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贏,需要跳出“零和博弈”的小格局

網(wǎng)絡圖片

羅輯思維的羅胖今天講了個有趣的商業(yè)競爭故事。說的是19世紀的兩大鐵路大王范德比爾特和古爾德在同一條鐵路線上展開競爭,一輛滿載的運牛車廂,古爾德收125美元,范德比爾特就收100。古爾德降到75美元,老范就降到50。為了將古爾德擠出局,老范最后不惜將價格定為象征性的1美元。

最后結(jié)果呢?古爾德暗中改了行,開始販運牛,利用老范的超低運費賺了個盆滿缽滿。

狡猾的古爾德只是跳出了鐵路運輸競爭的格局,將競爭對手的打擊手段為己所用,本可能是兩敗俱傷的“輸/輸”模式演化為另一種“你失即我得”的零和博弈。但本質(zhì)并沒有改變,僅是輸贏對象的反轉(zhuǎn)。

可從長遠來看,不管是兩敗俱傷的輸/輸模式,還是損人利己的輸/贏模式都不可能持續(xù)。因為如果你事事占上風得別人所失,誰還和你玩呢?在當今這個聯(lián)系日益緊密、相互依賴度大增的社會,只有雙贏才是唯一可行的交往與生存模式。

如何才能實現(xiàn)雙贏?

首先就是要摒棄零和博弈思維。有句話說得好,如果你把自己當錘子,那么你眼中到處是釘子。跳棋游戲中,6個人各霸一方,互相是競爭對手,但如果你只注重競爭,一心只想拆別人的路,反而延誤了自己的正事,不可能獲勝。

其次是心中要裝有更大的“地圖”。在零和游戲中,斗爭的雙方之所以緊盯對手,不惜兩敗俱傷而互相撕咬,往往是視野太窄、格局太小。不妨存有“買賣不成仁義在,或許日后還有合作機會”和“不能雙贏就干脆放棄”的想法,把自己的視野放大到更寬大的領域,就可能柳岸花明,找到新的發(fā)展路子。

最關鍵的,還是要給人便利主動利他。“龜兔雙贏理論”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森林的動物跑步賽中,龜兔面對前進道路上的寬闊河流,烏龜把兔子馱在背上游過河去,兔子又把烏龜馱在背上奔向終點,取得比賽勝利。這就是“雙贏”。縱觀古今中外,凡是在事業(yè)上成功的人士,哪個不是是善于合作的典范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