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歸來 -- 記錄我的第三次抑郁癥

在這次經歷抑郁癥的時候,我跟同事說,好了之后我一定要寫一篇文章,記錄我這段猶如地獄般的日子。我目前的狀態(tài)只能說是穩(wěn)定,因為還在吃藥當中。雖然會勾起很多痛苦的回憶,猶如揭開已經結痂的傷疤,但我還是想把這個過程記錄下來,當作自己的一個回憶和反思,如果這篇文章同時能夠給到其他同患抑郁癥朋友一些幫助和提示,我覺得也算是一件善事。我仿照張進老師的格式,把文章分成幾塊,這樣讀起來會脈絡清晰一些。

(一) 背景介紹

這次并不是我第一次經歷抑郁癥,在從大學時代到現(xiàn)在工作的十二年當中,加上這次應該是經歷的第三次抑郁癥。

第一次抑郁癥經歷大概是在大二 2006年的時候,由于對所學的專業(yè)不是很感興趣,加上室友的關系不融洽,發(fā)展到后來是對于未來的迷茫。記得當時的狀態(tài)也是非常差,差不多一個學期都沒有去上過課。怕見同學(社交恐懼),天天待在寢室里玩電腦,也有好幾次上到過宿舍樓的天臺上有跳下去的沖動,但所幸顧慮太多沒有走到那一步。后來換了寢室,迎來了性格和善的室友,加上找到了學習的興趣,慢慢就脫離了這種狀態(tài),人也變得積極向上,后來順利畢業(yè),還拿過獎學金。在當時,并沒有意識到這是抑郁癥。

第二次抑郁癥大概發(fā)生在畢業(yè)參加工作兩年后。剛畢業(yè)的時候,信心爆棚,面試狀態(tài)良好,順利被深圳一家外企校招錄取。在里面任職IT工程師,做了兩年左右,覺得生活工作太過平淡,總有想出去闖闖的沖動。當時還看了<圈子圈套>等銷售職場類小說,心情澎湃,總想著出去干一番大事業(yè)。后來有同在深圳的同學去了小公司做市場類崗位,我便和他聯(lián)系是否有招銷售類的崗位。因為當時我已鐵了心要轉行銷售,后來在同學的介紹下,我從2000多人的外資大企業(yè)辭職去了這家只有20來人的小公司但任銷售。做銷售的一年當中,東奔西跑,找線索見客戶,去陌生的城市拜訪不同類型的人。由于頂著每個月的銷售額壓力,再加上自己沒有面對各種類型的人都能夸夸其談的本事,銷售的業(yè)績一直不好,基本上都是拿著底薪,靠著第一家公司上班所積存的老底過日子。到后來逐漸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自信心備受打擊。期間換了第二份銷售工作,第一份銷售工作堅持了7個月,第二個只堅持了3個多月。這時抑郁癥這個惡魔就悄然降臨了,記得當時是一個人租房子住,周末都會在床上躺尸,到了后面上班的時候,拿起電話打給客戶說話都在發(fā)抖。再這樣下去遲早會被辭退,于是我又想著轉回做技術。期間面試了好幾家公司的技術崗位,由于此時處于抑郁狀態(tài),腦子不靈活,自然面試效果很不好。這又加劇了對自己信心的打擊,所幸后來被一個剛成立的大公司招收,并在那里干了6年。在這期間病癥得以恢復,又重新找回了自信。但此時依然沒有意識到這算第二次抑郁癥復發(fā),沒有對這個病癥去做深入的了解,也以為自己永遠也不會再患上這種癥狀了。

(二) 第三次患病

在這家大公司待了差不多6年,也經歷了多個技術崗位。覺得自己的技術水平也算是遇到了瓶頸,想著要去外面看看,去互聯(lián)網公司學習一些牛逼的技術。2016年7月份左右,接到獵頭公司的電話,說是有個某三個英文字母的國際大廠的技術職位,是否要去嘗試一下。我本著試一下的心態(tài),經過兩輪面試,順利被錄取。于是2016年10月份,我離開了工作6年的公司,去了這三個字母的國際大廠,想著能夠讓自己的技術再來一次升級。在這家公司工作的10個月當中,由于是做著跨國運維支持的工作,很多時候都會與別國同事配合解決問題。加班是家常便飯,基本上都是每天晚上12點半之后才睡覺,一個月平均兩次通宵,基本周末也沒有怎么出過門,因為怕出問題,需要電腦遠程支持,一般也都待在家里隨時待命。身邊的同事大部分都是90后年輕人,精力旺盛能夠頂得住加班和通宵,技術實力也不差,感覺自己與別人比起來毫無優(yōu)勢。后來感覺實在太累,此時上家公司的IT運維已經外包出去,而前同事去了外包公司作為項目經理,需要招人。我便和他取得聯(lián)系,免試順利入職,與之前的崗位類似,但要負責的范圍要更多一些。回到原來的公司,熟悉的原同事,雖然身份變成了乙方,但也算回到了熟悉的環(huán)境。

