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路上,遇到一對夫妻模樣的人在拌嘴,先是女人有些激動,大聲說“我就是想讓他給退了”,男人一臉漠然回“人家賣出去不會給你退的,人家賺的就是你的錢,連個票都沒有”,女人突然又提高的聲調,“為什么不給退,明明就是他們的問題嘛!”。男人小聲嘟囔了句“不是啥大東西,值當的嗎?”,女人一聽,突然就很生氣的樣子,伸手去拍打男人,而男人質問道:你干嘛沖我發脾氣啊?一邊說一邊躲閃著逃開。當我走過他們后,身后就傳來噗噗的擊打聲,我判斷那一定是女人掄起背包拍打到男人身上的聲音,因為我聽到了她對男人逃開的抱怨。
心理學有一個詞叫:共情,說是在交流與溝通時雙方要有同感、同理心和投情。
作為路人暫且不評論在大街上出現這樣的行為是否文明,只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就知道不會溝通和共情是一件多么糟糕的事情。
一 、他們在溝通什么
這對夫妻本來是為一件不太滿意的商品退貨而溝通,妻子帶著情緒表達了意愿,想讓丈夫認同她的想法協助退貨,但是,丈夫不但不協助而且也不認同這個意愿,更糟糕的是在行為上還排斥妻子的情緒,也就是說,妻子在情緒和具體的事務上都被丈夫否定和拒絕了,雙重的不認同導致她的挫敗感,繼而產生了很大的憤怒,自己又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最后升級為暴力,很明顯,這次溝通是不成功的。
二、他們各自的思維模式是什么樣的
本來是很小的一件事,為什么會溝通失敗呢?那我們先來看看他們各自在這次交流中的思維模式吧。
妻子的思維模式是:1、商家的商品有問題,我要退貨是理所應當的;2、丈夫應當認可并支持我的想法,也應該付諸行動協助我辦理;3、我遇到這樣的事已經在生氣了,作為家里人你不但不包容、不安撫、不協助竟然還站在外人一邊惹我生氣;4、你這么否定我,所以你就該挨打。
丈夫的思維模式是:1、沒有買賣憑據無法實現退貨;2、妄斷商家貪利退貨困難;3、小事一樁有什么可生氣的,而且我又沒惹你,你不該沖我發脾氣;4、你這么激動粗暴,我躲你遠點。
看看,原來這兩人的思維自始至終就沒在一個頻道,這樣的溝通和交流其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沒有共情的溝通讓彼此更隔膜
這可以說是一次糟糕的交流,妻子提出了訴求和意愿,但丈夫根本就沒有看見妻子的心愿,更沒有站在妻子的角度同理和共情妻子的情緒,再次的否定導致妻子情緒崩潰;情緒化的妻子更不能容忍丈夫的漠然旁觀,也聽不去丈夫提出的退貨憑據缺失的真實存在,于是他們就這樣自說自話、互不理解,要溝通的事情不但沒有解決,再加上對彼此情緒的不接納,最后又導致心里上產生更大的隔膜。
四、覺察自己和對方,學會共情讓溝通更順暢
在與人溝通中,如何才能避免糟糕的結局而達到順暢有效呢?
1、我認為關鍵的一點是避免情緒化,理智很重要。
還是以街上拌嘴的那對夫妻來看,如果妻子心平氣和表達退貨意愿,即使丈夫臆斷無憑據商家不給退,那她也可以請丈夫幫忙出主意想其他辦法,也可以自己親自去試試,因為你的目的不是讓丈夫認可你的想法,你的目的是把商品退掉。而丈夫,也應該以妻子的最終目的為考量,主觀臆斷也是不理智的做法,如果沒有好的辦法哪怕建議先去試試退貨都可以,而不該用這樣事不關已的漠然態度。
2、其次就是學會覺察自己和對方。
在交流和溝通中學會覺察非常重要,覺察什么呢?覺察到自己和對方的情緒態度、自己的思維模式、自己的交流話語是否有助于自己實現訴求。如果那對夫妻能有覺察自己和對方的能力,就不會一直自說自話,而懂得在溝通中隨時調整自己的情緒和交流話語,彼此共情相互理解,即使最后商品真的退不了也不會出現在大街上揮動拳頭的情形。
窺一斑而見全貌,以小見大,在這個隨時隨地需要和人交流溝通的世界里,簡單粗暴是行不通的,理智和覺察很重要了,當你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意愿的時候,也要學會用心傾聽對方的表達和訴求,用平和的心態彼此尊重,相互共情,這樣不僅可以大大提高我們的溝通效果,而且還有助于改善人際關系,你不妨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