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不完美,你才有資格健身!

我個人覺得,健身,其實是一種“殘忍”的愛好。因為在決定健身之前,我們必須首先要承認我們的不完美。

而之后的健身,是建立在自己并不完美這個殘忍的事實基礎上,去做出各種堅韌努力。

更現實的是,雖然每個人最后的目標都是希望達成完美的自己。但其實大家也都知道,這并不現實,不是說你不可能變得完美,而是說完美,本身就不存在于這個世界上。

小時候我很喜歡一個動畫片,很多人應該也都看過,叫做“布雷斯塔警長傳奇”。男主角具有鷹的眼睛,狼的耳朵,豹的速度和熊的力量(恩,還有一匹 MY LITTLE PONY!!!)。

布雷斯塔警長

我那時常常想,如果我也能這樣就完美了……但其實,不論在現在還是在小時候,我也都明白,這樣的人,只能存在于動畫片里。

長大后,我從事了健身科普寫作。在寫作過程中,發現很多健身者也都希望自己能擁有詹姆斯的爆發力、博爾特一樣的速度、州長一樣健美的體格和力量舉選手的力量,并以此為前提向我征集一些訓練計劃。

然而對此,我只能說愛莫能助。

也有人經常會質疑我的一些文章,認為他們相互矛盾。但實際上,如果大家認真的看了,就會發現我經常會在文內放置一個前提,比如你是“初學者” or “久坐不動者” or ?“進階” or “高階”;又或者你是為了“增肌” or “塑形” or “減脂”。

正是因為有這些不同的目的,才會有相應的不同訓練方法。雖然健身訓練沒有一招制勝的萬靈方,但是選擇適合自己,而且科學合理的訓練方式,肯定是最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很多人在訓練時,想要擁有能扣籃的爆發力、深蹲300kg的力量、和線條清晰輪廓分明的身材等等。然而,你卻不可能在一套訓練計劃里面兼顧。

就像你在現代體育中,不可能見一個人既是健身模特,又是力量舉冠軍,又是某類運動的一流選手一樣,那是因為最大力量、身材(肌肉圍度)和爆發力本質上,就是三種不同的素質。(很早是可能的,這就像文藝復興時期人可以身兼數學家、哲學家、畫家、文學家等)

所以,對于擁有多種訓練目標的你來說,時常修正和調整你的訓練計劃,也是很重要的環節。

所以今天,也不僅僅是做做感發,順帶說說這三種身體素質的區別和大致訓練特點,也算是“平臺期專題”的第一章吧。

2/不同目的訓練,各有何不同?

自2002年開始,ACSM的體力活動指南首次將肌肉適能分為了大致3類(細分5類)的訓練計劃①,并且認為,這三類訓練的訓練方式都應各有不同。

?最大力量

最大力量

訓練特點:以發展最大力量為目標,舉起的重量越大越好。

訓練局限:發力時間更久,而且身材可能會“糊”,沒有線條感

代表人物:力量舉選手

很多人認為,力量越大,爆發力也越強。然而事實上,在很早以前的希爾方程式就發現了:肌肉釋放力量的大小與時間成正相關。

也就是說,如果想要舉起比較重的東西,很可能需要較長時間的發力時間,這顯然與爆發力要求的短時間最大功率不符。

目前研究認為,想要發展最大力量,一般需要90%1RM以上的訓練負荷,做1-5次。

另外,在實踐中,研究者發現中等速度(180°-240°/s)的發力速率更容易刺激最大力量的增長②。

而由于最大力量的發力特性,3-5分鐘的組間休息才能保證你的最佳訓練重量。

最大力量·訓練特點

訓練負荷:>90%1RM,1-5次/組

發力速率:180°-240°/s

訓練間歇:3-5min

不過,由于最大力量通常是多肌群協同,沒有單獨肌肉的發力訓練,所以身材很可能會“糊”,線條不清晰

而且,為了最大力量的增長,你要保證熱量的攝入和體脂的正常(男性10%-20%,女性20%-30%),所以最大力量訓練者的身材,一般看起來并不太好。

最大力量訓練者,身材線條一般比較“糊”

?身材(肌肉圍度)

肌肉圍度

訓練特點:以塑造清晰線條和有規模的肌肉圍度,提高無氧耐力和乳酸耐受力為目標。

訓練局限:圍度會影響到發力速度,而且最大力量一般

代表人物:健身模特、健美選手

一般來講,硬派健身推薦的都是健身類的肌肉圍度訓練法:即每個動作8-12次,60-80%1RM,30-90秒組間間歇的訓練方法。

肌肉圍度.訓練特點

訓練負荷:60-80%1RM,8-12次/組

訓練間歇:30s-90s

因為這個重量比較安全,任何人都能做到。而且這種訓練負荷可以充分刺激生長激素,不僅有很好的增長肌肉效果,同時也可以減脂和促進肌肉對脂肪的利用,對一般人來說是最為恰當的。