剛回來的時候,心氣還比較高。認為自己在國際大廠差不多待了一年,這么苦的活都經歷過,原先的工作豈不是小菜一碟。想著兩個月就能完全接受,然后抽出時間去學習其他東西。然而過了兩個多月發(fā)現(xiàn)新接手的工作不是想象的那么簡單,有些問題擺在那里一直都沒有搞定。心里漸漸對自己的能力有所懷疑,慢慢的感覺記憶力有些衰退,此時其實已經有了一些焦慮的癥狀。當然自己對這方面也比較注意,畢竟以前有過類似的經歷。所以開始上網搜尋一些緩解焦慮的文章。十一國慶節(jié)期間,回了一趟家,就感覺有點失眠。在家期間,上網去買了一本評價很高的<精神焦慮癥患者的自救>,自己還做了讀書筆記。后面一大家人去杭州旅游了一趟,去了宋城和西湖等景區(qū),但是全程我并沒有感到特別開心的感覺。

國慶假期回來之后上班,狀態(tài)直線下降,開始有失眠現(xiàn)象。很難入睡,躺在床上腦子習慣性胡思亂想。大約都是晚上1點才能入睡,早晨4點鐘左右就醒,醒來之后就再也無法入睡。感覺自己可能已經患了焦慮癥,想著要不要去醫(yī)院看看。但上兩次的經歷都是自己走出來的,所以還是想緩緩看能否自己恢復。直到10月13號出了一起IT系統(tǒng)危機,我操作了一整個通宵,但還是沒有搞定問題,一夜無眠。懷著忐忑的心情去了公司上班,后來在同事的協(xié)助下得以解決問題。但此時感覺心里已經崩潰,坐在電腦前面完全靜不下心來。雖然眼睛看著電腦屏幕,但是根本無法集中注意力。于是以整晚通宵為理由,請了一個下午的假。下午立刻去了附近的醫(yī)院掛心理科,跟醫(yī)生說了一下最近的狀況。醫(yī)生很淡定,因為見多了這樣的病人。讓我先做個測試題,就是有幾百道題目讓自己選擇。通過計算總分,可以得出當前的病癥狀態(tài)。我之前在網上有自己做過測試,這次的結果與我在網上的測試結果一致,顯示為中度抑郁。由于有前兩次的經歷,我對這個病癥是有著切身的恐怖經歷。之前也通過網上了解了很多焦慮抑郁相關的知識,藥物對這類病癥也有顯著的改善效果。因為還要上班,照顧家庭,所以想讓醫(yī)生開點藥,讓我盡快恢復。醫(yī)生開了一些藥物,以為在藥物的作用下能夠很快恢復,沒想到比前兩次還要嚴重猶如地獄般折磨的抑郁癥正在前方等著我。

(三) 求醫(yī)與用藥過程(重要時間節(jié)點)

2017-10-13 周五 ?下午請了半天假,第一次去醫(yī)院掛了心理科,配合醫(yī)生做了心里測試,結果為中度抑郁。因為打算開始服藥,在這之前做了十幾項檢查項目,包括驗血,檢查肝臟,腎臟,心電圖,腦電波等,這些是必檢項。因為自己每年的體檢都比較正常,還想和醫(yī)生討論能不能免掉這些體檢。后來才知道,吃抗抑郁藥會有很多副作用,肝臟不正常不能服藥。首先開的是帕羅西汀(樂友), 前2天半粒,3-5天1粒,5-9天1粒半。同時每天1粒奧沙西泮,用于助眠。醫(yī)生說一般抗抑郁藥需要2-4個星期才能見效,我心想也許我是個例外,能很快見效也說不定,畢竟有過前兩次不靠藥物恢復的經歷。

2017-10-19 周四 ?按照醫(yī)囑定量服藥,已經過了四五天,但一點起色都沒有,只是晚上睡眠稍微好了些。每天感覺還是很痛苦,無法集中注意力。但是下午三點多左右,頭腦里能聽到一陣"咕嚕咕嚕"的聲音,仿佛有股水流過大腦,冒著氣泡。接著心情不再那么糟糕,頭腦也可以集中注意力了。我心里竊喜,才5天藥就生效了,看來我對藥物還是比較敏感的嘛。但是好景不長,我的愉悅心情只保持了一個下午加晚上,第二天去上班痛苦狀態(tài)依舊。

2017-10-22 周日 ?由于醫(yī)生周六休息周日才出診,所以我只能熬到周日一大早去醫(yī)院告訴醫(yī)生,吃藥五天之后有過一次的改善的反應,之后就沒有再出現(xiàn)過。醫(yī)生很淡定的說藥物起效需要2-4周才能起效,繼續(xù)保持之前的劑量。每天1粒半帕羅西汀(樂友),1粒奧沙西泮。

