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考研考研考的是什么,筆試考的就是你的知識面,面試考的就是你的專業水平。今年考研大軍數量突破了三百萬,可見其競爭力不容小視。終于盼來了這一天,以為考完研就是徹徹底底的解放,原來我的新征程才一切剛剛開始。還記得考試的第一晚,在床上躺著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可能是有點太過興奮,期待著明天考場大顯身手,把一年所復習的通通發揮出來。幸運的是,一大早起來,也不困,憑著我的意志力撐到了第二天晚上的11點,結果倒頭大睡。其實在一天考試結束后,由于上午考的政治大題全都背過,寫起來特別得心應手,寫字的速度完全跟不上我大腦的大片文字答案的涌現,所以感覺特別好(雖然后來對答案,選擇題錯了很多,粗心不仔細絕對是占了一大半,也因此差距一下就拉開了,我也是難過。當然知識的匱乏也還是有的,那本大書還是要看的,背景知識還是需要補充的,刷題有些時候會害了你)。而下午考的翻譯英語,單選、閱讀、改錯、作文也都特別簡單,對,是超級簡單的那種,堪比三級筆譯的類型,作文寫的是一篇關于在21世紀人類最大的威脅是什么,別提我寫的是有多開心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我之前特別喜歡一個考上外小伙伴的文筆,對此,研究了她的作文,因而在其基礎上,開始了我作文的創新。給我的感覺,寫作文,單詞拼寫、語法、句型都是基礎的要求,而內容的深度、表達的思想、邏輯、修飾詞的運用,以及選擇的單詞是否貼切到位才是另一個更高的層次要求。? ? ? ? ? ? 第二天考的英語翻譯基礎和百科,也不難,可能上外貿這次考的都比較簡單,但也正因為這樣,所以更加需要重視細節方面的問題。翻譯英譯中考了一篇關于Social Phobia的內容,而英譯中可能就要難倒無數小伙伴了,是一篇關于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的介紹,而首先這個作家的名字大家看著就傻眼了。正是因為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是他,也難免考試不會考到,所以翻譯還真是要求涉獵廣泛,僅憑百科就可知曉。而這篇中譯英的文章我不得不吐槽一下,就是里面的人名、地名、書名可真難翻,那個時候我的內心是奔潰的,感覺到內心在滴血,一萬個后悔沒有好好注重人名翻譯這一塊,這個我以后還需加強。而下午的百科,也是寫爽了,我寫字的手可謂是沒有停過,寫文章時,文思泉涌,想說的一大堆。說到這里我真心不得不感謝我認識的好朋友,如果當初在最后的一個月里不是她,我的文章可能進步也沒有這么快。怎么說呢,可能不能稱的上說是進步,而是一個方向問題,一開始寫論議論,我連議論文需要掌握的格式都沒有弄明白,就僅憑自己單純的想象,著手寫自己的故事,這完全是錯誤的思路,議論議論就是明擺著要說理嘛,完全沒有弄明白這個寫作套路是怎么回事,可見方向是多么的重要,有了方向在往前走,自然不會錯。可之前,我就是忽略了方向的問題,即便再努力,可是越走越偏,導致差點掉下懸崖拉不回來。還好一路有你,所以有個研友還是很重要的。
? 在過去一段時間的備考中,打開了我學習的思路,也拓寬了認識邊界,但同時也讓我認識到了自身的局限。我可能比任何時候都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自己的定位在哪里。也正是因為考研這段時間,我開始逐漸明白,任何時候準備都為時未晚,我可以說我的政治、英語作文、中文作文、百科都是在最后一個月才開始進行的,可見這一月的威力不小,短短的一個月,竟然造出了如此大勢。而政治大題也是最后一周才開始背,不敢相信完全不敢相信,從來不愛背書的我,就這么硬生生的背了下來,當然背也是需要講究邏輯和套路的,這個過程也是極其痛苦,回想著那段苦難的歲月,無論是吃飯、走路還是睡覺,都保持著念念有詞狀。在和她一起準備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知識面還是太過狹隘,果然從小愛讀書和不愛讀書的人,差距就是這么大,在百科中一下就體現出來了,很多文學方面的東西對她來說都是常識,可一到我這全變成了深不可測的東西。還好圖像記憶法、聯想記憶法、諧音記憶法在那時拉了我一把,短短一個月也躍升成了“文學小達人”(Or只知道答案,不知道典故),當然彌補的地方還有很多??佳衅陂g,我當時的心里都是考完后要及時查漏補缺,多看書才是正經事,多去思考,從而避免拾人牙慧。
? 正所謂有失才有得,為了考研,放棄的東西可是不勝其數。鍛煉推遲了,舞蹈消失了,口語擱置了,朋友親人的溝通少了……當然這一切也都是暫時的。有一點我始終還是不明白,為什么口語演講練多了會影響我的寫作,作文會顯得有點口語化,可能還是水平不夠高,還需要修煉、進修。? ? ? ? ? ? ? ? To-do list:? Reading&Writing, Translation&Interpreting, Oral English&Speech, Dancing&Exercising
歡迎你們,強勢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