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QQ在2000年嘗試的收費模式失???

泡沫中的機遇
1999年,騰訊在泡沫破滅中掙扎...
2000年年初,日本電信運營商NTT DoCoMo公司在1999年推出以“i-mode”為品牌的增值服務。
與一些內容提供商合作,向客戶提供各類有價值的內容。
曾李青找到深圳聯通合作,2000年5月17日推出名為“移動新生活”的促銷方案。
4個月后,中國移動拷貝“i-mode”模式,推出移動互聯網業務品牌—移動夢網。
2001年6月,騰訊的“移動夢網”業務順利開展,財務報表第一次實現單月盈虧平衡。

盈利模式的探索
2000年,移動夢網業務收入蓬勃發展;而吳宵光帶領的產品開發部所負責的“QQ客戶端”,用戶群體不斷地飆升,服務器維護的成本不斷地增加。QQ的收費模式在哪兒?騰訊進行了以下方面的探索:
廣告

廣告展現效果不好,且QQ用戶年齡偏小,商品購買力有限。
QQ俱樂部會員服務
2000年11月,吳宵光想出“QQ俱樂部”的會員服務。網絡收藏夾、好友列表保存等功能;選擇“靚號”,會員會費每月10元。

但受限于支付方式的缺失,很少網友樂意為了每月10元往郵局跑。
企業服務

2000年年底,推出面向企業的BQQ(Business QQ)。 萬科成為首批試用者,但仍然拒絕為之付費。企業主認為QQ太幼稚,在日常生活中用QQ與朋友聊天,但在工作中堅持用看上去更商務化的MSN。
QQ號碼注冊收費

騰訊遭遇創建以來的第一次輿論危機。
2001年,鼓勵用戶通過撥打168聲訊臺或發送手機短信的方式獲取QQ號,撥打168聲訊臺的費用是每分鐘0.8元,通過手機發送短信注冊則每次收費0.5元,用戶獲得一個QQ號約需支付1元錢。
2002年3月,推出“QQ行靚號地帶”,出售QQ號碼使用權,可獲得5位、6位、8位靚號以及生日號碼的使用權。9月,“QQ行”號碼正式向全國用戶發售,每月收費2元,免費號碼和一次性號碼申請基本停止發放。
“QQ行”發放的9月,朗瑪創業公司推出朗瑪UC客戶端;網易泡泡、新浪聊聊吧、搜狐我找你、雅虎通、263的E話通、TOM的Skype,騰訊引爆了一場針對自己的圍剿戰。
2003年6月,馬化騰如夢初醒,決定重回免費之路。騰訊以“慶祝移動QQ三周歲生日”為名,宣布新開通移動QQ用戶,可獲得免費長期使用QQ號碼一個。


收費模式為何失敗?
以上的收費模式,放在今天,無疑是再常見不過的收入模式;然而在2000年的環境下,執行起來卻變成一個個失敗的嘗試。
廣告,2000年的QQ用戶群體偏向學生,消費能力有限。投放不對口;
QQ會員,受限于2000年的支付大環境。
企業服務,QQ初始的定位基因,偏向做個人產品。
以上3點,放在今天,都是簡單易操作的收費模式;QQ會員,因為現在的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的便捷性,放在今天續費是再方便不過的事;例如微信讀書,看書看到需要收費的,直接點擊微信支付即可完成。QQ嘗試的方式錯在當時的大環境,而想法是很有前瞻性的。
企業服務,在今天,金蝶的云之家,阿里釘釘,紛享銷客等無一不是在細分企業即時通信的一杯羹。
可惜當時的騰訊沒有專門抽出人員,專門做企業服務。
而第四個嘗試收費模式:QQ號注冊收費,雖然讓騰訊面臨了第一次輿論挑戰。但一定程度上給騰訊帶來了盈利點的第一次成功嘗試,因為收費,因為支付方式的缺失,后來根據大環境推出的Q幣,再到QQ秀等增值服務的豐富。正在一步步地解救騰訊。
---以上素材來源于《騰訊傳》,今天把剩余的章數買了,花了38元的微信讀書的幣;表示非常貴的說,電子書居然跟紙質書一樣的價格。心疼了好久~~~~
【本文由“星星流浪的夢賬號”發布,2017年02月13日】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