2017-10-29 周日 ?又是這樣煎熬了一個星期,癥狀沒有絲毫改善,睡眠狀態(tài)也變得更差,差不多夜里2個多小時就醒一次。又去醫(yī)院找醫(yī)生,醫(yī)生建議加大藥量,每天2粒帕羅西汀,2粒奧沙西泮。加大劑量之后,依然沒有感到很大的改善,只有某天晚上心情有些改善,破天荒地和家人去小區(qū)樓下散了一下步,要知道在這之前已經差不多半個多月晚上沒有下過樓了。那天晚上過后,痛苦的狀態(tài)依然死灰復燃。

2017-11-10 周五 ?起床之后,躺在床上不想動彈,對上班產生一種莫名的恐懼感。于是向同事請了一天的假。本想著周日再去一趟醫(yī)院,但當天的狀態(tài)實在是差,可能等不及周日。想著下午就去一趟醫(yī)院。吃藥也將近一個月,依然沒有任何好轉,反而副作用一大堆。本想著那天不吃藥看狀態(tài)還能差到哪里去,一念之差,所幸最后我還是早上服了2粒帕羅西汀。那天早上,躺在床上根本無法動彈,睡又睡不著。一直到了中午,老爸煮了一碗面,我也只能吃進去半碗,因為由于藥物副作用肚子不感覺到餓。心里想著情況很糟糕,必須要去醫(yī)院,但身體依然躺在那里無法動彈。頭腦里產生了各種負面的想法,到了下午2點左右,已經有各種自殺的想法充滿腦中,跳樓,割脈,燒炭各種死法景象在腦子里不斷浮現(xiàn),因為感到活著實在太痛苦了。大約到了下午3點左右,腦子里一股熟悉的"咕嚕咕嚕"猶如水流般的聲音響起,我知道早上吃的藥起效果了。我的腦子可以鎮(zhèn)靜下來,也有動力下床了。我立馬快速穿好衣服,預約了的士(雖然已經買車,但此時我自覺連開車的能力都沒有了), 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直奔醫(yī)院而去。去了醫(yī)院,跟醫(yī)生描述了今天的驚險的過程,因為吃帕羅西汀已將近一個月,算上今天這次,只有感受到3次明顯的效果。醫(yī)生決定給我換藥,換成大名鼎鼎的鹽酸氟西汀(百憂解),然后逐漸加到每天1粒半。我如獲至寶,回到家里,此時老爸剛從外面帶娃散步回來。我和老爸說了一句"我剛從鬼門關前走了一趟"。老爸當然不能切身體會我的感受,但也知道癥狀的嚴重性。

2017-11-13 周一 ?由于周五請假去醫(yī)院,連著周六周日相當于有3天的假期。這三天我哪都沒去,去網絡上下了很多有關抑郁癥等心理學的電子書籍放在手機上,從早看到晚。印象中比較深,且具備實操性的書有<伯恩斯新情緒療法>,<改善情緒的正念療法>。之所以以上的日期節(jié)點我都能記著,我也是仿照<伯恩斯新情緒療法>, 盡量每天做行為筆記,當然后來狀態(tài)差了也沒辦法每天堅持。周一去上班的時候,自我感覺狀態(tài)良好,也能和同事打招呼了,之前都是一直繃著臉。但這改善的狀態(tài)依然只是曇花一現(xiàn),后面狀態(tài)又變得很差。

2017-11-19 周日 ? 每天對我來說都是度日如年,因為痛苦的感覺一直像黑云一樣籠罩在大腦上。于是又去醫(yī)院找醫(yī)生,說是吃了藥一點感覺都沒有。好歹之前帕羅西汀吃了第五天還產生過效果。醫(yī)生讓我堅持吃鹽酸氟西汀,將劑量逐漸加大到每天2粒半。并且將奧沙西泮換成阿普唑侖,助眠效果更好。

217-12-5 ?周二 ?在吃了鹽酸氟西汀的前25天,都沒有過一次改善的狀態(tài)。甚至還不如帕羅西汀好歹一個月當中有過3次頭腦清醒的感覺。而我每天都猶如活在地獄般負重前行,一直在想著是不是要換家醫(yī)院換個醫(yī)生。下午的時候,腦子里沒有什么特別的聲音響起,但感覺自己逐漸能夠集中注意力了。我高興終于藥生效了,擔心的是會不會像前幾次吃帕羅西汀一樣只有半天的有效期。所幸第二天醒來,依然能夠集中注意力,心情也不再那么惡劣。至此,我歷時差不多2個多月的重度抑郁期才算度過,后面的就是靠藥物和改善心里認知來慢慢鞏固療效。

(四) 病癥

前面的用藥過程,我只是簡略地提到了猶如地獄般難受的感覺,接下來我會詳細描述,患了抑郁癥會有哪些典型的癥狀。

抗抑郁藥物副作用

首先吃抗抑郁藥會產生很多副作用,但相對于不吃藥每天生不如死的感受,藥物副作用也是能夠接受的。當然不同的人可能會產生不同的副作用,我只列出在我身上出現(xiàn)過的副作用。

鹽酸帕羅西汀(樂友)副作用:

1. 嘴巴里有苦味,吃什么東西都沒胃口,肚子不會感到餓,一天只吃一頓也沒有感覺。吃帕羅西汀的一個月里,我的體重直線下降10斤!

