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七步創造終身收入》
本書學到的三個至關重要的知識是:一、識別營銷騙局。二、省錢。三、賺錢投資(這一部分最重要的講了資產配置)
第一部分、免入坑指南--識別營銷騙局。
1、營銷騙局一:96%的基金和基金經理都跑不贏市場;
2、營銷騙局二:不要相信晨星評級;
①基金公司是會同時發布5只新基金,推廣業績好的那一只。剩下的走向毀滅
②98%五星評級排名都堅持不到10年;
備注:目前國內的指數基金的手續費也相對比較分散,在我看來-指數基金收益相對恒定,那就需要選擇手續費相對較低的來長期投入。
(也許我理解的有錯誤,也歡迎有識之士指正,一起進步)
滬深300有如下幾只,我做了比較:
興全:抗風險跟蹤誤差 4.28% 投資性價比 2.2 費率:買入0.12 運作0.95? 賣出超2年0
富國:抗風險跟蹤誤差 3.43% 投資性價比 1.74 費率:買入0.12 運作1.18? 賣出超7天0.5
天虹:抗風險跟蹤誤差 1.55% 投資性價比 2.1 買入0.1 運作0.6? 賣出超7天 0.05
中證500
天虹 資金7億 無評級抗風險跟蹤誤差 4.64% 投資性價比 2.18 費率:買入0.15 運作0.7? 賣出超1年0
富國 資金50億 晨星2級 抗風險跟蹤誤差 3.76% 投資性價比 1.5 費率:買入0.15 運作1.15? 賣出超7天0.5
第二部分:省錢 用省下來的錢投資。
第一:盡早還清貸款。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他們的抵押貸款是最大單筆的支出,但你并不知道,有80%~90%,有些情況下可能會更多,都是去付利息了。
還房貸:提前一個月還掉下個月的本金,只是多花了一點兒小錢,但能給自己帶來巨大的好處。
還掉之后你,你就永遠不會為這筆錢付利息了。
第二:減少費用。
你能做的最好的投資就是改變你自己和改善你的生活方式。(前半句和后半句一樣重要),讓自己開始開始喜歡上減少費用的成就感,不然你堅持不了多久。
1、省掉生活細微之處你覺得很必要的開支。
重復性消費:晚餐飯錢和手機賬單
①晚餐飯錢:過多的晚餐本來就會干預我的力量關鍵人生方向,我想瘦變得苗條。而且不吃晚餐的確會讓自己更快的達到體重目標。
②手機賬單:我每個月的收集話費和流量本身是用不完的,要調低。
③交通費用:我已經強迫自己盡量綠色出行
2、找到一個生活成本比較低但是生活質量還可以的城市,我目前選擇的是嘉善。
以后準備在上海尋得一些菜圃和良田,生活自給自足。過兩天裝修大事忙完,我也準備在上海再弄一片地。
背靠經濟發達的上海,進可攻退可守。
第三:節稅:
按照法律規定,我當然應該一分不少地足額納稅,但除此之外,我根本不應該再多交一分錢的稅款,我覺得你也不應該多交一分錢的稅款。
如果你的年收入很高,而且住在一個所得稅很高的地區。那么可能要繳納45%左右的稅。所以我要努力提高稅收效率。
①提高公積金的比例,公積金部分是免稅的,這樣公司也會多給付一部分;目前公司給的住房公積金太低了,如果有機會我必須調換公積金。
②找到其他合理避稅的方法。比如培訓、和學習提高自己也可以減稅。再比如美國有很多富豪買長壽保險,可以抵稅。
第三部分:賺錢投資(這一部分最重要的講了資產配置)
第一招:儲蓄更多,投資更多;計劃:每年花2萬塊購買長期國債。
第二招:賺錢更多,投資更多。去增加價值,去賺得更多,把你賺來的錢做投資,你就可以創造出你真正渴望的那種層次的財務自由。
我們不是靠時間得到報酬的,我們得到報酬靠的是價值。
1、投資你自己。如果你是自由職業者,自己給自己打工。所掙得的都是自己的。我想終有一天,我也會轉變為自由職業者。
2、創意和貢獻幫助客戶謀取更多的價值。
一個人能夠給客戶創造1%的收益率,那他就比只會存款的普通人的價值高3倍多。一個人能夠給客戶創造1%的收益率,那他就比只會存款的普通人的價值高3倍多。
3、普通職工:付出110%的努力比比他人做的更好,讓老板為你的價值加薪。
讓你感到幸福的還有獲得成就的快樂,以及創造性工作帶來的興奮。
4、努力找到第二職業,努力做一個自由職業者。掙得的都是自己的。
目前我準備先考取二建,多一份被動收入。另外通過培訓開始深入學習ITIL,爭取發展為這一領域專家。
