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忘與重拾的粵曲時代

“無論你喜歡誰

? ? 請你記住留下給我這位置”

? ? ? ? ? ? ? ? ? ——《最佳位置》陳慧琳
都說如果在當下懷念過去美好的話,說明現在過得不好。
又翻出Kelly的歌,她已經好久不再出歌,不再開演唱會。近年只能看到在一些電影里客串些存在感低到塵埃里的配角外的配角。
上次接觸kelly已經是半年前我姐結婚,一個10年約定的《美麗的新娘》。半年半年的走著,10年10年的如翻書一樣過著。
聽Kelly的歌依舊舒服,失戀的,勵志的,堅強的,舞曲的。總有一款能滿足當下各種心情的需求。從聽Kelly,想到港曲輝煌的那些個10年20年。流行過后,沉淀成經典的,也只有那些天王天后們,只是想到有些可惜,當年打著偶像旗號的歌手們,都不約而同的被市場遺忘。不忍吸一口涼氣和吐一口感慨,想起寫畢業論文時的那句話“受眾總是健忘的”。
無論Kelly還是Twins,無論音樂造詣的高低,但是他們的作品,總是賦于那個時代不同的意義,激勵人心抑或是撫慰情傷。從林夕到黃偉文,幾乎每一件都是精品。
在歡樂頌里,關雎爾對謝童說的那段話,可能也說明了一切。現在的音樂風向,有從上而下的變化,探討心靈和虛無的變少了,探討煙火氣息的變多了。越來越拋開詩情畫意的曲高和寡,更多的是直白的市井。現在的歌詞,直白多于隱晦。音樂,高亢嘹亮多于娓娓道來。
時代怎么了?
時代究竟對人怎么了,大家只是越來越鐘情于吶喊和怪咖。如果說音樂圈的怪咖現象火起于王菲,但王菲留下來的經典更多的是潺潺流水。
大家對著攝像機說,我們用心做著音樂,卻遲遲不出作品,抑或是出了作品,也是差強人意的完成任務,丟給大眾期待后,就跑去錄綜藝了。
對,生存需要食糧,賺米還是王道。
只是,跑一兩場綜藝的收入略大于認真辛苦拍戲,遠大于用心做音樂發唱片。
各大音樂選秀依舊前赴后繼,只是越來越扎堆的音樂人嗷嗷待哺,最后都跑向綜藝。各大音樂競技節目依舊如火如荼,大家一味地消費著經典,沒人再用心去再造經典。
10年后,再翻出Kelly和Twins,真的很有味道。但粵語歌詞的押韻與用詞,或許讓很多非粵語區域的人抓不住它的精髓。大家記住的只有張國榮張學友和陳奕迅…時興時落后,太少人看到主流外的那些滄海遺珠。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粵語黃金年代里的香港,那是風生水起的亞洲四小龍時代。紙醉金迷與時代反省并駕齊驅,從音樂到電影到電視,數量多,質量也不差。當然,不乏很多爛片爛調橫出,作為時代的產物,也代表著那個時代審美的不足。10年間內地的經濟猛漲,但經濟與文化乃至教育都不成正比。我們可以說,給點時間給總指揮們。但是,此個時代的文藝文化佼佼者們,又誰有時間浪費在時間上。
這是個大家拼命賺錢,累了就看看綜藝消磨的時代。綜藝在賺大眾的錢,大眾在賺市場的錢,市場決定綜藝的錢。
大家都只求越來越快,收益越快越好。匠人少了,次品多了。堅持少了,浮躁多了。作品少了,綜藝多了。鈔票多了,情懷少了。
再幾個10年后,如果沒有經典能再被消費,如果沒有流行正在沉淀成經典時,當鈔票文化成了主流文化,時代可能窮得只剩下大把的鈔票。
明天的明天,歌單里,你還會聽誰?

“無論你喜歡誰
? ? 請你繼續留下身邊這個位置”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生活真像一首詩的遠方,不知不覺,原來已經走了這么遠,走了這么高。。。 還記得,曾經是那么的鮮活,仿佛還那么真實地存...
    jian0閱讀 183評論 0 1
  • 鐵骨鋼筋身不嬌,卻曾旋舞盡妖嬈。 此心何足與君道?共守清涼暮與朝。 ——子煙
    冷雨浮煙閱讀 336評論 4 4
  • 知道自己結果后胖了,今天和老婆去買衣服才發現自己買衣服已經不用在意款式啦,能穿下就好啦…有些事如果再不做,可能以后...
    pangbaitu閱讀 284評論 0 0