2. 會便秘,大便使不上力的感覺,當時上廁所只能借助開塞露

3. 容易出冷汗, 稍微運動或者吃個飯都會全身瀑布般流汗

4. 嗜睡,前兩個星期的時候,一服完藥就困得要死,大白天都能眼睛瞇著睡著。后面適應之后就沒有那么嗜睡了。

鹽酸氟西汀(百憂解)副作用

鹽酸氟西汀對我的副作用較小,沒有影響胃口。當然剛開始也會嗜睡,剛吃的頭兩個星期會有尿潴留尿頻的現(xiàn)象,慢慢適應之后就不再出現(xiàn)。也是容易出汗,但沒有帕羅西汀這么夸張。當然進口藥的價格也不便宜,一粒百憂解的價格是國產樂友的3倍,還好能刷社保卡,不然這錢花的肉痛。

以上是藥物的副作用,每個人因個體會有差異,下面的基本上是普遍癥狀,得抑郁癥的人或多或少都會出現(xiàn)。

失眠

失眠時焦慮和抑郁的典型癥狀,患病的這段時間,在沒有安眠類藥物的幫助下,我基本無法入睡。一班都是凌晨1點入睡,早上4,5點鐘就會醒來。以前每天中午午休都能睡半個小時,但患病期間根本無法午休,一閉上眼睛就胡思亂想,心跳加快。連續(xù)長時間的睡眠不好真的會讓人的精神崩潰,還好在安眠類藥物的作用下,我后來并沒有出現(xiàn)非常嚴重的失眠癥狀。

三低

抑郁癥三低主要表現(xiàn)為情緒低落,興趣低落,動力低落。

情緒低落:患病期間,我的情緒已經不能用低落來形容,簡直就是惡劣。每天的表情都是僵硬的,根本就笑不起來。聽說哭能釋放情緒,我也找了很多感人的視頻,但卻發(fā)現(xiàn)哭也哭不出來。發(fā)現(xiàn)自己變成了一個不哭也不笑,沒有任何情感的木頭人。

興趣低落和動力低落:這兩者是伴隨癥狀。患病期間,做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不看書,不看電視,不上微信,每天都在胡思亂想,活在自己的幻境當中。周六周日一般都在床上躺尸,就是躺在床上一動不動,卻又睡不著,腦子里卻在想著各種事情,身體健全卻猶如癱瘓一般。動力低落就會表現(xiàn)為出奇的懶,做事拖延和決策困難,不愿起床,不愿洗碗。下樓去便利店買個電池,剪個頭發(fā)都感覺是個很復雜的事情,甚至連洗澡都是一個艱難的決策,往往一直拖延到夜里12點才能下定決心是否要洗澡。任何事情都習慣性往后拖延,總想著癥狀好點之后再去處理,譬如一家人去公園游玩,去辦理一個證件等等。曾經一個星期沒有換過外套,人也變得非常邋遢。站在陽臺看到遠處籃球場的人在打球,悲觀的念頭不斷涌現(xiàn),感覺自己再也不能跑步不能打球了。

注意力無法集中

注意力無法集中表現(xiàn)為,大腦就像在做永動機,一直處于暴走狀態(tài),不管吃飯,午休,跟別人講話,參加會議,思考永不停息。思考的內容總結起來無非就是后悔過去,擔憂未來。后悔過去所做過的種種事情和選擇,擔憂未來工作,家庭及生活。大腦每天處于高速運轉下,就會使反應變得遲緩,記憶力下降,經常走神。大腦就像灌滿了水泥一樣無法正常思考,譬如去陽臺收衣服都能收漏掉幾件,每天見面的同事都一下子想不起對方的名字來。上班的時候,由于注意力無法集中,一封簡單的郵件十分鐘都寫不出完整一句話。后來想到了古人的懸梁刺股的方法,于是我就使勁捏自己的大腿內側,讓疼痛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剛開始還有些效果,但后來思想暴走太厲害,疼痛也無法收回自己的注意力了。回到家洗澡的時候,大腿上徒留了很多大大小小烏紫的腫塊。

意志力被摧毀

曾經自己還算意志力比較堅強,能夠堅持做一件事情,譬如晚上做伏臥撐等。但是患病期間,所有事情都只能保持三分鐘熱度。譬如看了<伯恩斯新情緒療法>,每天晚上寫一點行為認知日記,記錄一天當中有哪些不符合實際的悲觀想法。但只堅持了2個多星期,就放棄了。都說鍛煉能促進抑郁康復,曾經有段時間早上5點半就起床去樓下晨跑,但是也沒有堅持下去。我的意志力被抑郁癥拉枯摧朽般的毀滅,而我卻毫無還手之力。

社交恐懼

雖說我也不是特別外向的那一類人,但一般和人交往聊天還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患病期間,腦子被灌了水泥一般無法正常思考,碰到熟人除了打個招呼,竟然連聊天都不會聊了,因為根本想不出該如何接話茬。因此也開始慢慢疏離朋友同事,中午公司食堂吃飯的時候都經常一個人,怕聊天的時候尷尬。周末也大都待在家里,閉門不出。要么躺尸,要么手機上看心理學書籍,感覺自己越來越自閉。

