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個夏天的天氣太過熱情,溫度一直在37度左右徘徊,怎樣才能 不被這種熱情肆意打擾,于是我想到了早晨,準確地說起來應該是清晨。
或許是被白天的熱與夜里的悶趕暈了神經,人總處在一種捉摸不定、無法安靜的狀態。其實夜晚也拿不出多少辦法,它也被熱的堅持籠罩著,一直要到后半夜才稍稍涼快起來。
還沒有等到夜完全降下溫度,天空便蒙蒙地擦亮了眼,5點過后的時候,就可以迎接東方天際的第一縷晨曦。
一日之計在于晨。當晨靜靜地舒展眉宇的時候,我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還躺在晨的懷抱里熟睡,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已經趕著晨光匆匆踏上了奔波的路。我只知道我已經把自己交給了晨。
我希望站在那座熟悉的山上的亭子的欄桿邊看一看早晨。我看見過這樣的早晨,當太陽還沒有露臉的時候,天空已經抹上了一片絢爛的金黃色,當太陽終于頂破厚厚的云層浮現出來的時候,光芒足以刺破人的眼睛,只是溫度保持著那么一點溫柔,清晨于是好像戀愛了一樣,不再保持原有的一點矜持,向著太陽盡情地傾述,直到將黎明遠遠地甩在身后。
我也希望站在那個人潮洶涌的街頭的一個角落看一看早晨。我遇到了這樣的早晨,紅綠燈只是閃著黃黃的一種顏色,沒有人穿梭期間,偶爾有幾輛車在街道上駛過,好像是跑去菜場的。天空的光亮漸漸地明亮起來,整條街上只有早餐店的門楣才知道晨光悄悄路過的聲音。偶爾有晨跑的人迎面而來,汗涔涔的像是剛從水中爬上來,身上似乎還帶著迎接早晨的喜悅。
2.
晨,正在迎接你的到來,帶著全情的溫暖。F君于是整裝行囊,他將要去往另一座城市談一樁生意。車子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東方天際的顏色泛著金色魚肚白。他偶爾朝著車窗外投去不經意的眼光,就捕捉到了清晨的美意。他心里想著:“今天一定是個好日子!”
城市與城市之間在清晨的注視下,呈現著一樣的風景,水泥森林里照例是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街道上行色匆匆。或許只有這個城市的打拼者,才能夠真正的知道晨之寶貴,所以F君決定在12點之前,能夠抵達另一座城市,雙方能夠坐到談判桌上。他告訴司機:“注意一下行車時間,爭取11點左右到達,在早上就把事情定下來。”
早晨終于淹沒在世人的喧囂里。F君如愿抵達了目的地,談判很順利,沒有預想中那么難,因為一路上F君做足了功課,對談判的每一個細節都做了充分的準備,當他與另一雙一樣充滿誠意的手握在一起的時候,他告訴對方,“這真是一個愉快的早晨!愿我們的合作一切順利!”對方報以微笑,只是將手握得更緊了一些。
F君或許領略到了早晨的善意與美麗,從此以后不管如何,他給自己作了一個特殊的規定,如果遇到談判合作等重大事宜,必須盡一切可能在早晨謀定, 他希望抓住早晨最寶貴的時間,讓自己的事業能夠盡快再上一個臺階。
F君時刻把早晨裝在自己的心里,向黎明問好,與清晨一起賽跑,在早晨的忙碌奔波中踏出了一條金光大道。F君有一天在清晨爬上城市的一座孤山,從山頂看展現在眼前被一層淡淡的云霧環繞的城市,還有依偎在城市旁的那一座多情的湖,心頭不禁感慨,“原來晨光中這座自己日夜奮斗著的城市這么美麗,我能夠如此安靜地看你幾回?”
歲月流轉,早晨從來沒有一天耽擱時間,不在規定的時間出現,只是有時候會被風雨遮蓋了眼睛,有時候也會失去招呼人間的熱情。風里來,雨里去,早晨不帶一絲倦意,F君卻感到有些力不從心,他終于沒能再次爬上那座孤山看一看這座城市的美麗,而是消失在某一天早晨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
3.