第三招:資產配置
第一:配置決定一切!所以你要進行大類資產配置,把它們分散投資到兩大水桶中:安全/安心水桶和風險/成長水桶。
要成為一個成功的投資者,你必須把投資組合定期再平衡。資產再平衡一年一次或者一年兩次就夠了。投資者要獲得財務自由,最重要的是資產配置
第一個水桶是安全賬戶:現金等價物/貨幣基金、債券、大額存單、養老金、年金、人壽保險、結構化票據(保護下行風險,可以享受上行收益)
他們給你的錢打造一個安全的環境,但是錢在這個水桶里增值得非常慢。但是你的錢很安全,當你需要錢的時候,錢肯定在那里,一分也不會少。
第二個水桶風險/成長水桶的高收益(20%),它能給你機會獲得更快的財富增長但是你必須做好準備,把錢投到這里有可能虧得精光。截止目前你要學會:
以下是瑞·達利歐的資產配置(簡易版)
第一,我們需要把30%的資產配置在股票上。(在這個籃子里,要進一步分散投資,你可以買股票指數基金,比如標準普爾500指數基金,或者其他指數基金。)一開始聽到這樣的股票配置比例,我覺得太低了。
但是請你記住,股票的風險(即波動性)程度要比債券高3倍。
第二,55%配置長期國債。15%配置到中期國債(期限是7~10年),40%配置到長期國債(期限是20~25年)。
用更多的債券才能抵消股票的波動性。
第三,最后再配置7.5%的黃金和7.5%的大宗商品。
因為會出現這樣的經濟情況,快速通貨膨脹形成股債雙殺,股票和債券同時受到嚴重打擊。”
最后,組合必須再平衡。再平衡,至少要每年做一次。
意思是說,當某一塊資產表現很好時,你必須賣掉一些,把它占總資產的比例調回到最初的配置比例。
結合自己的情況給自己定個小目標:
第一:拿出工資收入的固定比例進行儲蓄。錢儲蓄在哪里?
首先財務安全,存6-12個月工資,目標148200元攢夠了這筆錢就不要動。實現時間:2023年
其次財務活力:①還清房貸,②投資所得給自己發工資。錢母*12%=148200 錢母=1235000 實現時間:2028年
財務保障:通過不斷學習,用20%的錢撬動80%的理財收益。由于退休要積攢夠600萬,實現時間:30年到退休。
現在開始加油吧
另外以下為基本的安全賬戶配置解釋。可以放在安全賬戶:
①它可以保證你的資金安全,
②當合適的投資機會來臨的時候,它讓你馬上有錢可用,火力全開。
③每年都發生通貨膨脹,你手上的現金的購買力只會縮水。但是在通貨緊縮時期,你的現金就能買到更多的東西。
注意:現在各種理財機構都在鼓吹通貨膨脹吃掉你的現金,鼓勵購買理財課,以及鼓勵講錢流進基金市場和股票市場,
熟不知也有通貨收緊的時候,在通貨收緊的時候金錢的購買力會大漲,股票和基金都會收益都下降。所以保障本金安全,才能讓你進可攻退可守,堅守住自己的底線。
資產配置的基本操作--60%債券,30%基金(被動基金和主動基金),10%黃金和大宗交易
@1現金和現金等價物--貨幣市場基金
貨幣基金是聚集社會閑散資金,由基金管理人運作,基金托管人保管資金的一種開放式基金,專門投向風險小的貨幣市場工具,區別于其他類型的開放式基金,具有高安全性、高流動性、穩定收益性,具有“準儲蓄”的特征。
另外定期存款也屬于貨幣市場基金的一種
@2債券。利率下降時,債券的價值增加,利率上升時,債券的價值反而會降低。當債券發行是利率基本不變,當利率上升的時候,意味著市場的無風險利率上升。債券的估值反而降低。
例如買入5%債券 市場利率3%,利率上升到4%時,你的債券價值仍然是5%,機會成本增加了。
注意:債券也有評級,低于BBB的是垃圾債券。這種債券一般被包裝,只談收益--業內稱之為高收益債券
債券有很多種:
國債:短期國債、中期國債、長期國債、通貨膨脹國債(保障利率不受通貨膨脹的影響,但是也有通貨收緊的風險,有下行收益)
國債是國家直接發行的機構和個人都可以購買。
國債的優勢:
1、國債可以每年分一次利息,利息可以取出來。銀行定期存款只能到期拿利息+存款。
2、國債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銀行企業債需要繳納所得稅
3、銀行有破發風險,存款可能拿不回來(我國近年規定,低于50萬可由保險公司賠償)
4、國債利率高于銀行。國債分類:國債有儲蓄型國債和記賬式國債