自我貶低

患病期間的種種癥狀,會讓人不斷的懷疑自己,質疑自己的能力,信心被一點點的侵蝕。不斷放大自己的缺點,感覺身上一無是處。和人說話包括家人聲音越來越小,甚至有時還會哆嗦顫抖。生活上的事情也提不出任何建議,譬如是否出去游玩,買個什么樣的小孩玩具等。因為總認為自己的想法都是錯的,給出的建議也是失敗的。

絕望感

當以上種種癥狀在身體里揮之不去,藥物治療,自我心理治療又遠遠看不到效果的時候,每天都有一種絕望感。當時每天晚上入睡的時候,希望就能永遠不睜開眼睛,因為每天都活得很痛苦。跳樓自殺的想法不是沒有過,但想到家人父母,殘存的理智還是讓我沒有做出過激的行為。但是我依然在電腦的某個文件夾里提前寫好了遺書,怕自己有一天不受控制做出傻事,只需發(fā)一條短信告知親人這份遺書的電腦路徑即可。抑郁癥讓我想起了<火影忍者>里面宇智波鼬的絕招--月讀。就是將敵人限于幻境當中,生不如死。我算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體驗到了這一招的厲害之處,估計月讀這招正是利用了抑郁癥的原理。那段時間我還經常看些哲學類的文章,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普通人從外表上看一個抑郁癥患者頂多就是覺得表情僵硬,有些悶悶不樂,殊不知此時他的心里在忍受煉獄般的煎熬。對于抑郁癥患者為什么會有自殺的想法,張進老師的文章寫的入木三分,只有經歷過才會感同身受。因為我的文采肯定比不過作為記者的張進老師,所以節(jié)選一段他在博文中的描述,下面節(jié)選自他的長篇博文<地獄歸來——我與抑郁癥抗爭的日子>

那么,為什么抑郁癥患者都想自殺?抑郁癥患者自述“生不如死”,是夸張還是現(xiàn)實?答案當然是后者。原因,我來一一解析。

我個人的體會(不代表全部),首先,抑郁癥和其他疾病一樣,患者的軀體經受著痛苦折磨。很多人認為,抑郁癥是心理疾病,殊不知抑郁癥首先表現(xiàn)為生理疾患,那時,患者完全不會知道自己得的是抑郁癥。

比如,頭痛。這種疼痛是一種鈍痛,不劇烈,但沉重,有重壓感。它有如一片烏云,盤踞在你的大腦里。有時候突然消失,就像是被風吹走;但你不敢輕松,因為你知道,它還會不宣而至,你恐懼地等待著它的到來……

再如,胸悶,胃痛,肩頸痛,耳鳴,心慌,食道堵塞感和燒灼感,等等。不同的患者,會有不同的軀體癥狀;同一個患者,在不同的時期也會出現(xiàn)不同的癥狀。有一個患者曾經電話里對我哭訴:“我現(xiàn)在全身沒有哪一塊地方是好的。”

最奇異的,是一位廣西患者,他的軀體癥狀是肛門疼痛。后來,這竟然成為他復發(fā)的前兆。

當病程發(fā)展,且出現(xiàn)服藥副作用后,病人又會合并程度不同的行動障礙。手抖,走路不穩(wěn),觸覺敏感,易驚跳,坐立不安。類似于焦慮癥狀,醫(yī)學上稱之為“精神運動性不安”。

再往后,會發(fā)展到思維障礙、閱讀障礙、語言障礙;怕風、怕水、怕聲音……全身心的痛苦,稱之為度日如年,絕不夸張。

其次,專屬于抑郁癥的一個特點,是快感阻斷。當發(fā)展到重度階段,屬于人類的所有快樂,各種欲望,統(tǒng)統(tǒng)消失了。患者每天情緒極度低落,覺得做任何事情都毫無意義。對于他,人生不再是新鮮和快樂的旅程,而變成痛苦的煉獄。

有一位患者,他的朋友們努力讓他開心起來,帶他去吃美食、旅游,讓他干適量的工作以獲得價值感,等等,百無一用。后來,一個朋友嘗試著問:“假如你所有的愿望都實現(xiàn),你會高興嗎?”他聽了,想了一會,無力地搖了搖頭:“沒有愿望。”

為什么會這樣?原因很簡單,大腦的器質性病變切斷了他欲望的通道。

第三,與快感缺失相關的另一個特征是絕望。這是抑郁癥患者的又一共性。自我評價無限降低、自責、自罪,患者普遍覺得未來一片灰暗,看不到任何希望。痛苦和巨大的無價值感,足以吞噬他的一切。

我認識一位患者,僅僅是疾病早期,就萌生嚴重的不祥念頭。她告訴我,在家里,看到兒子穿著新衣服活蹦亂跳,心里就非常酸楚:“媽媽明年這個時候就看不到你這樣快樂了。”