有一天,一位剛進佛門的弟子跪在佛的面前問佛祖:“師傅,晨,是用來被打拼的嗎?“佛祖回答道:”晨,是用來被浪費的。”弟子不懂,接著問道:“晨,怎么是用來浪費的呢?早晨的時間多寶貴啊!”佛祖笑而沒有回答。
這位弟子每天清晨起來,都在想著這個問題,他挑水、掃地、誦經、念佛、練拳、靜悟……他覺著自己為心中的佛每天都在打拼。有那么一天黎明還未到來之前,他悄悄地遛出了佛堂,沿著墻角走到佛堂后邊的一片茶園里,選擇一處高地站在那里看遠處的天邊,天邊只是呈現淡淡的清澈的藍,他感到心異常寧靜,身體幾乎沉睡過去,直到拂曉悄然而至,在一縷晨光的照耀中才漸漸醒悟過來。
弟子告訴佛祖:“師傅,晨確實是用來浪費的。”佛祖笑而不語。弟子接著說:“我昨天就浪費了一個早晨,但我在晨光中仿佛感到了自己的全部生命。”佛祖問道:“什么生命?”弟子回答:“平靜的生命。”佛祖問道:“你既已遁入佛門,怎么還不能平靜?”弟子回答:“ 浪費了早晨這般寶貴的時光,生命就再沒有什么可以浪費的了。“佛祖無語。弟子接著說:”生命如果是用來被浪費的,我愿意浪費在早晨黎明前的那一縷曙光上。”佛祖依然無語。
4.
“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這是著名財經作家、自媒體人吳曉波一本自選散文集的書名。當吳曉波老師發出浪費生命在美好的事物上的號召時候,在他集聚的數百萬粉絲社群中,擲地有聲,獲得無數響應。在這個社群中,像追逐明星那樣追逐吳曉波老師的一言一行,你說是不是也在浪費生命呢?
為美好而浪費生命是不是值得呢?每個人心中一定都有自己的答案。 我相信吳曉波老師確實已經浪費了很多生命,而他所謂的美好,就是他一路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命運起伏不斷思考探索、筆耕成長的歲月。這樣的歲月不知在多少的晨曦中潛伏,為的就是今朝振臂一聲呼,在自己營建的美好事物上浪費更多的生命。
美好的事物千千萬,千千萬的事物不一定美好。當生命展現一種氣度用來被浪費,應該是美好的事物紛至沓來,就像早晨是如此美好,但每個人感受到和歷經到的不全是美好,如果要把早晨浪費掉,很難在美好與不美好之間作出一個清晰的抉擇,你只有在親身經歷的時候,才會知道浪費掉的究竟是不是美好。
生命何嘗不是用來浪費的?你浪費得起生命,你也一定能夠得到美好,你是不是能夠相信自己呢……不論你做出怎樣的選擇,早晨總會如期而至,比起雨天的早晨,我更喜歡晴朗的早晨。比起冬天的早晨,我更喜歡春天的早晨。我在四季的輪回里浪費過無數個早晨,我也在陰晴不定的日子里浪費過一個又一個的早晨,直到現在我才知道,早晨的時光原來是被用來浪費的。
正如李健《美若黎明》的歌聲所唱:“趁著你還沒醒來我已悄悄地離開/迎著第一縷風穿過最后的霧靄/黎明還沒升起來心里已經有期待/雖然還有傷痛早已習慣了忍耐/我聽見那天堂鳥已開始了歌唱/跑過來又跑過去的風還在游蕩/我看見那夢中人走出彩色的房間/遠處漸漸升起不一樣的朝陽/回望曾經的旅程三言兩語說不清/過去的已過去今天已經到來/我聽見了人們說起親切的話題/歌聲里的你和我會永遠在一起/我看見了陌生人漸漸熟悉了起來/眼前的世界從未有過的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