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愛如山

之所以想寫父親,是因為從小到大,想起父親的時候感覺到的總是滿滿的愛,并且歡樂無數,這愛伴著我初初幼小,少女,長大,以及結婚生子,一直到如今。

圖片發自簡書App

父親生于貧農家庭,爺爺木納老實,奶奶古靈精怪。他們共養育了七個孩子,父親排行第二,只有父親隨了爺爺的忠厚。高中畢業以后不能繼續讀書了,開始思考作為農家孩子的出路,在當時的情況當兵是不錯的選擇,在村書記家軟磨硬泡了幾星期后,如愿當了兵。

從此生活有了轉折,小時候家里窮,經常吃不飽,長期的營養不良讓二十歲的青年滿頭的白發。剛參軍時分配到海軍,去了一個小海島,因為來回運輸不便,所以島上的伙食長期是豆腐,大米和魚,以及豆芽。豆腐豆芽都是自制,可以滿足自給自足。剛到部隊時父親看到這樣的伙食簡直美的驚呆了!因為在老家哪里有這樣多新鮮的魚肉和可以吃飽的主食和豆腐!在周圍老兵不以為然的眼光里父親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幾個月后,父親這些新兵們徹底明白了老兵那飽含深意的眼光是什么意思,魚還可以,因為鮮美,可豆腐每天每頓出現在餐桌上的時候不僅是視覺疲勞也是味覺疲勞了,從一開始的興奮美味到后來的看著豆腐就想吐,父親一步一步從新兵熬到了老兵。

父親在軍隊一呆就是十五年。十五年里,結婚生子,轉成運輸兵,提干,到后來的響應部隊精簡的號召返鄉就業。

父親母親的認識也是相親,很老套的故事,唯一一點是相親之前父親去染黑了頭發,結果婚后沒多久白頭發就又重新長了出來,憨厚的母親一度認為是他當兵過于操勞累的,哈哈。

轉成運輸兵后我的記憶里就開始塞滿汽油的味道,開始有了坐在母親懷里咣當咣當坐著老式解放大卡車和吉普車的顛簸。后來又隨軍到了軍屬大院,部隊駐扎地與軍屬大院相隔幾小時車程,每到周末父親就會提著他的軍綠色帆布小包回家,每次父親敲門時母親總會順手抱起我開門,唉~然后故意不刮胡子的父親就會抱過我,開始在我的額頭開始蹭,這記憶這樣鮮明火辣!現在想起來還會感覺額頭火辣疼痛!忍不住去摸一摸額頭。一開始的我歡喜抱著父親,后來每次父親回來要抱時我總會雙手護臉,奈何人小雙手面積不夠大啊!然后看著我狼狽惱怒的樣子他們再相視歡笑,一家人的相逢有愛有歡樂。

最喜歡父親休假,那時光真是美的冒泡,父親坐在小藤椅上我便趴在他的背上晃啊晃,母親笑嘻嘻過來一推,我們就“咣當”仰天齊齊倒在地上。每次吃著雪糕時父親只要在身旁就用他那雙明亮的大眼充滿笑意的看著我,當時的我一度以為父親饞了,每次給他又不吃,總是樂呵呵的看到我吃完,經常吃的心惶惶:心想,你饞給你又不要,現在看到父親同樣樂呵呵的看兒子吃東西時才明白那是他心中滿滿的歡喜和愛!

小時候身體不好,就記得父親早晨拖我起來跑步,幾個月下來還真是很少再感冒。母親因為長期睡眠不好,父親總是在早晨悄悄起身為我做早飯,每天千篇一律的爆鍋面,可這面我卻從來沒吃夠過,如果一天沒吃,我會強烈抗議的!為了扭轉我太偏面條的習慣,父親母親商量怎樣讓我吃夠面條,不再想。于是連著一星期早中晚三頓都是面條,手搟面,寬面,細面,粗面…總之都是面!三天過去,父親有些擔心我吃傷了(其實他已經吃夠了)跟母親替我求情,一星期過后,母親用異乎平常的非常非常非常溫柔的語氣跟我商量如果我想吃,可以給我單做面條,我當時還在莫名其妙,嗯?平時雷厲風行鏗鏘有力的老媽怎么這樣溫柔?事實證明我的反射弧太長,許多日子過后才明白這是因為一天吃不到面條而強烈抗議引起他們對我的討伐運動,對我哪里是討伐,就是獎勵!哈哈!

父親屬于樂天派,母親屬于一點就著的火爆脾氣,其實之所以想寫父親是因為他即使面對人生的很多風雨也不會長久的記在心里,事情過后依然會露出他那招牌似的整齊大牙咧嘴開心的笑,具體到哪怕上午母親剛批判怒吼他一頓,下午依舊會準時跟公園里的“老人幫”樂呵呵開會,“幫”里會員八人,最大80有余,最小的就是被稱之為“小孩”的父親。

而有了兒子以后,父親將這愛繼續延伸到了他身上,兒子最喜歡跟姥爺玩,不到一歲時就跟姥爺學會了敬軍禮,可這口令只有父親喊才好用,我們喊時就會瞪著他那茫然的眼睛眨啊眨,仿佛聽不懂。每次父親帶他出去玩回來進家門時,就看到,兩人一前一后站在門口,抬頭看見父親在上面咧著嘴露出好看整齊的皓齒樂呵呵,低頭看見兒子在下面咧著嘴露著沒長全的小牙樂呵呵,那畫面現在想起來還是滿帶喜感。

從小過慣了苦日子的父親不喜歡買新衣,如今年齡大了,有所改善,如今看到我給他買了新衣服便會說,挺好,我挺喜歡,可是我的衣服夠了,你們就少買哈!并且開始遷就母親的脾氣,母親指揮他就默默遵守。他們倆其實也會拌嘴吵架,一般情況是父親說的少,但是,如果我在身邊,兩人的吵架模式經常是這樣滴:父親吧啦吧啦一堆他的說辭,問我,你媽媽她是不是不講理?!我答:是!然后母親不甘示弱:哎,閨女,吧啦吧啦一堆,你說是不是你爸不講理?我答:是!后來倆人突然覺得不對勁齊齊收聲,我面向父親:你說的有道理!你繼續!然后面向母親:你也有理,你也應該繼續!接著退后一步,面帶看戲樣。兩人瞬間棄了前嫌聯盟起來,互相問:

這是你養的?

你養的!

怎么辦?

開門把她扔出去!

然后虛做了開門的樣子,但架是吵不下去了,拍拍手該干嘛就干嘛去了。讓我不明白的是他們兩個為什么不痛定思痛的不吵了,每次都要抓著我做裁判,結果被我看了戲,沒了趣,散了場。難道是希望我哪次正義上身替一方去指責另一方嗎?這個策略純屬看過無數次一地雞毛的無奈,呵呵。

父親在部隊十五年,養成了看報看時事新聞的習慣,在我養娃時順帶看了我有意無意放在家里的育兒書,學習習慣直到如今。如今竟也開始感慨反省自己對我從小的教育好多地方不到位。當時聽到這話,心中一陣熱淚,我善良的父親,您和母親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能力給予我這樣多的愛,我已受益匪淺,您又何必自責?

父愛如山,山高水長的路途有愛始終相伴;父愛如海,海水托起我揚帆離家的船勇敢前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