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寫作#第1篇
2017年1月12日,這一天我做了一個重要的抉擇,這意味著未來的10年,或是更長的時間,我生活中的一切將完全不同。
這一天研究生畢業選崗,我的研究方向共17個人,對應了17個單位,分布在14個省份。我排名第5,意味著第5個選單位。看過了那些單位之后,最終確定在北京和福州兩個城市之間做選擇。之所以稱之為抉擇,是這個抉擇會影響到我生活的方方面面。
家在河北承德的我,也算是走過祖國的一些山山水水,轉了一圈之后,一心想去南方生活和發展。但是家人希望我留在北京,畢竟北京有家人,有朋友,而且是首都。
然而這次選崗只有2個小時的時間可以考慮,選擇一個城市之后,就要去那個地方工作了。至于要不要在那個地方結婚生子,那是后話,暫時還沒想。
經過我的“深思熟慮”和軟磨硬泡,最終選擇了福州,和每年都去的北京相比,這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那為什么要選擇福州,跟爸媽說了一些,但也保留了一些。
第一,我想真正自己做一次選擇。從小到大,一直都是爸媽替我做選擇,無論是學校、專業,還是考研。當然在選擇單位這件事上,他們是有一定的發言權,但我仍想發自內心地選擇一次,哪怕我目光短淺,哪怕我身在異鄉,哪怕我到處撞南墻,至少這是我自己的選擇,一次真正自由的抉擇。而在北京的話,可能他們會動用自己的一點關系,讓我過得稍微順一點,但那又怎么樣呢。,生活不是總需要別人為你買單。
第二,北方的漢子換一種南方的生活。事物具有兩面性,我不能單純地說北京有霧霾,而且城市擁擠,卻忽視了她包容的個性,到處都充滿了機會和夢想。每一次做選擇,只能說明我的心更看重什么,而不是誰好誰壞。在北方生活了20幾年,想換一種生活環境,也算是給自己設定一個挑戰吧,看看南方的風土人情,嘗試不一樣的人生體驗。
第三,希望為家人減輕點經濟壓力,提高整體的生活質量。北京的房價,對于一般家庭來說,那就是天價。爸媽50年的積蓄就那些,沒必要全壓在這個上面,應該多花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真正意義上提高生活質量。我已經拿工資3年了,具備了基本的生活能力,爸媽應該放心,把時間和金錢更多地投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不要培養我剛畢業就啃老的意識。
以上就是我選擇福州,而沒有選擇北京的原因。但說多說少,還是逃脫不了天性自由的本質,既然做了抉擇,就這樣吧。人生哪有那么多完美,就是這一次次不完美的抉擇加在一起,才構成了完整的人生。
今年2月,參加了Susan姐的《理性知識分子》網課,目標就是2017年做個理性、自律的知識分子。近期,社群組織微寫作系列打卡,這算是我的第一篇微寫作,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