處理不好,則極容易演變為家庭矛盾。
每一個人身上都帶有父母言行及思維習慣的影子。二十多年潛移默化的影響,不知不覺被我們深深接受,自然而然使用源自原生家庭的處事準則為人處事。
當新的小家庭組建以后,炒菜如何配菜,家務如何分配,電視看哪個頻道,空調應該幾度,是否要養寵物,過年應回誰家,孩子如何教育,家庭財產如何分配。事無巨細,幾乎都有可能產生分歧。
兩個人的相處就像坐上蹺蹺板。理想狀況應一上一下來回轉換。從而達到長期平衡的和諧局面。你敬我讓方能化干戈為玉帛。所謂“磨合”也即此意。在一來一往的試探碰撞中,新的家庭相處模式得以建立。了解對方的雷區,明示自己的禁地,彼此進退有度方能和平共處。
現實婚姻生活中,每個家庭難免有相對任性強勢的一方。愛做主,喜干涉,不懂尊重另一半。即使對方脾氣好,愿意忍讓。但時間一長,內心積怨在所難免。不止三年、七年、十幾年之癢,婚齡幾十年的老夫老妻退休后鬧離婚也不足為奇。
二、不斷發展變化的生活與個體
常常有人感慨對方變了,不再是婚前那個知冷知熱的貼心人。由此發出“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之慨嘆。愛情沒有變,改變的只是彼此的相處模式。戀愛時一周見幾面與從早到晚耳鬢廝磨自然有著質的不同。
如果說談戀愛是踩在云朵上,婚姻則是把我們拉回人間。之前不用操心的柴米油鹽、家長里短,紛紛擺上臺面。
生活的核心內容在不斷發生變化,婚后幾年即要面臨生育關口,隨后婆媳矛盾進入高發階段。家庭結構變化導致夫妻關系有較大轉變。每個人都要努力適應新的角色與各自的人生挑戰。
兩個人都是新手,都措手不及,也難免手忙腳亂。這里需要提醒女生們一句哈,男人看似鎮定實則內心同樣焦慮,無助。萬萬不可在孕期、生產期、育兒初期把太多壓力、不安盡數轉嫁到男人身上。
生育功能是老天爺賦予女生的特有功能。女生在生育過程中付出更多是不爭的事實。男生需要多體諒。女生也不要因此居功以挾。
只要是一個正常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性。簡言之,跟誰在一起舒服就喜歡和誰在一起。合理需求也要心平氣和地表達。最忌諱做事沒有分寸,動輒歇斯底里,甚至辱罵動手(男女都一樣)。沒有尊重不配言愛。任何打著愛的幌子不尊重對方的人都是假愛情,真自私。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流動的,并非一成不變。就如河流一路流經平原、險灘、高山、峽谷,歷盡波折才能匯聚大海。
平心靜氣面對不同階段關系的變化。順勢而動,因地制宜,多想辦法解決,少指責抱怨。這艘大船才能乘風破浪,駛抵幸福彼岸。
三、彼此在職場的發展、成長
俗話說“成家立業”,感情家庭一旦穩定,職業發展同樣進入厚積薄發的黃金時期。職場發展對家庭關系的影響深刻且久遠。工作性質,忙碌與否,薪水幾何,有無晉升空間、外派外調都對家庭生活水準與模式影響巨大。
發展良好的一方難免意氣風發,如果再成為家庭經濟基礎的主要貢獻者,夫妻間平衡打破。弱勢的一方要么迎頭趕上,要么做好漸失發言權的準備。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句話不止適用于政治。(即使薪水不用齊平,職業能力還是要修煉提高)經濟獨立才能人格獨立,也才能得到對方的尊重。有尊重愛才會長久。
四、過度依賴原生家庭,不夠重視新生家庭
結婚成家一方面意味著孩子脫離父母的庇護,真正走上了獨立成長之路。可生活中大齡巨嬰并不少見。盡管已經成家生子,卻遲遲不愿長大,承擔起自己應負的責任與義務。
大事小情依賴舍不得放手的父母雙親。心存狹隘之愛,把父母當家人,把伴侶及對方父母當外人。遇事不和伴侶商量,夫妻間產生矛盾不與伴侶溝通。只聽從自己父母的意見。
父母都是有著鮮明立場的,一定偏愛自家兒女。何況單方面描述的事實未必是事實。婚后過度依賴原生家庭,不重視對新生家庭的建設,再摻和進長輩及眾親戚,無非造成更多誤解與恩怨。這樣的婚姻可想而知,怎么可能幸福。
成年人應有解決問題與沖突,平衡好原生家庭與新生家庭之間關系的能力。父母日漸老去,除了擔心憂慮,并不能解決實質問題。何況陪伴你一輩子的人不是父母,而是伴侶。還是秉承“報喜不報憂”方為孝順,懂事的兒女。
五、解決矛盾與沖突的能力
生活內容千變萬化。常有預計之外的事件打亂平靜,擾亂心情。有福同享好辦,遇到困難、摩擦、矛盾、沖突時,除了三觀要正,比如通情達理。(不講理之人只會制造更多戰爭。)能不亂方寸想辦法,解決問題,結束紛爭,是夫妻雙方都需要修煉提高的必備能力。
否則,風平浪靜時一派祥和,一旦風云突變,就電閃雷鳴,山崩地裂。只知倔強不肯退讓,只認死理不講道理。非但無法解決問題,甚至激化矛盾,造成不可預估的后果。
同樣,在外面、在單位,與他人、與朋友之間,善于解決沖突還是長于制造矛盾,亦通過自己的情緒變化會將好或者不好的情緒與心情傳染給家人。
矛盾與沖突雖令人痛苦,但當你敢于去面對并練習解決之道時,你已經邁出了走向成熟的第一步。
六、思想獨立、經濟獨立的兩個人才能并駕齊驅
成年之人未必成熟。即使許多年齡較大之人,遇事也像個不諳世事的孩子。思想不獨立者容易人云亦云,想法也易受他人與所聞所見影響。
聽兩句閑言碎語就要回家暴怒質問伴侶;看個韓劇就要埋怨伴侶不夠浪漫多情;見人家換房換車就要哭訴結錯了婚;別人遭遇第三者就風聲鶴唳,憂慮自家枕邊人一定也不是什么好東西。
沒有成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想法行為易受外界干擾左右。直接反映就是情緒不穩定,因為各種小事折磨自己還殃及無辜的伴侶和孩子。
至于經濟獨立前面已經提過。每個人都明白手心向上要錢滋味不好受。這事不怪別人。人家的錢也是辛苦賺得的。即便有人愿意長期供養你,但遭到輕視還請不要介意。
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自己可以立足于社會的本事與能力。我們會因為優秀、能干更尊重、更愛慕一個人,但是很難去尊重并且愛上一個寄生蟲。
很多時候,婚姻中被離棄者往往痛訴對方變了心,是否也想一想你是否還是人家當初喜歡的那個人?(品質低下始亂終棄者不在此列哈)
萬里長征雖然意味著艱辛與漫長。如果你愿意以開放、學習的心態不斷成長,進步。主動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變革、發展變化的夫妻關系,婚姻中的每一天,也可以組成你們感情堅如磐石的恩愛點滴,成為老去同看夕陽時的珍貴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