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很多人誤解了這句話,以為其是在奉勸大家放棄當下茍且的生活,去遠方才能尋找美好的生活。
其實這句話并不扎心,而是走心。高曉松要表達的是即使當下生活再不盡如人意,也要心存美好過明日,是一種“世界虐我千百遍,我待世界如初戀”的樂觀生活態度。
而電影《帕特森》的主人公則告訴了我們另一種生活美學——擁有內心的自由,生活才能富有詩意,這里的詩意并非是詩人向往的歸隱山林,而是一種擁有快樂心境的生活。
電影《帕特森》講述了主人公帕特森和妻子勞拉一周再平常不過的生活日常,每日重復,每周輪回,看起來鼓噪乏味的生活并沒有讓她們失去人生樂趣,她們反而擁有快樂的心境,過著簡單自由的寫詩生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擁有興趣愛好的人生是幸福快樂的,因為興趣愛好是表達人內心的一個窗口,心一旦能被表達了,便得到了釋懷,所以想要擁有自由的心境,得從擁有人生興趣開始。
那么興趣是是什么?它是一種能夠提升心靈世界的美好渴望,它就像五彩顏料般讓生活活色生香,所以生活本無詩意,而是你本身無趣,不是生活缺少樂趣,而是你缺少興趣。
《帕特森》的主人公帕特森和妻子勞拉生活在一個非繁華的城市,相當于中國的三線城市,生活平靜如水,毫無波瀾,如此安逸的生活好像沒啥好追求的,但他們并未甘愿平凡,他們內心的渴望讓他們的生活過得高于現實。
帕金森,一個巴士司機,每天按部就班,除了他的妻子勞拉,沒有人知道他實際上是一個具有浪漫主義的詩人愛好者。
從清晨的靈光閃現,出門路上的腦海創作、口中碎念,開始工作前的記憶寫作,午餐時分的繼續創作,下班后的作品重現分享……帕特森對詩是著迷的,他能夠隨時觸發靈感,隨地想象創作,他非常滿足于能創作詩的日子。
他的生活受時間的限制,但他的詩沒有,他認為詩是自由的,是漂浮在水面上的,是流動的是奔放的,他的愛好簡單無所求,他從未公開過他那美麗的詩,他覺得這是他私密的內心,不應該被外界所評論所打擾。
而她的妻子勞拉,熱情奔放,她擁有五彩斑斕的各色夢想,她無時無刻不用行動在表達著自己的內心。她樂此不疲的涂鴉,將家里的織物、衣服、窗簾都勾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她將自己的藝術才華展現在“杯子蛋糕”上,得到了大家的贊賞;她想要當鄉村歌手,于是央求帕特森給她買來偶像用過的吉他。她是一個有無限想法,并付諸行動的人。
帕特森和勞拉沉浸在自己的美好世界里,他們各自的興趣愛好給她們帶來了快樂的心境,原本枯燥乏味的生活變得富有詩意。
柏拉圖曾經說過:“如果你有兩塊面包,你當用其中一塊去換一朵水仙花。”因為有時候水仙花能夠幫助我們自己更好的表達自己,讓我們的內心自由的生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簡單的心境,才能擁有快樂的心情。帕特森和勞拉的詩意生活還來源于他們簡單的心境,他們深知快樂,不是擁有很多,而是計較很少。
只能擠2人的小床,簡單的一日三餐,巴士司機的收入,昂貴的吉他,都能夠看出帕特森夫婦的物質生活并不富足,但她們并未覺得那是不富足,因為他們富足的精神世界彌補了物質生活的匱乏,而富足的精神世界來源于他們對生活的滿足。
帕特森作為巴士公司,他滿足于每天醒來能看見美麗妻子的幸福,他滿足于聽巴士乘客聊天的工作時分,他滿足于能夠在瀑布下寫詩的美好。他從未抱怨過生活,從未抱怨過勞拉作為家庭主婦的不稱職,以及勞拉那變幻莫測的“藝術夢”。
勞拉作為家庭主婦,她滿足于每天清晨與帕特森分享夢境的小幸福,滿足于每天在家涂涂畫畫的藝術設計,滿足于偶爾發明的奇特晚餐,滿足于“杯子蛋糕”大賣后看一場電影的喜悅。她想發財,但她并沒有逼迫帕特森改變,而認為帕特森是名優秀的巴士司機。
他們相互支持,小心呵護對方的夢,他們心存感激,感謝身邊有你,他們滿足生活,毫無抱怨。他們心存美好,才能夠擁有簡單快樂的心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除了精神生活的富足、物質生活的滿足,帕特森告訴我們的生活藝術還在于兩性相處的秘訣,那就是相互欣賞、相互尊重。
欣賞是最長情的告白,影片中無論是勞拉對帕特森的詩,還是帕特森對勞拉的各色夢想,都是發自內心的表示支持。
他們是屬于彼此的,又是屬于自由的。在影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帕特森和勞拉是截然不同的兩類人,一個內斂純凈,一個熱情奔放,但他們從未想過要去改變對方的生活。
他們交流的很少,但卻能夠深刻感知到對方的內心。當勞拉告訴帕特森想要一對雙胞胎時,這也就是成為了帕特森的渴望。因為在這之后,他對雙胞胎變得很敏感,在5天時間里見到6對雙胞胎,這或許也是作者有意夸大帕特森的渴望而設計的。
而當勞拉看到帕特森寫滿詩的筆記本被馬文(斗牛犬)咬碎時,她心都要碎了對帕特森說著抱歉的話,就如同自己的夢想被人撕碎那樣痛心。而此時帕特森選擇自己一個人出去散心時,勞拉并沒有想要阻攔或是要陪同,而是給予對方一個自由的空間。
他們沉浸在各自的精神世界,但都能夠深刻感受到彼此的內心需求,給予雙方足夠的自由空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影片最后落定在那一句:“有時候空白的紙頁代表更多的可能性”,為電影賦予了深刻的內涵,也為帕特森重拾寫詩信心,將會繼續創作埋下伏筆。
同時,他也在告訴觀者:即使如今生活再不如意,也要對明天心存美好。同時也隱含了只有變化才能夠讓生活更加精彩。
這是一部很有趣,很有愛的電影,每個人看的感受都不一樣,不少人會感嘆原來作為巴士司機也能有詩意的生活,不少人從作品角度出發,贊嘆帕特森優美的詩,還有人能從中看出馬文(斗牛犬)與作者的幽默關系,但我更多的感受是兩位主人公相互尊重,內心自由的友好相處方式,以至于覺得帕特森和勞拉每天不一樣的睡姿,代表著一種自由奇妙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