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思索的人生不值得一過——蘇格拉底
生活中,有許許多多我們熟視無睹,習以為常,甚至自以為天經地義的事情其實是經不起推敲的。年歲越長越是多疑,今天,兒子就再次給了我當頭一棒:
DK:我覺得學校這種教育制度,是很違反人性的。
我:哦,為什么?
DK:你想啊,孩子們誰不想多點時間在爸爸媽媽身邊,一家人快快樂樂的一起生活?
。。。。。。
本想著給他一堆比如要工作啦,要學習知識啦,等等等一堆解釋。但突然靈光一現,止住了,孩子提出的不正是最本質的真問題嗎?你能保證你的回答就是正確的,而且現在這種教育模式一定就是最合理,未來也會一成不變的嗎?答案幾乎全是否定的。
好在已經有意識的養成了在孩子面前“讓子彈先飛一會”的溝通習慣。我一邊若有所思的點點頭聽他講,一邊思緒天外天的亂飛。
我沒直接回答他的問題,更沒跟從理性,知識的角度討論所謂的“道理”,而是諧虐的奉承了他一番,肯定他的觀察和思考。
我說:你的觀察和思考很獨特,是真正做學問就應該有這樣的潛質!
而且你很勇敢,還敢說出來。其實老爸也有一些自己的觀察和想法,我就沒膽子說出來。比如說:一夫一妻制。娃卻張大嘴巴,兩眼放光狀。我故裝神秘的瞟了斜前方的娃她媽一眼,娃她媽知道我又要大放厥詞了,忍著笑,當沒聽見。那我也就放fang心si的當你沒聽見咯,哇咔咔咔——
我說:制度都是人創造出來的一開始肯定是沒有什么一夫一妻制的。讀過歷史你知道,遠古時代就沒有一夫一妻這種概念,從父系社會,再往前推是什么,母系社會。再往前推呢?人猿時代,那時人的婚姻是什么樣的,我們可能不是很清楚,但觀察猩猩,猴子應該可以推測的——誰打贏了對手,當了大王,誰就占有一大群年輕雌性,而落敗的就慘了,一個都沒有,對吧?其實在動物界有很多是用這種模式的,他有利于物種的進化,把最強大的基因延續下去。
兒子笑笑點點頭。我繼續說:
那你看現在的一夫一妻制,是為了什么?
兒子說:保證每個人都有。
我說:那符合人性嗎?
兒子:符合啊,但對進化沒好處。
(我頓了一下,心里又暗暗豎起大拇指,其實不僅不符合人性的,連天道都不符合!但沒敢說……哈哈)
我說:其實即便在現在,也不是都是一夫一妻的。你知道嗎?在我們剛去的稻城亞丁再往東南方不遠,有個叫木里的地方,那里現在還有一妻多夫的:兩兄弟娶一個老婆。
娃又再次掉下巴。當沒看見,我很教授的繼續講:
木里再往西面走,靠近麗江的地方,有個瀘沽湖。瀘沽湖邊生活著一群人,叫摩梭人,更好玩,他們到現在還都是母系社會。他們是“男不娶,女不嫁”的習俗:沒有結婚一說的,更沒有像我們這樣爸爸媽媽孩子一家人住一起的。男人和女人分開住,男人女人白天各自干活,哪個男人看上了哪個姑娘,晚上就去爬墻,從窗戶鉆進去,姑娘接受就給他開窗,哪天不接受了,把窗一關,關系就結束,換人。如果生下孩子就媽媽帶大,跟爸爸關系不大。過癮吧?
所以啊,這世界很大,很精彩,什么都有可能。你看,我說不一夫一妻不是就說是一夫多妻哦,也可能是一妻多夫。現在你不反對了吧,馬麻?俺一臉壞笑。
老婆:不反對不反對,你有本事一夫多妻去,我管不著。
兒子一字一頓,宣讀圣旨:我不認識你,半個小時不跟你說話!
我才不理呢,繼續瞎掰:
其實我也跟你一樣,知道嗎,從讀書到現在,我一直到現在心里都還有個疑惑,為什么是飯前便后要洗手,而不是便前也要洗手呢,難道包在換衣服里面的身體比在整天露在外面的手還臟嗎?
哈哈哈……
(哲鴻 20171004,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