上述抑郁癥患者的軀體疼痛、快感缺失、悲觀絕望,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情感的喪失。

當病程再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患者會變得麻木、呆滯。抑郁癥的一個基本的表現(xiàn),就是患者不再能體驗情感和生活的美麗。世界上的一切,喜怒哀樂、愛恨情仇,都與他無關。親人朋友近在咫尺,他卻遠在天涯。他不但喪失了快樂、希望,最后還喪失了愛的能力、審美的能力。這個時候,人就成了一具軀殼,成了行尸走肉。

我記得,病愈后,我曾經看過一部電影,《畫皮2》。這部電影我并不喜歡,我覺得它有些矯揉造作。但是,電影有一個情節(jié)震撼了我。電影中,雀兒對小唯抱怨說,“做人有什么好?還不如做妖快樂!”小唯突然發(fā)怒,一連串地質問:“你懂什么?你有過人的體溫嗎?你有過心跳嗎?你聞過花香嗎?你看得出天空的顏色嗎?你流過眼淚嗎?世上有人愛你情愿為你去死嗎?”

這一瞬間,我如同遭遇雷擊,醍醐灌頂。想象一下吧,一個人,如果身體承受著深重的苦難和折磨,一天中沒有一時一刻感到快樂,對未來完全絕望,又無法感知親情、友情,以及色彩、陽光、美和愛,這個世界就不是人的世界,對他還有什么意義?

(五) 恢復與反思

直到2017-12-5 號,鹽酸氟西汀發(fā)生藥效,我才真正開始從重度抑郁狀態(tài)中脫離出來。經過這幾個月吃藥鞏固,慢慢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期間也一直在反思自己為什么會反復陷入抑郁癥當中,而且是在沒有發(fā)生重大生活變故的情況下。

太多規(guī)劃,沒有活在當下

期間看過一本書,叫<當下的力量>,這可能解釋了我多次患病的根本原因。我平時喜歡對未來做規(guī)劃,將來一年要做哪些事情,未來5年要達成什么樣的目標等等,我都會在電腦中進行記錄。我一直信奉的教條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但身處這樣一個快速變化更迭的時代,往往很多事物的變化速度是超乎想象的。譬如本來想要學習一項新技術,結果發(fā)現(xiàn)第二年就有更好的替代技術出現(xiàn),讓人無所適從。原本想在一個行業(yè)深耕下去,但發(fā)現(xiàn)這個行業(yè)可能會被顛覆式革新(譬如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xiàn))。所以太多的未來規(guī)劃,在面對不確定的快速變化中,反而引起了更深的焦慮感。而焦慮往往是導致抑郁癥的誘因。現(xiàn)在我不再去規(guī)劃太遠的事情,只是努力做好當前的事情,活在當下。

欲望大于能力

身處現(xiàn)代社會,誰也無法做到心如止水,相互攀比,或多或少都會被社會的世俗價值觀所裹挾。當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打了雞血般的口號,難免讓人身心沸騰。縱觀我的3次抑郁癥經歷,都是由于不滿足當前的狀態(tài),想要獲得新的突破,但是后來發(fā)現(xiàn)自己的能力與想象中的成就無法匹配時,最終走向焦慮抑郁的深淵。現(xiàn)在我很珍惜當前的生活,明白了古人所說的 "知足常樂" 是何等正確的生活智慧。

幸福可以有多種形式

之前總覺得事業(yè)成功才能稱的上幸福。但看過<伯恩斯心情緒療法>,感悟到幸福可以有多種形式。而且單一的幸福感來源往往更危險,因為如果這個唯一的支撐因素消失,心靈就感覺失去了依靠,更容易陷入抑郁。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官場高官退休之后,失去了手中的權利,與之前呼風喚雨的生活有落差,抑郁跳樓的報道屢見不鮮。一家人可以坐在一起吃晚餐,周末可以帶著孩子去公園游玩,同時發(fā)展自己的業(yè)余興趣愛好,其實懷有一顆感恩的心,能夠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很多的幸福時刻。而這些幸福感,并不弱于工作成就所帶來的幸福感。并且這種穩(wěn)定的幸福感更容易獲得,只是容易被平時忙碌的工作所忽略。

(六) 感恩與感謝

在我患病期間,有太多的人需要感謝,是他們幫我渡過了人生最困難的時刻。在生活中,我的家人給予了充分的包容和理解,平時不多話的老爸陪著我去醫(yī)院,記得有一次拿完藥之后去公園,那時我只能呆立地站在公園高處的休息庭,看著身邊人來人往,歡笑嬉戲,自己卻深陷惡劣的心境中對周邊的事物毫無感覺。老爸默默地站在旁邊陪伴,給我講了他那個時代的艱苦生活以及現(xiàn)在對生活的滿足。而老媽會經常幫我分析,我現(xiàn)在的狀況完全沒有我想象中的那樣絕望,一家人身體健康并且夫妻兩個都有工作。妻子也給予了最大的理解,能夠容忍我躺尸的行為,由于動力低落而引起的出奇懶惰并沒有做更多的責怪。在工作中,我把自己患病的事實告訴了幾個最信任的同事,因為之前都相處多年,所以他們都給予了我很多幫助。有遇到困難的工作,與我一起分析解決。在那段時間,安排盡量少及簡單的工作任務給我。由于同住一個小區(qū),晚上還會去喝茶陪我聊天開導鼓勵我,分析我的現(xiàn)狀。