另外,身材好(肌肉圍度大、配比好以及線條清晰)雖然是大家選擇塑形鍛煉的主要原因,不過肌肉圍度在運動生理上,實際代表著無氧耐力較高。

研究發現:比起舉重運動員,健美運動員在訓練中表現出了較高的肌耐力和較低的疲勞率③。

不過,跟很多反力主義者(就是號稱什么大力士不如街邊上民工那種)說的一樣,塊頭大,和力量大真的不一定是最相關的。

因為和肌肉圍度最相關的生長激素,對力量的提高并沒有顯著幫助④。

所以,如果你完全按照健身健美來訓練,就不要想能超越自己扣籃或者參加力量舉比賽了。因為這些能力,你其實沒有針對訓練到……

?爆發力訓練(快速訓練)

爆發力訓練

訓練特點:以提高短時間能爆發到最大功率為目標

訓練局限:塑形能力較差,身材輪廓較弱

代表人物:舉重選手、標槍鐵餅鏈球、跳高選手

據傳言,中國綜合彈跳力最好的運動隊,不是籃球、不是跳高,而是中國舉重隊。

在CCTV一次采訪中國舉重隊視頻里,所有170左右的隊員都能抓框(只是傳言啦,當然,他們身高有限,不可能去參加跳高和跳遠類項目。不過舉重隊選材本身,也有跳高這一項是確實的)。

這是因為,爆發力是追求單位時間內的最大功率。一般爆發力的訓練通常會選擇30%-60%1RM的重量,最快速度做1-6次,組間休息2-5min。下肢也有時采用純自重訓練,比如短跑什么的。

爆發力.訓練特點

訓練負荷:30-60%1RM,1-6次/組

訓練間歇:2-5min

另外,像高翻、胸前推舉等快速力量,對于增進爆發力是非常有效的。這也就是為什么舉重隊是中國爆發力最佳的隊伍之一了⑤。

爆發力訓練的優點在于燃脂能力非常強,因為是以多關節、大肌群、快速訓練居多。

而缺點也在于此,沒有單獨訓練會導致肌肉輪廓不如健美訓練清晰。而只偏重大肌群的訓練,會讓腿等地方比較粗壯。

爆發力訓練,還要注意受傷,由于需要短時間內的極限爆發,訓練起來的受傷幾率比較高。對于場地的限制也比較大(在路跑時短跑等,恥度爆表啊……)。

3/三大肌肉素質,缺一不可!

大家其實可以從上面到的三類訓練特點中看出,某種意義上,這三者是相互妨礙的……

比如做爆發力和最大力量的神經協同速度就不同,一快(爆發力)一慢(最大力量),訓練多了大重量,肯定會對爆發力有成績上的妨礙。

但是,這三種方法其實又是相輔相成的。比如ACSM就建議,爆發力訓練者要做一部分85%-100%1RM的高負荷用來增加爆發力的力量組成部分(所以博爾特、科比什么的也是會做大重量深蹲的)。

強爆發力,也需要更高負荷做支撐

我個人認為,這三個能力對于我們的健身訓練就像木桶理論一樣,它們任何一項的下限,決定著我們的綜合下限。

比如即使你只想追求肌肉圍度,爆發力和最大力量太弱,也會拖你身材圍度的后腿。你想啊,要是你的最大臥推只有50kg,那任憑你怎么練,也不可能聯儲州長那樣的大胸的。

州長的大胸,可不是小重量塑形可以塑造的

所以,雖然我們一開始說了,想要樣樣具得的完美身材,并不現實,但是在明確自己的主要目標后,通過全面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確實是讓你更快實現目標的正確方式哦!

比如當你在塑形過程中,遇到所謂的“平臺期”,無論如何圍度也不再增大,那可能是因為訓練重量不夠,這時候,多做最大力量的訓練,是幫你度過平臺的有效方式。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硬派健身 摘要 自序 與更好的自己,在未來重逢。 2016-10-11 13:34:10 是誰說運動一定要持續40...
    夜上海灘閱讀 10,061評論 0 50
  • 擴充知識前往:硬派健身 - 知乎專欄 開篇 體重設定點理論體重的設定點(set-point)理論。大意是:一旦你的...
    cabbageyang閱讀 8,308評論 0 23
  • 年后第二周,不知各位童鞋的恢復訓練,進展如何了? 反正周末聚會的時候,我身邊還是有不少朋友在感慨:這年是過完了,但...
    硬派健身閱讀 1,065評論 0 4
  • 傍晚,來到庭院,微風輕漫而來,發梢輕輕撩起,涼意襲上眉間。 院落里,光線隱約可見。角角落落,傳來了蟋蟀...
    管子姐姐閱讀 223評論 0 2
  • 今天第二天,我們還沒有讀到故事,老師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讓我們做好閱讀準備,今天讀的部分是這本書的創作...
    紅舞_1271閱讀 288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