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也寫了一個月日更了,算上不小心斷檔前的5篇,到今天剛好寫滿31天。
當然我明白精進之路漫漫,才開始試著跨過門檻的人計較這點成績實無意義。不過,精進不就是一次次的PDCA循環嘛。既然今天剛好是一個自然周期的最后一日,那不妨用來復盤一番,順便做好下一個循環的行動計劃。
先吃甜點,看看收獲。目前為止最大的收獲,我認為應該是欲望,對寫作的欲望。畢業后從事和文字無關的工作的人,應該能夠理解那種遠離寫作太久之后的畏懼,提筆忘言,下筆心虛,恥于公開。幸好借著上拆書課“交作業”的由頭,不需要一來就和寫作全面碰撞,可以慢慢地卸下防備,讓自己再一次認真地面對文字,重新認識書面表達。這同時也是再次直面自我的過程,是出社會后難得純粹的自我對話,而且這次話匣子打開就沒那么容易關上了。
點燃欲望之后,通過日更收獲的,還有寫作的信心。欲望是最初的火源,但是它的長明還需要無數次的正向反饋來維系。加入星球后,通過日更的壓力和對小伙伴們作品的閱讀,我數次克服了偷懶的想法。連續性的寫作也讓我直觀地感受到自己在理論、技巧等方面的進步。短短31天,從數著字數寫完到輕輕松松千字,看似平凡的提升,實則是從“我想寫”到“我能寫”的巨大改變。
說完收獲,接下來的反省才是今天的重點。流程就不走了,直接動手。一個月下來自覺不足有五處:
1.修改上下的功夫太少。如果說每篇文字的寫作都是一次PDCA的話,那么直到改好之前都不算完成。而且,自學的過程沒有老師時時在旁查缺補漏,如果連修改都偷懶,早晚會有技術動作變形而不自知的一天。
2.詞匯和句式不夠豐富。雖說寫作最重要的是意義明確(先不說文學),但更精準、更豐富的詞句能夠大大爭強文字表達的力量,從寫作的工具性來看同樣不可或缺。
3.段落結構還不夠合理。倒金字塔法則,有時候寫著寫著就忘了。長文有打提綱倒還好,日更便松散多了。再加上修改不仔細,有些日更回頭一看慘不忍睹。
4.內容深度上時有偷懶。之前有談過,我日更喜歡連續幾天圍繞同一主題進行寫作,每次從選擇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輸出。正是因為主題和角度都有了,所以偶爾會覺得已經足夠了,導致思考上有點走不深。
5.體裁和風格的練習沒有計劃性。書評、議論、散文,想到一出是一出。在沒有更多時間作針對性練習的情況下,合理安排計劃,有效利用日更來練習是唯一的辦法。
接下去怎么辦?結合反省做針對性計劃如下:
一、開始存稿。存一到二篇,改完一篇發一篇。
二、重點寫書評、讀書心得。多讀多學,增加詞句儲備、爭強語感、豐富知識體系。
三、爭取日更字數穩定到1500字左右。用字數倒逼內容廣度和深度的提升。
以上。
p.s. 我主要在知識星球上日更,比較完整的內容才會在修改后同步至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