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200205? ? 周三
*宅在家里的時間多了,心里多少會有些躁煩。畢竟,大多數人,是有喜熱鬧,愛群聚,想外出的一面的。
如今電子通訊的便捷,使得“人在家中坐,也和外界一樣有連接”,這是有益的一面,可以幫助我們足不出戶的了解外面的精彩,完成人際互通和一些工作;但另一面,資訊的紛繁復雜,又容易擾亂我們的心神,再加上宅的空間局限,接觸的人有限,時間長了,的確會讓人有煩悶,焦躁之感。
*假期里,孩子的課外班暫時停課了,外出的聚會娛樂活動都沒有了。除了每天下樓在家屬院里鍛煉鍛煉,其余時間,孩子都是呆在家里,寫作業看書,看會兒電視,自己玩玩或是和家人玩玩…
孩子問我,老媽,你煩躁的時候怎么辦?有沒有覺得什么都沒興趣做,還想發脾氣?你做些什么來調節?
我一想,是哦,趁這會兒有時間有心思,我把自己喜歡做的,之前煩躁時做的有效果的方式梳理一下,也記錄一下。要不,當我煩躁之時,有時候一時想不起做什么,像個無頭蒼蠅一樣,不知所措,就很容易被情緒牽動。那時拿出來看看,也有個借鑒不是。
*想了想,我應對煩躁的方式有這么幾種:
1,泡茶喝茶。
燒一壺水,泡一杯茶(我常喝的是薏米茶或紅茶),看著茶湯的顏色一點點的變深變濃。然后,把茶杯捧在手心里,感受著茶杯的熱度,一小口一小口的飲啜,品著茶湯或淡或澀或后味的甘…在裊裊熱氣和茶的各種滋味中,打發時光,驅散煩躁。
2,耐心認真的洗漱。
這大半年,我愛上了仔仔細細,認認真真的洗漱。
從擠牙膏,漱口,到里里外外的刷牙…
從用化妝棉卸去臉上的BB霜,用潔面皂打出細膩的泡沫,輕柔的在臉上自上而下打圈圈,到用溫水洗凈,用潔面巾拭干。(時間允許的話,敷一張面膜。再燒一壺熱水,泡泡腳。十幾二十分鐘,腳泡好了,身上也暖乎乎的,面膜也敷好了)然后,再拍水,涂精華,抹眼霜,面霜。一步步,一層層的來。
我發現,我是越來越享受這么溫柔細致的對待自己的過程了。(想想以往,我刷個牙洗個臉都是簡單粗糙慌張的,難道是我很忙趕時間么?也不是,而是,我沒有好好對待自己的那份心思。)
如今,我這么耐心認真的洗漱,并不單單是為了護膚為了美,而是,我有了“我很重要,我值得為自己花時間精力金錢來滋養自己”的認知,有了“我是一個女人,我要讓自己變得美美的”的認知,有了“我要溫柔的呵護自己”的認知…
3,看文章。
我發覺自己煩躁時,大多時候是很難沉下心來看書看文的。但有時候所處的時間地點不允許我去泡茶,洗漱,做些別的事呀。為了磨磨性子,我會隨手翻一本書,或是手機上的一篇文章,看不進去怎么辦?那就讓自己一個字一個字的在心里默念,或是拿個本子拿只筆,一筆一劃的抄我認為好的句子。你別說,一次次試下來,我發現,當我真的克制住自己,去默念,或是去抄寫的時候,只要能堅持最多兩三分鐘,心思就會慢慢的安下來,至少不那么躁動了。
4,聽音頻看視頻。
有時候晚上,心煩意亂時,我會在喜馬拉雅里找個音頻聽聽,或是打開瀏覽器,找個視頻看看。至于聽什么看什么,看當時的心情。聽的有時候是冥想引導,有時候是搞笑脫口秀,有時候是音頻課…看的,我一般喜歡看有美女帥哥的電視視頻,或是一些類似《妻子的浪漫旅行》,《奇葩說》等綜藝節目片段。
5,微信上找朋友聊聊天。如果朋友回應的話,多說幾句;如果朋友在忙,我就干點別的。
6,到樓下家屬院里,慢跑一會兒。
我這人不喜歡運動,年前剛開始的一周兩次的瑜伽課,也因為瑜伽館不開門暫時擱置了。
好在有老公督促我,過年宅在家里這些天,老公催著喊著讓我們上下午兩次到樓下運動。
他和孩子跳繩打羽毛球,而我,在試了試幾種運動后,發覺,慢跑對于我來說,比較容易接受。而且,在一圈圈的慢跑中,我發覺,我的胳膊腿在動,而腦子里的念頭動的少了。呵呵,看來,慢跑對我來說,也有助于安穩心神哦。
*我把自己梳理的這幾條給孩子看,“諾,這是我應對煩躁的幾種方式。”
“那是你的方式,我剛才想了想,我煩的時候,拼會兒拼圖,自己擺擺圍棋,找姥爺下盤象棋,或是看本小說,還有喝包奶,好像會好一點。”孩子說。
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來調節。
*還有,我發覺,越是煩躁時,我就要盡量避免和家人互動。因為我這個人,窩里橫,欺內怕外,在負面情緒下,面對家人,我有可能會丟情緒,甩臉色,說話不好聽…所以,煩躁的時候,我獨處調節,或是找朋友調節,可能會比和家人互動好一些。
*煩躁,就是自己心中的念頭跑的快了,亂了;這很正常,沒什不好,或錯。面對煩躁,我們不用抵觸,也不用否定。找個事讓自己的心思集中一下,念頭慢下來,少一些,也許就慢慢安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