由于沒患過抑郁癥的人很難理解這種痛苦,所以普通人往往會表現(xiàn)出對處于抑郁癥患者的指責,譬如墮落,懶惰,邋遢,沒有上進心之類的詞語。正是由于家人及同事能夠理解我的病癥,沒有加予指責反而與我一起分析共度難關,是我走出抑郁癥狀的重要動力和信念。

(七) 建議與心得

目前算是從最危險的重度抑郁中脫離出來,也想把自己的一些心得分享出來,能夠幫助到更多的人

1. 及早就醫(yī),當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陷入到抑郁癥狀當中,應及早去醫(yī)院進行診斷,拖得越久,恢復起來越難。因為此時大腦中已有器質性病變,不是通過意志力就能恢復的,況且此時已經沒有任何的意志力。

2. 盡量選擇離家近的醫(yī)院。因為在抑郁心境當中,情緒和行為低落,不想做任何復雜的事情。如果選擇了一家很遠的醫(yī)院,雖然比較出名,但你一想起路上的行程,停車的難度,掛號的排隊,就不愿意去了,而這又耽誤了病情的診斷。我記得患病期間,至少一周就去一趟醫(yī)院,有時一周內去兩次,因為總是害怕自己活不到下一周。較近的醫(yī)院幫我節(jié)省了大量時間和精力。

3. 相信醫(yī)生。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藥物和劑量,醫(yī)生需要不斷的嘗試才能最終確定配方。我差不多經歷了60多天,才真正找到了適合的藥和劑量,也曾經一度懷疑醫(yī)生,并且想著換醫(yī)生和醫(yī)院。所幸的是最后我還是堅持了下來。相較于張進老師忍受了半年時間才找到自己適合的藥物和劑量,我已經算是幸運的了。

4. 與信任的同事和朋友傾訴。與前兩次患抑郁癥沒告訴任何人只靠自己走出來不同,這次我把患病的事實告訴了家人和信任的同事。與其處心積慮隱藏自己的怪異狀態(tài)反而加重病情,不如大方的向信任的親友同事訴說獲得幫助。這樣就相當于釋放了一部分壓力,不用全部自己扛著,有利于恢復。

5. 先活著,一切延后。這一條我也是從其他病友康復心得里取過來的。到了抑郁重度時期,真的是生不如死,無時無刻地想著自殺。由于藥物還未發(fā)生效果,此時一切說教都沒有用處。每當有那樣的想法,我就不斷地告訴自己: 我不是一個人活著,我如果輕松地走了,卻會將痛苦永久地留給了親人。人死不能復生,只要還活著,人生就有翻盤的希望。等到藥物起效的時候,每天生不如死的感覺就會自然消失。

6. 不要隨便停藥。看了太多的文章,都說到隨便停藥的巨大危險。即時要停,也一定要逐漸少量。這也是我切身體會的,我平時都是吃2粒半氟西汀,大概2個月后覺得狀態(tài)比較穩(wěn)定了,就試了一天早上只吃2粒,結果那天情緒立馬變得低落。所以又立即恢復了原來的劑量,后來和醫(yī)生提及此事,醫(yī)生也說隨便減量是很危險的事情,至少前半年不要想著藥物減量。

7. 采用各種方法激勵自己。藥效起作用之后,只能保證情緒不再低落,不再無時無刻走神。但意志力還是需要靠自己去鍛煉。原本我打算每天6點10分左右早起,做下伸展運動,練習一下呼吸冥想,但總是堅持不下來,非常懊惱但又無可奈何。后來弟弟的一個提議讓我有了一個比較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網絡上流行的打卡機制。我把家人拉進一個微信聊天群,我把每天起床穿好衣服后的照片在6:30之前發(fā)到群里,如果有一天沒做到,我就在群里發(fā)一個100塊的隨機錢包。這樣就相當于采用金錢的懲罰手段變相激勵自己。自從采用這個方法之后,我基本上能夠做到早起,雖然也會偶爾發(fā)下紅包,但這也同時也增進了與家人的聯(lián)系和互動。

(八) 推薦閱讀

1. 張進老師的半年雙向抑郁恢復歷程與我心有戚戚焉,況且記者出身,文采出眾,值得一看

張進老師的恢復歷程

http://sunofus.com/bbs/thread-2132979-1-7.html

2.?英國首相丘吉爾也患過抑郁癥,他有一句名言:“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丘吉爾之后,黑狗(black dog)便成了英語世界中抑郁癥的代名詞。

世界衛(wèi)生組織抑郁癥科普宣傳片--我有一條黑狗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xMTg5OTUy.html?x

