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車每天穿梭在城市中,匆匆忙忙,車上的人來來去去,不留蹤跡。但每一輛公交車分明承載著時光的碎片,它們也許是笑臉,也許是哭泣,也許是問候,也許是告別,也可以是面無表情;它們可能是感動,可能是憤怒,可能是興奮,可能是悲傷,也可以是無聊的發呆。
它們是市井生活里的瑣碎片段,平凡但冒著熱氣。
我對公交車最初的記憶是和媽媽去外婆家。外婆家在另外一個鎮的農村里,小時候覺得那是一段非常遙遠的距離。
那時還不叫公交車,叫巴士。巴士圓頭圓腦,只有一扇門。當時的運營不是公家的,而是私人承包一輛車和一段路,一般來講是夫妻合作,老公是司機,老婆負責賣票。
車上除了司機,售票員也有一個專門的座位,一般在靠近車門的地方。年幼的我覺得售票員在那個位子一坐,每個人都要向她交錢,當真是威風凜凜。
坐巴士必須早早準備。難得去外婆家,我媽總是要大包小包帶很多東西。小孩子出門又很麻煩,所以盡管我們很早起床,最后還是急急忙忙出門。
坐車要趕到一個固定的路口,那是一個約定俗成的聚集點。我記得路口有一家賣香煙零食的小店。里面有個戴眼鏡的老爺爺,他有一張巴士的時刻表,所有乘車的人都要去他那里問問還有多少時間車會來。
上了車后也不能放松。因為是私人的,司機肯定是乘客越多越好,而且每個人都大包小包,有限的空間變得更加擁擠。我媽要緊緊抓著我,又要管住帶的東西,真是很辛苦。
那時候的時間很慢,車也很慢,巴士扭著身子慢慢悠悠地把我們載向遠方。
再大一些,上小學。
我和同學做過最驚險刺激的事也和公交車有關。
當時我有個最要好的朋友。她是那種活潑外向的女生,膽子又一向很大。我和她迷上了集郵,小鎮子上所有能買到郵票的地方都被我們找遍了。
一次,她神秘兮兮地告訴我,她找到了一個集郵的好地方,還給我看了她買到的郵票。我一看,眼睛發亮,這些郵票我都沒見過,還有幾張是外國郵票。
我眼紅得很,求她帶我去。
她說郵票是在紹興的花鳥市場買的。我一聽,就覺得氣餒。紹興可是比外婆家還遠,更別說這個聽都沒聽過的花鳥市場了。
我的好朋友卻得意的說,她知道怎么去。只要先坐上去紹興的公交車,再坐三輪車去花鳥市場就可以了。
我雖然不安,但抵不過郵票的誘惑,還是答應和她去了。
彼時,媽媽因舅舅的飯店去幫忙,沒在家。我算好了爸爸上班的時間,只要在5:00之前回來就可以了。
我懷著忐忑又興奮的心情和好朋友坐上了去紹興的公交車。我至今仍記得,我和她坐在車子的最后一排,我緊緊攥著口袋里的20塊錢,緊張了一路,生怕丟了。
我和當初去冒險的好友早已走散在人群中,但曾經一起坐在公交車后排時激動、興奮、難以自持的心情至今記憶猶新。
也許越長大越孤單,后來的日子里,這樣的心情我也再難遇到。
到了高中,因為住校。每周兩次的公交車伴隨了我整個高中生涯。
13路公交車的終點站就是我們學校。回家的時候人太多,學校就組織我們排隊,我背著重重的書包,和同學排在望不到頭的隊伍中,嘰嘰喳喳討論著物理考試怎么這么難、偶像又開演唱會了、回來馬上就要化學考試······
學生太多,公交車也是擠到不行。每當大伙兒認為滿員了,售票員阿姨總是神奇的又騰出一點地方,塞進一名同學。
那個時候,我們幾個同學都發誓,以后再也不坐13路公交車了。
的確,當年的誓言已成真,我們都已長大,漸行漸遠,而13路公交車這個名字,也因公交公司的改制永遠停在了記憶中。
等到了大學,我最初買了輛自行車。后來因為學校實在太大,還要翻過好多座橋,騎車太累,就開始坐公交車。
冬日里夜晚的公交車最特別。
天冷,又暗得快,風還一陣陣的吹得人直跺腳。只好伸著脖子一直期盼車子快來。等坐上了車,才感覺又活了過來。
夜晚的車即使行駛在同一條路感覺也像在另一個世界,夜色給路邊的風景蒙上了一層紗,再隨意點幾盞燈作為點綴,星星點點的萬家燈火只會讓人更想家。時間太久,令人昏昏欲睡。
終于到站,下了車,深吸一口氣,冰冷的空氣進入肺里,透心涼,才感覺又重回人間。
時光荏苒,坐公交車的孩子已長大,它卻仍不知疲倦的在道路上奔跑,帶著每個人的時光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