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書架只能夠留下一本書的話,我會建議你留下這本——《窮查理寶典》,作者是美國人彼得·考夫曼。
說到巴菲特,我們很多人都知道,家喻戶曉的股神嘛。至于本書的主人公查理·芒格同學,名氣似乎要小得多。說到對他的評價,巴菲特曾這樣說過:“我對他(查理·芒格)的感激之情無以言表”。
今天我們來聊聊這位查理·芒格先生以及《窮查理寶典》這部經典著作。
1924年1月1日,查理·芒格出生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后就讀于密歇根大學數學專業,期間輟學加入美國陸軍空軍兵團。1948年,查理以優秀畢業生的身份從哈佛大學法學院畢業,隨后在洛杉磯一個律師事務所工作。
1959年,沃倫·巴菲特和查理在奧馬哈由他們共同的朋友埃德溫·戴維醫生的子女做東的晚宴上相識。
1978年,查理成為伯克希爾的董事會副主席,主席為沃倫·巴菲特。此后,兩人合作締造了一個個投資史上的神話,對可口可樂等公司的投資大獲成功,使伯克希爾的投資業績連續28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公司市值累計增長1萬倍。
查理·芒格的思想深受本杰明·富蘭克林的影響,很多人都知道,富蘭克林是個全才,除了是美國獨立戰爭領袖,還是新聞記者、作家、出版家、慈善家、廢奴主義者、科學家、外交家、投資家和圖書館學家。他以窮理查為筆名寫的《窮理查年鑒》被查理·芒格奉為圭臬。
查理·芒格是個多學科思維倡導者,他除了在投資方面成就過人外,還在心理學、數學、物理、工程學、經濟學等學科頗有造詣。
在《窮查理寶典》一書中,不僅集中展現了查理的生活、學習和決策方法,還收錄了其對投資的獨特見解,比如“我們賺錢,靠的是記住淺顯的,而不是掌握深奧的”。
此外,查理·芒格總結了導致人類作出錯誤判斷的25種標準成因清單。了解這些人類成因,這些由于天性使然而無法輕易避免的傾向,有助于我們理解他人對一些事的反應背后的動機和原因。更重要的是,可以幫助我們在生活中作出更科學的決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讓我們行動起來,獲取普世的智慧,并相應地調整自己的行為,一起踏上通往更好的投資和決策的非凡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