儲蓄型國債:有3年期和五年期,一般在每個月的固定時間發行。比如2021年每個月的10號都可以申購。
例如購買10萬元3年期國債 利率為4% 每年利率:10萬*4%=4000元 到期本息112000元
記賬式國債(國債基金ETF):可以發生債券買賣的國債,記賬式國債盈利來源就是差價和利息,這種國債可以通過市場經濟變化和供求關系來體現。
一般100元一張,10張為一手。
此類債券需要注意入市時機:
①國家經濟動蕩時,人們為了資金安全可能大量涌入國債市場。(供求關系決定國債價格上漲)。
②銀行調息問題,銀行利率上升,債券貶值。
③政治因素。國家需要用錢,這個需要關注央視每天晚上的新聞聯播。
債基和國債指數基本保持正相關。國債指數漲,債基一般也會上漲,反之,國債指數跌,債基一般也會回撤。
國債指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固定利率國債為樣本,按照國債發行量加權而成。目的是反映債券市場整體變動狀況,是債券市場價格變動的“指示器”。
債基:債券基金,又稱為債券型基金,是指專門投資于債券的基金,它通過集中眾多投資者的資金,對債券進行組合投資,尋求較為穩定的收益。
公司債券:債券的利率只比美國國債高1%左右,但是風險很大。(如果你看好公司還不如買股票好了,不值得)
市政債券:市、縣需要籌集資金來建設大型市政工程,當地通過發行債券來借錢搞建設。
@3大額存單。
大額存單對于普通定期存款來說最大的門檻就是起投額比較高,目前個人投資者申購大額存單的起投額為20萬,機構投資者起投額為1000萬。
大額存單門檻高自然也是有道理的。在存款利率上,大額存單一般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上浮40%到55%,而普通的定期存款上浮一般為15%到30%;
在靈活性上,大額存單可以提前支取以及進行轉讓,而普通定期存款則無法轉讓
在安全性上兩者均是一般性存款,都受《存款保險條例》的保護。
@4第一套房子:一套房子,如果是你的主要居所,不應該被看作可利用杠桿的投資,也不應該指望房子產生巨大的投資收益。
@5養老金:不要動自己的養老金,不要用養老金去投資。你不要拿你一生的收入計劃去冒險!
@6年金:是指一定時期內每次等額收付的系列款項,通常用A來表示。年金的形式包括保險費、養老金等。年金具有等額性和連續性特點。
我現在有兩筆年金,每年定期存入2萬元,雖然感覺有點坑,但是還是堅持吧。畢竟還算安全。
@7至少有一種人壽保險屬于你的安全/安心水桶,你不要亂動它。他能保證家人的安心水桶。
等房子裝修好了,打算給我和張朝穩購置一定的保險。
@8結構化票據。這種產品對于投資者來說就像工程設計一樣安全。它有100%的下行保護,這意味著你絕對不會損失你的原始投資本金,而且它讓你分享90%的標準普爾指數的上行收益
注意:aa結構化票據的安全性取決于發行這個票據的銀行。
bb你還要留心費用和復雜的合同。結構化票據可能會成為非常糟糕的產品,就像公募基金一樣,如果有太多的費用附加在上面,它就會變得很糟糕。
cc 投資時機也很關鍵。如果時機不對的話,你可能投資了相當長的時間也賺不到一分錢。
結構化票據有另外一個諢名,叫做“美麗的童話(Fanciful tales)”。推銷結構化票據的銀行以保本安全和有機會賺大錢作為宣傳口號。
從賣方角度來講,發行結構化票據可以賺取豐厚的傭金,是金融機構的“大奶牛”。
從買方 廣大投資者普遍對于結構化產品的投資回報估計過高。
結構性金融產品,由于其設計復雜,費用(銷售渠道收取的傭金)昂貴,一般都是銀行向金融知識不甚豐富的業余級投資者兜售的“童話”產品。
聰明的投資者,在購買結構性票據和其他結構性金融產品之前,需要問自己下面這些問題:
1)我是否了解該金融產品的風險?我是否了解該金融產品的收費?
2)該金融產品將我的儲蓄鎖定X年,期間無法拿出,我是否可以承擔這樣的流動性風險?
3)在最壞的情況下,我可以從該產品中得到多少回報?和一個普通的固定收益類(國債)投資相比差多少?
一個負責任的投資者,應該首先充分了解了這些金融產品的風險,并且做足功課,詳盡的分析在各種情況下通過這種產品可能得到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