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城市的鋼筋水泥里生活久了,心靈難免會感到壓抑與疲憊。
我們像是被時代列車裹挾的旅人,經常是腳步匆匆地去趕路。為了生計而忙碌,也遠離了故鄉的土地。故鄉,是承載著我們童年的記憶與親情的地方。
漸漸地,它變成了心中一抹遙遠而溫暖的鄉愁。
于是我們開始尋回那份對故鄉的思念,以及釋放著生活的壓力。
上周末老公騎著電動車載著我,準備去上海青浦摘草莓。車子穿梭在鄉間的小路上,那一刻感到是放松與喜悅的。
小路兩邊是寬闊的農田,不遠處是大片長得郁郁蔥蔥的杉樹。路邊停了很多轎車或者是電動車,大多是過來摘水果和蔬菜。
終于找到了那個采摘園,有大片的蔬菜和水果大棚。里面種了很多草莓、小番茄、小南瓜等,有些大人帶著孩子來體驗采摘的樂趣。幾個大棚的草莓都成熟了,很彤彤的很惹人喜愛。有些草莓苗被拔掉,看著挺可惜的。
我們進大棚逛了一會兒,但是沒有摘草莓。而是直接買了兩盒摘好的草莓,一共花了十塊錢。今年的草莓便宜,似乎賣不上好價錢。
后來我們在附近發現了共享菜園,土地被劃分成整整齊齊的一小塊兒、一小塊兒。每塊地里都被插上了一個小牌子,旁邊有水渠可以澆水。地里有很多老人和年輕人,大家種著自己喜歡吃的蔬菜。就像自己家里的菜園子,每一塊都被種上不同的蔬菜。
有位女士小心翼翼地給菜地澆水、施肥,很有耐心地在找著菜里的蟲子。那樣子,就好像是在照顧著自己的孩子。
以前有聽過這種模式,但是也是第一次見到。問了下才知道一年要800塊錢,對于很多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來說倒也不貴。在共享菜園里,可以選擇自種、半托管或者全托管等方式來管理。
對于那些渴望親手勞作的人來說,每一個勞作的動作都是與土地的親密接觸。這讓我們回憶起小時候在故鄉的田野里,跟著長輩們一起勞作的場景。
雖然辛苦,但卻充滿了快樂和滿足。
隨著共享菜園的出現,為這些在城市中漂泊的人們提供了一個情感的寄托之所。當大家周末有空時,便過來開墾自己的菜園。很多人來這里租一塊菜園,也是為了孩子能吃上健康的蔬菜。
在踏入菜園的那一刻,泥土的芬芳撲鼻而來。
那熟悉的氣息,瞬間將我們帶回到了故鄉的懷抱。
我們現在住的這個小區,里面有很多棟別墅。很多人在這里買上一棟帶院子的別墅,可以在院子里種菜、種花。有時在周末的早上,我便會拉著老公一起去看別人種的蔬菜。菜園里種滿了各種各樣的蔬菜,比如蒜苗、包菜、白菜、胡蘿卜、香菜……
我很羨慕他(她)們,可以悠閑地在自己的別墅里種菜。
于是也開始在心里幻想著,等將來有錢了也買一棟帶院子的大別墅。
其實之前我就曾跟老公提及,想在附近找一塊菜園子開墾出來種菜。雖然我們并沒有豐富的種植經驗,但每次看到附近的鄰居們們種菜心中就滿是羨慕。想象著自己也能擁有這樣一塊小小的菜園,親手播種、澆水、施肥……
附近有家荒廢的醫院,有人就溜進去開荒種菜。
愿我們在城市的喧囂中,也能擁有一片屬于自己的田園。
在那里我們可以播種希望,尋回那份被遺忘的生活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