3. 文字的描述對于抑郁癥狀的痛苦是乏力的,安德魯作為一個抑郁癥中走過來的患者,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訴抑郁癥患者所承受的痛苦,真的是直擊內心。

TED演講- 安德魯.所羅門: 抑郁,我們各自隱藏的秘密

https://www.ted.com/talks/andrew_solomon_depression_the_secret_we_share?language=zh-cn



=================================================

今天是2018年9月8日,距離上次抑郁癥重癥爆發(fā)期差不多已過去1年,我停藥也差不多有1個月。想想現(xiàn)在可以以一個痊愈過來人的身份聊聊停藥相關的注意事項了。

自從寫了這篇文章之后,我就把它靜靜地放在簡書里,很少再去打開它,也沒有轉發(fā)給親戚朋友,就當作是自己寫給自己的秘密日志。今天我突發(fā)奇想在百度以我文章的題目進行了搜索,好家伙,我的文章被改頭換面被搜錄在了百度百家號,網易訂閱號等。雖然被侵犯了著作權,但心里還美滋滋的。一來說明我的文章寫的還不錯,有大號愿意轉載;二來讓更多的人看到文章,了解抑郁癥學會自我防治,也算是 一件功德無量的事嘛。

言歸正傳,抗抑郁藥的停藥一般是按照醫(yī)囑,但我同時認為只有自己才是對病情最了解的人。看多了很多病友擅自停藥導致病情復發(fā)更加猛烈的慘痛案例,我對停藥也是百般小心。一般來說重度抑郁癥一旦開始吃藥,至少要保持半年的穩(wěn)定劑量,不要考慮停藥。我記得很清楚,病情發(fā)作后的第3個月左右,當時大約2粒半劑量的百憂解已經基本能夠穩(wěn)住我的病情了。醫(yī)生百般交代,不能隨便減量,但我想著病情穩(wěn)定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就偷偷私下某一天減少了半粒,那天只吃2粒。好家伙,效果非常明顯,當天明顯感覺到情緒低落,憂郁了一整天,第二天我又乖乖地開始吃2粒半。此后我就再沒有動減藥的念頭。

大約吃藥到第5個月左右,自我感覺各項心里指標都很正常,又有減藥的想法了。一來是想快點擺脫藥物的依賴,二來進口的百憂解一粒將近8塊錢可不便宜。雖然醫(yī)生還是不建議減藥,但我還是偷偷開始減量半粒只吃2粒。就這樣吃了兩天,沒感到特別的難受,于是我就繼續(xù)以2粒的劑量吃了差不多一個半月。后面我就以差不多方法,每次減半粒,減完之后吃一個月到兩個月,看是否產生明顯的負反應。因為鹽酸氟西汀在人體的的半衰期為兩周,所以一般藥量改變之后,兩周才會體現(xiàn)出來。就這樣我逐漸將日常用藥劑量減到了每天半粒。在完全停藥的這臨門一腳上,我做的還是欠缺了些。本以為每天只吃半粒藥將近一個月了,也一直是按照逐漸減量停藥的原則在執(zhí)行,最后停掉應該沒什么副作用了。當我8月初停藥的頭一個星期了,確實沒有什么感覺,心里竊喜停藥成功。但是第二個星期開始,每天都感到很眩暈。心里不是沒有擔心,萬一病情復發(fā)豈不是功虧一簣。但我冷靜下來想了想,最早的那次半粒減量,我是明顯感覺到心情低落。而這次半粒停藥,我是感覺頭腦眩暈,心情并沒有感到低落。所以我覺得這是正常的生理反應,熬過了第二個星期之后,到目前為止自我感覺一切正常。后來想想,從每天半粒到停藥的這一過程中,可以更加穩(wěn)妥點。就是隔一天吃半粒,維持一段時間,然后隔2天吃半粒,維持一段時間,最后斷藥應該就會毫無感覺了。

以上就是我的停藥過程,每個人的病情不一樣,以上只能作為參考,千萬不要無腦照搬經驗。

另外這一年當中,我基本每天早上會進行打坐冥想練習,冥想的另一個稱呼是正念練習。冥想和發(fā)呆的區(qū)別是發(fā)呆時腦中是散亂的,各種念頭不斷冒出,得抑郁癥的時候,頭腦就會不自主地像永動機一般的思想暴走。而冥想就是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大腦,在空閑的時候關注呼吸,關注身體感受,盡量不胡思亂想。冥想可以平靜內心,緩解焦慮。我關注了一個微信公眾號叫"inner冥想",里面自帶一個微信APP. APP里面有個冥想基礎入門課程,周一到周日,每天12分鐘。我覺得非常適合冥想入門者,因為不聽音頻的話,精神很難集中,每次閉上眼睛3分鐘,思想就跑到九霄云外去了。

最后我想說的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抑郁癥讓我經歷了痛苦的地獄模式,但從里面走出來后,你會更加感恩生活,活在當下,知足常樂,這何嘗不是通過抑郁癥習得了人生最重要的智慧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