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知從何時開始,睡眠這件小事,越來越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
在不健康、亞健康盛行的當今時代,睡不著、睡不夠、睡眠質量不高的問題,困擾著許多人的正常生活。影響睡眠的諸多因素中,有一個方面經常會被忽視,晚飯。
具體的說,晚飯少吃一點,吃的清淡些,且盡量不要太遲。如果10點半左右休息,在6點之前吃過晚飯是比較合理的。
長期這樣的話,有助于提升睡眠質量。你可別不信,我有一堆理由說給你聽。
02
據史料記載,中國的普通老百姓,最初是只吃兩餐的。
有這樣幾種不同的說法,有認為是從漢代,也有認為是宋代,更有人說是明代,中國人才開始吃晚飯的。
不管哪種說法最準確,但可以肯定的是,“以前”的人不像現在人這樣重視晚飯。
根本原因當然是生產力水平低下,經濟發展的條件不允許人們如此的“奢侈”。
隨著物質文明的不斷進步,以及城市的日趨繁榮,人們不再完全按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節奏,而是夜生活開始興盛起來。
晚飯甚至夜宵進入普通人的視野,遵循文化傳播的一大常規路徑,這種情況也自上而下逐漸地向農村滲透。
03
晚飯少吃一點,腸胃會比較清爽,人的精神狀態也好,不容易犯困。 如果吃的偏多的話,很快就想睡覺,影響晚上做事的效率。
再者,正如古人所說“飽暖思淫欲”,吃的太好太飽了,人的欲望也比較大。
人在睡眠狀態,身體的各個器官需要自然“休息”,這樣才能達到睡眠應有的效果。
吃的太多之后,腸胃整個處于消化的工作狀態,根本得不到好的放松。相反,做夢的機會增多了,而做夢對睡眠的干擾尤其巨大。
除了吃的少,還要盡量清淡些。口味太重,不僅刺激到腸胃,人的大腦神經也偏于興奮,以至長時間沒有睡意。
晚飯的時間也有一定的關系,吃的太晚同樣會影響睡眠質量。
04
世間的事,往往說是那么說,做起來卻很不一定,常常還要反著來。也難怪釋迦牟尼講,顛倒眾生,眾生顛倒。
現代人的物質條件整體上較以前豐裕了許多,逛超市就會發現,吃的東西更是種類繁多,令人眼花繚亂。
正因為具備了消費的環境,于是人們放開了很多,不再有過多的飲食禁忌。
不像傳統的宗法社會,家族式的大家庭占絕對主流,凡事都有個規矩,當然也包括吃飯。
現在更多的是小家庭,甚至一個人住的情況也不少,沒有那么多的約束,完全可以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所謂“禍從口處,病從口入”,嘴巴一經革命,疾病也相應地多了起來。毫不夸張地說,有許多病,根源在吃。
請記住,如果想要有好的睡眠,好的身體,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從控制晚飯開始。
晚飯少吃點的人,睡眠不要太好了。信不信,試試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