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擇校還是不擇校?這句話說起來就像哈姆雷特的"生存還是死亡",一樣讓人迷茫。
? ? ? 女兒小學四年級了,走到了選擇的岔路口。如果選擇擇校,我們就得報名奧數(shù)班,如果不選擇校,我們還可以繼續(xù)這樣按部就班的簡單生活。女兒,是有夢想的。老師給孩子們講過國內(nèi)的幾所知名大學,廈門大學這幾個字就深深印在孩子心里了。
? 每個孩子在家長心里都是獨一無二的,雖然嘴上表揚這別人家的孩子,但是在心里還是覺得自己的孩子最聰明。以前當旁觀姐姐教育外甥,總是給外甥定很高的目標,因此自己一邊為目標實現(xiàn)高興,一邊也會為目標沒達成而失落。我總是真誠而犀利的說,孩子只要比父母強也是成功。輪到自己,還是被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美好心愿驅使,下意識的給孩子定目標。
? ? ?女兒學習一向我不參與,但是三年級下學期考試成績卻不理想。看到分數(shù)時我很失望,看到題目時我又覺得如果自己答未必有孩子考的好。語文有道題,列舉了好多成語,第一個問,讓從中選出描寫景色的成語。第二個問題,你再寫出幾個描寫人物的成語。(重點字:再寫的)很多孩子紛紛中招,從列舉的成語里選出描寫人物的成語。也許是我有感情因素羈絆,真的覺得出這樣的題目有意思嗎?是鍛煉孩子審題,但是怎么讓人有智力急轉彎的感覺?現(xiàn)在有很多高考本來孩子平時成績是相當好的孩子,結果分數(shù)還不如一般水平的孩子。真的覺得和出題題目有干系,中國的語言多么博大精深,一字之差,差之毫厘矢之千里。當本來簡單的題出現(xiàn),往往好孩子最后會糾結,真的這么簡單嗎?
? ? 孩子三年級的時候, 我曾經(jīng)帶孩子上過一期的擇校班,特別累。到了學校就是一張口算,一張應用題卷子。早上是8點上課,但是孩子和家長們7點40分就都到齊了。卷子批出來,80分以下的孩子,要求第二天7點30分就到校。老師說,家長們得堅持。你們帶孩子坐在這,不就是為了孩子們長大后比你們生活的更好嗎?這句話太戳人心了。頓時,本來困倦不堪的家長們就像打了雞血。
? ? 但也是快樂的。比如奧數(shù)老師,胖胖的,看著像個保安。聽了課,我突然覺得不像老師的老師也許更是好老師。他提問誰會說,你回答不上來的話你旁邊的同學作業(yè)寫10遍。孩子們頓時非常注意力集中了,畢竟學習是自己的,何苦連累別人呢!再比如語文老師,先讓孩子背?詩經(jīng)?里的?蒹葭?,背古文?齊王納諫?。再節(jié)課給孩子們講?荊珂刺秦王??羅密歐與朱麗葉?。后來,孩子在學校圖書館借書的時候借了一本?春秋?,自己驕傲的說沒有人像她這么高大上。
? 通過這個班級女兒也見到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老師問:"大家都看過?西游記?沒有?" 舉起 一片小樹林。老師又問:"那考考大家,水簾洞外面的對聯(lián)寫的什么啊?"就剩下一個小樹了。一個戴眼鏡的小女孩不慌不忙的站起來回答:"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這個別人家的孩子,太厲害了。
? ? 照例,每次課程結束老師都會出張卷子,答完就可以交卷離開。經(jīng)過一上午的知識灌輸,孩子大人早就饑腸轆轆了。附近就只有一家快餐店,中午吃飯也像一場戰(zhàn)役。女兒答的快,我們就可以吃的從容。作為一個媽媽及時的把心得和她分享,:"女兒,要想吃好飯,就得起的早,答的快。這個和你長大一樣,想過好生活,就得現(xiàn)在付出辛苦。"
?關于擇校不擇校,我讓女兒自己選擇。我說:"擇校你考上你心目中的廈大比例可能50%,不擇校以后考廈大比例為20%。但是擇校會很累。"女兒選擇了擇校,但是她問我:"媽媽,很累的話會不會累死啊?"我微微有點難過,如何選擇,選擇后什么結果,這都要等孩子長大后才知道。而成長路上,孩子我和你一樣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