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晚上收到一條微信消息:“清理一下人脈,看看誰好心讓我常住朋友圈。”
消息來自一個并不相熟的女生,我得感謝她,這條消息讓我開啟了對人脈這個詞的思考。
我覺得并不是加了好友,對方就成了你的人脈資源,真正有效的人脈,應(yīng)該是當你需要的時候,這些人愿意出手,不管是出于感情還是價值交換,抑或是其他原因。
2
這種關(guān)系要靠譜,首先,彼此之間得有基本的認識,我們不太會去跟一個缺乏了解的人做生意,更不會輕易接受一個陌生人的饋贈。
有好多人加了微信之后,加了也就加了,也不打聲招呼,也不好好地介紹一下自己,這是非常不科學的。
關(guān)于自我介紹,我認為最起碼得包含這三個部分:
我是誰,我在做什么,我能提供什么。
更高級點的,講講你們之間的機緣,如何得知對方,表達下各種感情,比如仰慕。懂事的,還會在結(jié)尾加個祝福。
3
上面說的是第一步,然后呢?如果你確實是個很牛叉的人,別人知道你有價值可以交換,你要獲取資源,獲得別人的幫助,相對來說比較簡單。
但我們大多數(shù)人并不是,那該怎么辦?其實很簡單:
惦記對方,用對方能感受到的方式。
人都需要存在感,當你覺得某個人心里壓根就沒有你,做啥事兒都想不到你,你會怎么對他?
下面,我們來看兩個故事。
4
小張非常喜歡一位作家,于是隔一段時間就給這位作家發(fā)郵件,郵件內(nèi)容包括作家已出版圖書的書評,公眾號文章的讀后感,還有一些非常中肯的建議。
作家終于“受不了了”,把她的個人微信號發(fā)給了小張。
加到偶像微信以后,小張并沒有經(jīng)常在微信上打擾這位作家,而是堅持發(fā)郵件。
有一次,作家主動在微信上找到小張,跟她說,你的書評寫這么好,要不我給你介紹幾個編輯吧,你可以有償給他們寫書評。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開端,后來,小張還成了作家的助理。
5
謝叔初中畢業(yè)以后就在廣東打工,二十出頭就已經(jīng)在一個不錯的服裝廠里面擔任主管了,還帶出去一大批老鄉(xiāng)在廠里掙錢。
他有一個習慣,每次回老家,都會帶一些土特產(chǎn)(老鄉(xiāng)回家的時候,他也會讓人捎帶),然后給廠長送過去。
他送的那些土特產(chǎn)并不值錢,都是紅薯干,臘豆腐干之類的土貨,而且,他從來不向廠長提出任何請求。
此后,不管他在哪個地方上班,他都保持著這個習慣。加上他這個人為人真誠,辦事也挺靠譜,他總是能比其他老鄉(xiāng)混得好很多。
6
他們都在用各自的方式來讓別人知道,他們心里是裝著別人的,惦記著別人的。
生活中還有另外一些人,他們也是會惦記著別人,不過,他們惦記的是能從別人那里獲得什么好處。
在向別人求助的時候,也不會想一想,咦,之前我有沒有給這個人做過什么,或者是,我現(xiàn)在能為他做點什么?
他們會一次又一次理直氣壯地找人幫忙,他們會跟人吹牛我跟誰誰誰認識,他還幫我做過啥事兒。
對這種人,我想說一句話:
你真美,想得美!
7
價值交換在人際關(guān)系中非常重要,但并不是說你不能給對方提供對等的價值,就不能好好做朋友。
之前我在文章里寫過,沒錢花,你可以花心思。在這里也是一樣,沒對等的價值可以提供,你就多惦記別人,用合理的方式,讓別人知道你在惦記他,你心里有他。
如果沒有惦記,就算是曾經(jīng)的老朋友,最終也可能會淪為熟悉的陌生人。
剽悍一只貓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分享到你的朋友圈。公眾號或微博轉(zhuǎn)載請通過簡信聯(lián)系作者本人獲得授權(quán)。歡迎諸位關(guān)注我的簡書賬號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